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學習方法引導,構建數學動態生成課堂

2019-05-09 10:18陳秋霞
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 2019年11期
關鍵詞:數學知識素養思維

陳秋霞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在小學生的眼里一直是一門較難理解的抽象學科。然而,數學在學生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卻又占有很大的比例,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努力激發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項目教學作用毋庸置疑地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在項目學習中,“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既能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激情,又能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效率與對數學的理解力,從而為他們的數學素養作奠基。因此,這篇文章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談一談小學老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為根本,做好學生數學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生為本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特別清楚的一點是“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主體”,按照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的方式去進行數學教學。遵循這條原則,老師需要與時俱進,運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去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一直以其抽象和晦澀難懂聞名,它不像語文一樣有其有趣的故事內容,更不像音樂和美術一樣有其獨特新穎的藝術表達形式——它只是一門由文字和枯燥的數字、符號和運算構成的難度偏高的學科。因此,很少有孩子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們數學學習效率的降低、數學成績比其他學科偏低,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數學素養由此受到了限制。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更好地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老師最好創設一個新穎的教學模式,激發起他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好奇。

一、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的就是他們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其培養也需要教師有效的引導。學生學習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積極主動地、富有個性特點的過程。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在對問題的深入思考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自己對于數學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一來,教師就要豐富自己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用生動形象的數學課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從一個數學知識點出發,引導學生們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索和追問。例如:在一道數學證明題的解答過程中,老師在位同學講解完一個最為普遍的解法以后,應該向同學發問,如“哪些同學還有其他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呢?”倘若這些方法由學生自主地思考出來,那就說明他們已經對數學有了一種靈活的應用方式,這種問題意識代表他們的數學思維已經成熟和靈活了起來。與此同時,教師的循循善誘使得學生更加大膽地進行數學問題的自主思考,主動進入思維的狀態。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非常注重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意識”。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越強,興趣越濃,那么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越高。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就要抓住低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并以此為依據,研究出一套適用的、效果顯著的趣味性教學方式。

設計一個良好的、適當的情境和問題時激發學生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的關鍵所在。學生的好奇心一般都很重,如果能營造一個其樂融融的情境并在其中進行啟發和誘導,他們積極思維,發表他們各自獨特的見解,則一定能使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興趣和勇氣得到較大程度上的增強提升。老師要注重把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而不是一味地講授教材中的知識原理。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向學生強調對于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比如,小學數學一個最為主要的題型就是所謂的“應用題”,在給學生們講解應用題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就在那道題的情境之中,把數學與自己的生活緊密關聯到一起。這樣,抽象的數學問題就會被具體化和形象化了。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外也能培養數學思維的思考能力,養成數學式思考的良好習慣。這種對生活中實際數學問題的發現和挖掘,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數學作為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其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今后日常生活中思維習慣的培養有極大的影響和幫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帶領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去研究數學問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這門學科的現實意義,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開展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必須選擇合理的生活情境用來展現數學問題,在課前預習時安排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與生活中的實際經驗相結合,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化、形象化。在課后,也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結合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就能被充分地激發出來,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也就能被培養出來了。

三、在教材之外開拓思維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數學教學中,實踐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實踐之前,老師應該借助課堂講解的方法,將相關的實踐知識和內容事無巨細地傳授給學生,有意識地提高他們的實踐水準。而實踐探究,也就是具體化的、適應于教學對象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塑造一個發散性的數學思維,明白什么是舉一反三,讓他們靈活運用學習過的各種知識解決問題,主動并且自覺地尋找合適的方式方法。老師也可以多開展一些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總結、推理各種數學方法,從而鍛煉其數學思維,以此增強初中生的數學能力與核心素養。

老師也可以自行改變習題的模式,設計一些開放的、多樣化的數學題。例如,老師應設計一些答案不唯一、思路不相同的數學題,結合各種方面的知識,給學生布置課后思考題,如果有誰在規定時間內做對了,甚至運用了多種方法,也可以給予相應的小獎勵。這樣,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水平會得到提高,而且他們的數學思維和核心素養也會得到有效的培養和塑造。

老師同樣要打造一個研究探索的學習環境。老師應該設計一個主動學習、探索研究的學習氛圍,打破單一、枯燥、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深刻體會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和意義,從而提升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隨著教育的發展和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方法變得越來越新穎多樣了。上述的種種教學方式如果實施得當,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提升他們的數學成績,讓他們在毫無壓力、各式各樣的游戲中就能輕松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讓他們牢牢地把握數學知識,減輕了他們學習數學的壓力。老師要積極實現傳統數學教學向現代化的轉變,豐富講課的內容和形式,把握住各種現代技術的優勢,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做好引路人。

參考文獻:

[1]葉茜,以“知”啟“智”——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文理導航,2017.

[2]姜煒,從“知”到“智”——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J].數學教學通訊,2017.

[3]蔡秀麗,學生興趣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

[4]葛啟業。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9(05).

[5]嚴麗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

猜你喜歡
數學知識素養思維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思維總動員(二十五)
思維總動員
善問讓思維走向深刻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