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感官視覺下中國畫的生態美

2019-05-08 08:26李志惠李曄南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年9期

李志惠 李曄南

摘要:中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民族特色,中國畫與西畫不同的是中國畫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講究意境的表達。通過感官和視覺去觀察、認識、感受和反應去構思和塑造所感受到的形象,正因有了這種交流,畫家才能把人與自然、社會有機的融合在畫里從而產生一種生態的意境美感,看到作品后仿佛置身于其中。本篇文章分析了通過感官視覺的刺激所體會到的中國畫作品的生態之美。

關鍵詞:感官視覺;中國畫意境;生態之美

中國畫博大精深,是中國魅力的一種體現,這種魅力表現在在山水、人物和花鳥之間。一副作品不單是所看到事物的描繪而是畫家去做真聽、真看、真感受,通過感官體驗和視覺感受把自身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精神狀態巧妙的反應在畫面上。這就需要畫家去長時間的觀察精準深入的分析,對于所畫事物及其熟悉才能充分的體會和掌握描述對象的本質及規律和特征,畫家在畫面上呈現出來的形象才能極具神氣。

一、感官視覺反應下的中國畫

作者描繪世間萬物,不僅是對人,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是他們所熱烈追求和表現的。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花源,世間或許沒有,但品讀后仿佛身臨其境;王羲之的《蘭亭序》筆畫如舞蹈,字字精美,輕盈纖細,可貴之處就在于把人的情感美和自然的形態美巧妙和諧的結合,下筆如行云流水,達到了行書的最高境界;山河江水、草舍樓閣、長橋野市、駕船捕魚和游玩趕集的人們,還有花鳥蟲魚等動靜結合的手法盡顯生活之美。

二、從中國畫中感受到的大自然中的生態之美

人類生存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但人們在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影響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打破了生態環境中的美,又為了健康生活人們開始追求生態文明,人為營造生態美感,那是真正的美嗎?答案顯而人知。道家的思想是“道法自然”,強調自然本性的一種原生的生態之美,這也是中國傳統的繪畫觀念之一。中國畫自古講究神似和意境。神似,神氣相似;意境,思想感情的境界;有了這兩大特點才賦予了畫作生命力和生機。為了追求這種生態美的意境,畫家要先充分了解要畫的物象,通過長時間的對其觀察,使自己與物象兩融,寓情于景,不僅把物象展示出來,還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達給觀眾。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從畫家的畫作中通過自身的感官視覺沖擊和所處的環境感受到了中國畫中獨特的生態之美,回歸心靈,我們在欣賞的時候才能看到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活靈活現的景色,畫中景象富有生命力的情趣,這些都是我們日常所不能體會到的意境美,從而使情感得到升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