?

退耕還林受益林農

2019-05-08 12:09宋云
農家科技 2019年2期
關鍵詞:刺梨惠農林業

宋云

實施退耕還林,是生態建設的重大舉措。通過不斷探索總結,采取綜合措施,建立管護機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積極培育后續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縣退耕還林工程自2000年以來,完成工程造林42.5萬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4.1萬畝,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居)。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在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關于退耕還林工程的再認識

退耕還林是我國實施的涉及面最大、投資面廣、政策性強、成效性好、群眾參與高的一項重大工程。隨著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木材價格持續低迷,給退耕還林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一些鄉鎮對退耕還林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對退耕還林工作關注程度少了,過問次數少了,工作力度也小了,出現對退耕還林由熱變冷,一方面是各鎮主管領導變化較快,新領導對退耕還林工作的情況不太清楚,另一方面由于長期從事退耕還林這一工作,嚴格頻繁的管理和檢查,使得各鎮主管領導和林業站長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提高對退耕還林工作的各方面再認識,對我們進一步確定目標,增強信心,繼續做好退耕還林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退耕還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退耕還林在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林業和耕地利用,在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培植新的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立木材原料基地,提高林業部門職能和地位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貢獻,意義重大。

1退耕還林工程是關系民生的惠農工程,做好退耕還林工作,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

退耕還林政策作為林業部門最重要的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惠農政策,開創了國家以糧食換生態、以政府支撐開展長周期生態建設的良好開端,體現了在生態建設中政府的責任和義務。

2.退耕還林在林業部門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占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搞好退耕還林工程管理,必須樹立長遠意識。

充分認識退耕還林工程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退耕還林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也絕非朝夕之功。退耕還林工程從投資體制、政策機制、管理體系等多方面反映了林業生產的長周期特點,是科學發展觀的充分體現,保證了退耕還林經營管理的永續性。

3退耕還林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做到干勁永不減,林業人要樹立歷史責任感和自豪感。

十多年前的龍里縣茶香村屬省級二類貧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砍樹換錢是當時村民的主要生活來源,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刺梨種植)后,農民在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了經濟收入。如今,茶香村已成為貴州省刺梨良種穗圃和苗木供應基地,全村刺梨鮮果產量年均8萬余噸,生態環境有了大幅改善,農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1.2萬元。

二、退耕還林支撐扶貧脫貧

1.龍里縣把退耕還林工程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在任務安排上向貧困村傾斜,各類工程項目優先考慮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農民自愿的前提下應退盡退。我縣2017年上一輪退耕還林涉及退耕農戶9971戶,補助標準為134元l畝,年度兌現518.74萬元,涉及貧困戶1389戶,兌現補償72.11萬元,戶均補助519元。新一輪退耕還林涉及退耕戶952戶,補助標準為500元/畝,年度兌現250萬元,涉及貧困戶170戶,補償44.04萬元,戶均補助2596兀。

2.自2000年起,龍里縣充分利用退耕還林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等林業項目資金,大力扶持群眾發展刺梨種植業和加工業。目前,我縣共有16.4萬余農民種植刺梨,其中建檔立卡貧困農民2.4萬余人,覆蓋了全縣85%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民人均年收入實現了從不足400元到1.2萬元的跨越。

三、退耕還林工程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1.關日旦耕還林政策滯后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啟動的惠農支農政策不斷增加,使得退耕還林補助標準相對降低,影響退耕農戶的積極性。一是國家實行農業稅減免政策;二是實行種糧直補政策,補助標準每畝過百元,超過退耕還林第二輪補助標準;三是良種補貼政策等等?,F行的退耕還林補貼標準是國家在2000年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時,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制定的,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退耕還林補助標準明顯偏低。加之,隨著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糧食單位面積產量不斷提高,導致退耕還林戶收入遠遠低于種糧收入,影響了農戶退耕還林的積極性,毀林復耕存在潛在隱患。

對策建議:針對目前這種情況,要積極整合與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相關的支農惠農政策和資金,提高退耕還林補助標準。隨著糧食單產的提高和物價的上漲,按照物價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提高退耕還林補助標準,切實保障退耕還林戶的利益。

2.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滯后。一是由于地方財政困難,缺乏資金扶持,科技力量薄弱,退耕還林戶對發展后續產業積極性不高,嚴重制約了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的發展。二是對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儲備不足。退耕還林戶長期從事單一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活動,部分退耕戶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三是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品種不多,規模不大,龍頭企業少,實力較弱,對退耕戶的帶動力度不強,帶動面積不大,導致后續產業發展滯后。

對策建議:加快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建設步伐,發展后續產業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重要措施,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的發展。應因地制宜加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加快特色產業的培育和后續產業示范基地的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逐步形成“多村一品”、“多鎮一業”的生產經營格局。全力推進林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提高工程建設效益,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猜你喜歡
刺梨惠農林業
貴州刺梨專題書法作品
貴州刺梨專題纂刻作品
貴州軒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影響
提高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快速發展步伐
新世紀惠農政策演進梳理
land produces
德惠農商行共青團榮獲優秀團組織稱號
惠農政策 “回頭看”
2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