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作物重大病蟲預報早知道

2019-05-14 03:37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農民文摘 2019年5期
關鍵詞:麥區稻區黃淮

小麥赤霉病和蚜蟲重發風險高

預計2019年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面積9億畝次,其中病害發生4.8億畝次,蟲害發生4.2億畝次。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和黃淮麥區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蚜蟲在華北大部和黃淮北部麥區發生程度重,條銹病在江漢平原、漢水流域、西南和西北部分麥區中等發生,紋枯病和白粉病在江淮、黃淮高產麥區發生普遍。

【病 害】

赤霉病偏重以上流行風險高,預計發生面積1.5億畝,需預防控制面積2.5億畝次以上。其中,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南部等麥區大流行,黃淮北部麥區偏重流行,其他麥區中等流行。

條銹病總體偏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000萬畝。其中,湖北西北部和江漢平原、陜西南部和關中西部、河南南部、甘肅南部、四川沿江沿河流域、云南、新疆伊犁河谷麥區中等、局部偏重發生。

紋枯病總體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2億畝。其中,湖北、安徽、河南、江蘇、山東膠東半島等地偏重發生,西北、西南麥區偏輕發生。

農技人員進行病蟲害機械化防控作業

白粉病總體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其中,江蘇淮北和江淮、河南中北部、山東南部、山西南部和甘肅南部等地局部偏重發生。

莖基腐病在黃淮、華北南部麥區呈擴散和加重危害態勢,葉銹病在大部分麥區普遍發生,全蝕病、根腐病、葉枯病、病毒病、黑穗病、胞囊線蟲病、雪腐雪霉病等病害在部分麥區會造成一定危害。

【蟲 害】

蚜蟲總體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2.2億畝次,偏重發生區主要在江淮、黃淮、華北大部等麥區,西北、西南大部等其他麥區中等發生。

麥蜘蛛總體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9000萬畝。其中,河南西部、湖北鄂北崗地等麥區偏重發生,華北南部、黃淮、西北東部麥區中等發生,其他麥區偏輕發生。

吸漿蟲總體偏輕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500萬畝。其中,河北中南部中等發生,河北滄州、邢臺,河南駐馬店、南陽和濮陽等地局部可能出現高密度田塊。

一代粘蟲、棉鈴蟲、麥莖蜂、灰飛虱、麥葉蜂、白眉野草螟、土蝗等害蟲在部分麥區會造成一定危害。

水稻遷飛性害蟲和流行性病害局部重發

預計2019年水稻病蟲害將呈偏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11.9億畝次。蟲害重于病害,蟲害發生面積7.8億畝次,病害發生面積4.1億畝次。其中,稻飛虱、二化螟、水稻紋枯病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三化螟、水稻病毒病偏輕發生;其他病蟲輕發生。

【蟲 害】

稻飛虱在華南、江南和西南東部稻區偏重發生,西南西部、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0億畝次。稻縱卷葉螟在華南北部、江南大部和長江中下游局部稻區偏重發生,華南南部和江淮大部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2億畝次。二化螟在江南、西南北部、長江中游稻區偏重至大發生,華南北部、長江下游和江淮稻區中等發生,華南南部、西南南部和東北稻區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8億畝次。三化螟在華南和西南局部稻區中等發生,其他大部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00萬畝次。水稻跗線螨、稻稈潛蠅在華南、江南稻區為害呈上升趨勢。

【病 害】

水稻紋枯病在華南、江南、西南北部和長江中下游大部稻區偏重發生,江南和長江中游部分稻區可達大發生,西南南部和東北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5億畝。稻瘟病在華南、江南和西南丘陵山區,長江中下游沿江稻區和東北部分稻區偏重流行,發生面積7000萬畝次。稻曲病在江南、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中、晚稻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4000萬畝。水稻病毒病總體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00萬畝次,其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華南和江南局部稻區存在偏重流行風險。細菌性病害在南方局部稻區存在偏重發生風險。

