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經化瘀治療剖宮產后腸線不吸收

2019-05-16 12:55侯緒肖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19年5期

侯緒肖

【摘要】 目的: 剖宮產后腸線不吸收,西醫尚無特效療法,抗菌素、止血劑均無效,運用溫經化瘀法治療剖宮產術后腸綫不吸收。 方法: 運用溫經化瘀法增強宮縮、托毒生肌,使腸線排出。 結果: 治療組20例中18例病人,服藥后陰道量多,血塊隨血排出量多,可見暗綠色腸線隨血塊排出。經過7~30天治療,18例病人痊愈。 結論: 本癥病機虛實并見,虛為脾胃兩虛,氣血不足,實為毒瘀損絡。毒瘀致宮縮不良,血流不止,氣隨血脫,氣虛血瘀,加重胞絡瘀阻,胞絡瘀阻是本,剖宮產后腸線不吸收的治療原則是溫經化瘀,補氣養血。

【關鍵詞】 剖腹產術后腸線不吸收;中醫治療法;溫經化瘀方;治療應用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5-128-02

茲對2000~2016年中醫門診就診及婦產科住院病人20例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患者情況 20例患者,初診最早時間為2000年5月,最晚為2016年5月,初診年齡23~30歲,均為足月剖產第一胎。職業:公務員1名,教師3名,工人5名,無業10名,醫生1名。

1.2 臨床體證 初診時頭暈乏力,面色虛浮萎黃,腰膝酸沉,惡寒,納呆便溏,失眠多夢,腰腹墜脹,舌淡胖,邊有齒痕,有瘀點,脈細澀,惡露時多時少,多如血崩,夾雜紫黑淤血塊;少如屋漏淋漓,色淡紅,乳汁清稀量少,嬰兒均為混合喂養或人工喂養

1.3 診斷指標 B超子宮有光點及液性暗區。

1.4 診斷標準 剖宮產術后, 符合氣虛血瘀體證⑴,惡露超過42天,B超子宮有光點及液性暗區⑵。

2 治療及觀察方法

20名病人中,中醫門診病人13例,婦科住院病人7例,住院病人青霉素800萬u靜滴1/日,催產素針10u2/日肌注,安絡血5mg3/日口服,益母草沖劑15mg 3/日沖服,二周后效果不佳,改服中藥治療。

2.1 中藥治療 根據患者主癥、舌脈及陰道出血顏色、質、量,分為 三型。

2.1.1 瘀血阻絡 癥見出血量多,夾雜血塊量多,色深紅或紫,舌紅,脈弦澀,常見于初病之人,治以化瘀散結,佐以益氣生肌止血。處方:山甲10g 桃仁15g 紅花10g 蒲黃10g(包) 王靈脂10g

黃芪60g 牛膝15g 三七粉(沖)10g 坤草60g 赤芍15g

甘草6g 莪 術15g 當歸10g 熟地20g

2.1.2 氣虛血瘀 癥見出血量時多時少,多時夾雜血塊,少時血色淡,面色青白,畏寒乏力,小腹墜脹,舌淡有瘀點,脈細澀,出血月余。處方:人參10g(另煎) 黃芪9g 當歸20g 云苓15g 白術30g 坤草30g 升麻6g 柴胡10g 三七粉10g(沖) 杜仲炭15g 王不留 30g 蒲黃10g(沖)

2.1.3 脾腎兩虛 證見面色萎黃,乏力惡寒,腰膝酸軟沉重,夜尿頻多,血色淡紅或色暗粘稠,淋漓不盡,唇舌色淡,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多見于病程日久,治以補脾益腎,溫經止血,處方:

人參10g(另煎) 黃芪120g 杜仲炭20g 桑寄生15g 鹿角膠18g(烊化) 艾葉10g 肉桂10g 川牛膝10g 川斷20g 吳萸6g 當歸20g 丹皮10g 炙甘草10g 三七粉10g(沖)這三種病型只能是疾病發展的三個過程,瘀血阻絡貫穿病程始終,氣血兩虛或脾腎兩虛證情改善以后,還應依次酌加化瘀散結之品。

3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①陰道出血停止②B超子宮內閃光點及液性暗區消失。

本組病人除2人因隨訪聯系不上,不知治療結果,其余均獲痊愈,療程短者7天,長者一月。服藥后陰道量多,血塊隨血排出量多,可見暗綠色腸線隨血塊排出。

4 典型病例介紹

李某某,女,25歲,于2003年1月剖腹產一女嬰,術后在婦科病房常規抗感染治療,青霉素800萬u靜滴1/日,催生素10u 2/日肌注,一周后出院,產后49天仍惡露不盡,惡露為血性,色暗紅,B超示:子宮體偏大,宮內有液性暗區及閃光點。予青霉素1600萬u,靜點1/日,十日一療程。治以破血逐瘀,兼以補脾益腎,處方:黨參15g 黃芪60g 三七粉(沖)10g 牛膝15g 鹿角膠18g(烊化)山甲10g 坤草90g 蒲黃10g(包) 元胡15g 莪術15g 沒藥10g 川芎10g 熟地10g 當歸20g 制首烏15g 杜仲炭15g 桑寄生20g 艾葉10g 王不留30g 赤芍15g 甘草6g,上藥水煎兩次,藥汁混合約400ml,分早晚分服。藥后出現明顯宮縮,血量增多,服至10劑時,隨血排出一約2×2大小血塊,上夾雜未吸收之暗綠色腸線,出血量漸少。上方減山甲、莪術、沒藥,加白術20g 川斷20g 阿膠15g,加減服用一月,陰道出血停止,復查B超示:未見異常。面色轉紅潤,乳汁量增多,停藥后一月月經正常來潮。

5 討論

剖腹產術后腸線不吸收,西醫屬產后子宮復舊不全,中醫屬惡露不盡。病因首先是瘀阻胞宮,宮縮不良,子宮復舊不全,故惡露淋漓不盡,故治療第一步是化瘀止血,無論病程長短,這是治療的關鍵?;钛錾踔疗蒲痧龅乃幬锒伎蛇m當選用,如穿山甲、桃仁、紅花、莪術、蒲黃、五靈脂、土蟲等。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特點,蒲黃能明顯增強宮縮,子宮可通過宮縮自然止血,佐以益氣生肌托毒之品黃芪,可用至大量90~120g,促進傷口愈合,腸線脫落進而排出體外。本證西醫尚無特效療法,主要使用催產素與抗菌素。腸線不吸收主要與個人體質與縫合材料有關,患者新產后身體尚未恢復,子宮瘢痕未愈合,清宮可導致子宮穿孔、宮內感染等,不宜做清宮術。本方推廣應用于藥流或人流后不全流產、出血時間長及子宮腺肌癥效果亦佳,這也正符合中醫異病同治,證同治亦同。

參考文獻:

[1] 羅元愷等.中醫婦科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6,4:129-150

[2] 鄭懷美.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1:219-222

[3] 劉奉五.婦科經驗.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37-7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