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性與非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對不同類型肺結核的鑒別分析

2019-05-15 02:05程學凱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19年11期
關鍵詞:發組厚壁活動性

程學凱

(吉林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 吉林 吉林 132011)

肺結核是臨床十分常見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針對活動性與非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一直是臨床重要研究課題,目前影像學不斷發展進步,活動性與非活動性肺結核的CT征象也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特點,臨床應加強鑒別[1]。本研究觀察分析不同類型肺結核的活動性與非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3例肺結核患者根據發病類型不同分為復發肺結核41例、新發肺結核33例、慢性肺結核29例。復發組: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3.27±4.19)歲。新發組: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4.12±5.37)歲。慢性組: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3.89±4.72)歲。三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在患者完成吸氣、屏氣訓練之后采用16排螺旋CT掃描機(美國GE公司生產)常規掃描患者肺尖到膈頂位置,設置管電壓120kV,管電流100mAs,螺距0.20~0.24,層厚、層距8mm,病變區局部加作2mm高分辨率。

1.3 圖像分析

活動性CT征象:邊緣模糊,存在小葉樣實變陰影,直徑8~20mm,為肺實變征象;小葉中心結節影和分支線樣陰影,直徑2~4mm,為樹芽征;樹芽征在內的呈節段性分布的和直徑5~8mm的小葉中心結節影,為節段性分布小葉中心結節影;空洞洞壁厚度>3mm為厚壁空洞。非活動性CT征象包括纖維條索影、肺氣腫、支氣管聚攏迂曲及鈣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計數資料經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活動性結核CT征象檢出率比較

新發組與復發組活動性結核CT征象檢出率較慢性組高,厚壁空洞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活動性結核CT征象檢出率比較[n(%)]

2.2 三組非活動性CT征象檢出率比較

新發組與復發組非活動性結核CT征象檢出率低于慢性組(P<0.05),見表2。

表2 三組非活動性CT征象檢出率比較[n(%)]

3 討論

臨床常將肺結核分為活動性和非活動性兩種,活動性肺結核指新涂陽、復治涂陽和新涂陰患者,非活動性肺結核則指靜止不變和陳舊性肺結核,病灶鈣化是陳舊性病灶的特征性表現。目前CT是診斷肺結核的重要有效手段,不過肺結核在CT影像上呈現出多樣性,加強鑒別仍是目前重要課題[2]。

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主要表現為肺實變、樹芽征、小葉中心結節影、厚壁空洞等。樹芽征是早期結核菌經支氣管傳播的征象,在活動性肺結核征象的評估中十分常用;厚壁空洞也是活動性肺結核常見征象,其含大量肉芽組織、壞死組織;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中最常見的是小葉中心結節影,其以節段性分布為主要表現,在活動性肺結核CT各征象中極具特征[3]。非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主要表現為纖維條索影、肺氣腫、支氣管聚攏迂曲及鈣化。本研究發現,在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中,新發組肺實變征象檢出率明顯高于復發組和慢性組,復發組又明顯高于慢性組,而樹芽征、小葉中心結節影及厚壁空洞征象檢出率上新發組與復發組相當,兩組均比慢性組高,而在非活動性肺結核CT征象中,慢性組纖維條索影、肺氣腫、支氣管聚攏迂曲及鈣化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復發組和新發組,復發組又較新發組更高,這與結核桿菌急性期傳播和擴散形式、慢性期增殖病變特點密切相關,進一步說明結核帶來的起到病變呈漸進性發展,也體現出活動性與非活動性肺結核的CT征象對不同類型肺結核的鑒別作用。

綜合上述,不同類型肺結核活動性與非活動性的CT征象有明顯差異,可為臨床診療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發組厚壁活動性
P92厚壁焊縫相控陣超聲檢測實驗研究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T-SPOT.TB在活動性肺結核治療效果的監測
早發型與晚發型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臨床、實驗室特點
金屬活動性應用舉例
晚發精神分裂癥與極晚發精神分裂癥臨床分析
天津市早發型Ⅱ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癥負擔及相關因素的橫斷面研究*
厚壁注塑成型工藝研究進展
重度子癇前期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婦甲狀腺功能及妊娠結局比較
活動性與非活動性肺結核血小板參數、D-D檢測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