警惕玉米遷飛性害蟲局部重發

預計2019年全國玉米主要病蟲害發生總體接近常年,發生面積為10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7.3億畝次,病害發生2.7億畝次。各玉米產區主要病蟲害,東北和華北地區為玉米螟、粘蟲、地下害蟲、雙斑螢葉甲、大斑病,黃淮地區為玉米螟、棉鈴蟲、二點委夜蛾、褐斑病,西南地區為玉米螟、紋枯病、小斑病,西北地區為玉米螟、雙斑螢葉甲、蚜蟲、葉螨。玉米螟在東北和黃淮等地為害重,棉鈴蟲近年為害加重、為害區域擴大,粘蟲在北方部分地區會出現高密度集中為害,草地螟種群回升趨勢明顯、東北局部有重發的可能,南方銹病在黃淮地區有流行風險。

【蟲 害】

玉米螟總體為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0億畝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東北北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1億畝;二代玉米螟在東北和西南局部地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2億畝;三代玉米螟在黃淮部分地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000萬畝。二、三代粘蟲為中等發生,北方部分地區會出現高密度集中為害,發生面積5800萬畝次。棉鈴蟲總體中等發生,三代、四代在黃淮海地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9000萬畝次。地下害蟲總體中等發生,西北、東北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8500萬畝。蚜蟲在東北、西北和黃淮海大部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5200萬畝。雙斑螢葉甲在東北大部偏重發生,華北和西北大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400萬畝。薊馬在黃淮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700萬畝。草地螟在東北大部和華北局部存在重發的可能,發生面積1500萬畝以上。二點委夜蛾在黃淮??傮w偏輕發生,局部會出現高密度為害田塊,發生面積1100萬畝。葉螨在內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偏重發生,西北大部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300萬畝。

【病 害】

大斑病在東北、華北、西南大部地區為中等發生,東北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6500萬畝。南方銹病在黃淮、江淮大部中等發生,黃淮局部存在偏重流行的風險,發生面積4000萬畝。小斑病在黃淮海局部和西南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400萬畝。褐斑病在黃淮地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000萬畝。

全國農區蝗蟲局地可能出現高密度點片

預計2019年農區蝗蟲發生接近常年,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偏輕發生,西藏飛蝗和北方農牧區土蝗總體中等發生;飛蝗發生面積1680萬畝次,達防治指標面積1030萬畝次;土蝗發生面積3000萬畝次,達防治指標面積1000萬畝次。

【發生趨勢】

東亞飛蝗總體偏輕發生,其中環渤海灣和黃河灘區局部蝗區中等發生,湖庫、濕地周圍的新適生區將出現高密度蝗蝻點片。預計發生面積1500萬畝次,達防治指標面積900萬畝次。

西藏飛蝗在四川、西藏大部常發區中等發生,金沙江、雅礱江、雅魯藏布江等河谷地區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50萬畝,達防治指標面積120萬畝。

亞洲飛蝗在新疆阿勒泰、塔城、喀什等地偏輕發生,不排除境外飛蝗遷飛入境為害的可能,吉林中西部、黑龍江西南部葦塘濕地局部可能發生高密度蝗蝻點片。預計發生面積30萬畝,達防治指標面積10萬畝。

北方農牧區土蝗總體中等發生,新疆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州,內蒙古陰山北麓、赤峰北部、錫林郭勒南部等地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000萬畝次,達防治指標面積1000萬畝次。

【氣象條件】

今年春季氣象條件和蝗區生境對蝗蟲發生總體有利。2019年春季,大部蝗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正?;蚱?,有利于蝗卵孵化和蝗蝻發育。飛蝗常發區大部生態環境無明顯變化,但農區周圍湖庫、濕地等近水源區水位變化,易形成飛蝗新的發生區。

猜你喜歡
麥區稻區黃淮
黃淮麥區Fhb1基因的育種應用
《仰望星空》黃淮自律體新詩英譯研究
黃淮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室內設計作品選登
2018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
——稻(二)
當前小麥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
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協同創新聯盟成立
黃淮秋白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稻區冬閑田種植油菜經濟效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