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詩教學

2019-05-13 01:58裴正華
校園英語·中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裴正華

【摘要】英語詩歌是英文文化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教育來說,已經不僅僅滿足于針對常規英文單詞、語法以及結構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英文文化的學習和理解,從文化角度上更好的了解英語并學習英語。英文詩歌通常來說具有一定的節奏感,朗讀有韻律,輕重音明顯且清楚,能夠更好的反映英文與漢語之間的差異,將英語詩歌教學引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在體驗英文文化的同時,掌握多種不同的語言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英詩;大學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詩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一、節奏分明,朗朗上口

詩歌的共同點都是具有韻律感和節奏性,英文詩歌與漢語詩歌類似,都有一定的朗讀節奏,讀起來朗朗上口。英文詩歌的體裁主要包括格律詩和自由體這兩種,這兩種體裁均有鮮明的節奏點,詩歌句子之中重音單詞之間具有相應的聯系。英文詩歌當中最主要應用的節奏類型為五步抑揚格,與中文相比英文詩歌具有更加多變的韻律類型,且韻腳距離遠。英文詩歌具有很多中文詩歌中不具備的韻律類型,比如中間韻、頭韻、陰陽韻等。

英文詩歌的學習更有利于大學生掌握英文的基礎構造以及延伸對英文文化和文學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一些詩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提前學習與詩歌相關的基礎知識,包括詩歌的類型以及韻律情況等,還需要對詩歌不同年代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如圖1所示,為英文詩歌結構的概念模擬圖,英文詩歌的實際節奏如圖所表現的均勻分布而有起伏,重讀音節體現在個子高的位置,一般來說重讀音節之間時距是相同的,這些重讀的位置相連即構成了詩歌的節奏,這些節奏不僅均衡且有節拍。在學習《我獨自漫游如浮云》一詩中,學生可以先針對詩歌的內容對詩歌進行初步分析,重點在于探究該詩歌的押韻方式,重音標記以及詩歌的情感表達。初步分析之后,對詩歌創作者的生平以及詩歌創作的年代展開探究,以更好的了解文化與年代的關聯。對于老師來說,詩歌教學需要老師具備更高的英語專業素養和文學修養,掌握專業詩歌寫作以及分析技巧,并帶領學生多次朗讀詩歌,幫助學生掌握押韻的方式,能夠準確讀出詩歌,從而讓學生可以將英文詩歌與英文學習結合起來,通過英文詩歌的學習豐富自身的學習技巧和知識儲備。

英文詩歌的學習從朗誦開始著手,在富有經驗的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準確朗讀英文詩歌,并掌握英文詩歌的韻律技巧以及朗讀注意事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語感,加強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糾正發音,鞏固學生英文學習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學生英文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意境感悟,藝術張力

英文詩歌與中文詩歌類似,都具有一定的抽象表征意義,且一般一首詩歌都只有一個主體,通過意象的語言和文字來引起讀者的共鳴,并沒有具體的表現形式??梢哉f無論中外,詩歌都可以稱之為一種語言游戲,詩詞可以通過創造性的表達和想象刺激讀者的感覺,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甚至使讀者可以身臨其境,并將讀者自身的想象力滲入詩歌的表達之中。

在實際的英詩教學之中,教學可以通過具體詩歌案例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主動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和差異,從而促進學生加強對英文文化的了解。詩歌通常會營造一種意境,表達意境同時存在與中方與西方的詩歌藝術之中,對于英文詩歌而言,由于其沒有嚴格的對賬、押韻的要求,因此在形式上更為自由,藝術表達上面更加多樣。在分析一首詩歌的時候,教師需要誘導學生深入到詩歌本身營造的意境之中,引發學生的想象力,感受詩歌中創造的審美空間,如圖2所示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一首英文散文詩,從這篇詩作中我們首先能夠感受到詩歌的節奏感,之后可以體會到作者為讀者所創造的意境。從詩歌標題中來看,詩歌題目翻譯為中文未選擇的路,題目自身帶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和想象空間,詩歌開始從樹林中的路入手,漸漸將作者的糾結彷徨,選擇,感嘆通過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詩歌字里行間帶有淡淡的憂愁和嘆息,全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通過詩歌激起人們的共鳴,使人們感受到嗅覺、觸覺、聽覺以及視覺等意象。教師在這首詩歌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只是帶領同學們單純的進行詩歌的朗誦和解析,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對詩歌的了解,使學生可以切實體會到英文詩歌的魅力。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改變教學方式,可以引入新的教學手段,比如制作內容豐富且有吸引力的PPT,插入相關意境的視頻資料或者音頻資料,為學生營造一種現實的想象空間,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之感。

詩歌是傳達意境與感情的重要手段,英文詩歌與中文詩歌類似,均可以通過抽象的表達方式來營造不同的想象空間和意境,針對英文詩歌的分析,不僅需要對詩歌的結構和節奏有充分的掌握,而且要能夠理解作者詩歌表達的意義,可以代入作者創作的情景。教師針對詩歌解析的教學,有利于大學生從抽象的角度和藝術性的角度來了解英文文化,可以更加深入的體驗英文學習。

三、時空意象的交錯

詩歌表達的另一個重要的方式是交錯的時空意象,英文詩歌中時空意象的交錯可以使得學生們更好的體驗外文詩歌的魅力,交錯時空意象蘊含了張力的美,把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發生的事情糅合到一起,通過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給人更大的藝術沖擊力。

法國藝術家安德烈認為,人們主觀的希望把不同的東西進行比較,詩歌將人們的意愿通過隱喻或者暗喻的形式表達出來,給了人們情緒一個理性的表達空間。英文詩歌具有一定的主題,很多古典詩歌表現出來的中心為及時行樂,作者通常會在詩文中表現出韶華易逝、光陰荏苒的物是人非之感,體現出人們應該及時行樂的價值追求。我國古典詩歌很多也將及時行樂作為主題,很多有名的使人均有與時間和有關的代表作,將時間和空間這永恒的主題蘊藏在詩歌之中,使得詩歌具有一定的這些色彩。在大學課堂上進行英文詩歌的講解時,由于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需要學生具有想象力,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模式,對教學內容做出合理規劃和安排,靈活應用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掌握詩歌中傳達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

詩歌中的時空觀是人們想象力和思想的一種體現,同時,時間和空間也是詩歌表達的一個永遠的主題。詩人大多數都具有一定的哲學色彩,在探討詩人詩作表達內容的同時,需要對詩人的綜合資料進行了解,從側面進一步驗證作者在詩歌中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對于大學英語課程而言,詩歌的引入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對英文詩歌的鑒別和賞析能力,大學英語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詩歌學習素材,學生根據詩歌能夠更好的了解一些抽象概念是如何正確表達的,有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將英語詩歌教學引入大學生英語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英文句子節奏的掌握以及加強學生對英文文化的了解,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英文詩歌的內涵和意境,為同學們帶來良好的審美享受,對學生英文能力的綜合提高有很大幫助。本文主要針對英詩教學的內容和意義進行探討,以期能夠給大學英語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胡壯麟.大學英語教學的個性化、協作化、模塊化和超文本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9).

[2]李寶宏,尹丕安.多模態語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一項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12).

[3]邱文生.語境與文化意象的理解和傳譯[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8(3).

[4]束定芳.論隱喻的詩歌功能[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a(6).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用翻譯人才的培養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校園網絡背景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學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