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馬鈴薯大壟密植栽培方法

2019-05-22 09:32馮曉娟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關鍵詞:農作物馬鈴薯栽培

馮曉娟

一、馬鈴薯大壟密植栽培優點

1.標準化程度高

大壟密植栽培方法憑借其較高的標準化程度,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好評與認可。地壟的間隔距離越大,必然更加有利于機械化作業的順利施展。同時,在充分利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手段的基礎之上,不僅可以使整個生產流程更加地規范化、系統化,而且,也可以優化農作物的栽培技術,從而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收獲品質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操作環境和處理條件。

2.土地穩定性好

加大土地其地壟部位的實際間隔距離,刻不容緩,且有著其顯而易見的獨特優勢。一來,能夠進一步擴達土壤的具體庫容,以強化土地穩定性,從而有效地抵抗雨水沖刷所帶來的危害。二來,可以根據馬鈴薯生長期的狀況來實施具體的分層培土技術,使馬鈴薯其莖葉裸露在外的部分得以有效減少,從而有助于優化馬鈴薯的最終產量和收獲質量。

3.農作物高產

地壟間距得以擴大,必然會提升土地的通風程度,再結合充足的日照條件,便能夠降低空氣的濕度,從而使害蟲喪失生長、繁殖的環境條件。如此一來,病蟲害的困擾得以有效改善,農作物的生長也更加的“無憂無慮”,而農作物最終的產量和質量也能夠得以進一步的保障和提升。

二、馬鈴薯大壟密植栽培方法分析

1.嚴格選種

在落實馬鈴薯種植工作之前,必須要先事無巨細地圓滿完成所有的前期準備活動。首先,要嚴格地選定品質優良、抗病蟲害能力強、且有較高市場認可度的種子類別。然后,再運用科學方法來剔除可能存在的病種。即在具體的播種操作之前,將選定的種薯置于陰暗、潮濕處進行催芽處理,且必須要避免陽光的直射與霜凍的危害。待其生芽之際,再將所有的種薯進行統一地切塊處理。一旦在切塊過程中發現有病薯的存在,必須要及時地清除。同時,對觸碰到病薯的刀具、器械等也要進行統一的高錳酸鉀消毒。

2.嚴謹選地

土地,是農作物的生命之源,是農作物得以“健康生長”的關鍵節點所在。因此,工作人員必須要優先考慮、選擇土質更加肥沃、土層較為深厚,且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塊。一般來說,土地的厚度應當處于35~40cm的范圍內,這有這樣的土地條件才最為適宜馬鈴薯的種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節之處必須要加以留心注意。例如:必須要確保所選土地在實際種植之前有過深翻操作。要選擇呈中性、亦或是略呈酸性的土地,這樣才能有利于的農作物的生長。對于所選土地其周邊的種植環境也要進行一一考察,以防止農作物出現相連種植的不良現象,從而影響、阻礙了彼此的生長。

3.科學播種

對于馬鈴薯的科學化播種,馬鈴薯大壟密植栽培方法有著其獨特的一整套方案。例如:充分考察所選土地其土壤表層15cm處的實時狀況,當該處的溫度符合標準,即能夠在連續三天的時間內穩定地維持在7攝氏度以上之時,便意味著播種工作可以開始了。而在實際的播種過程中,則要求土地的水分含量能夠一直保持在40%至50%的范圍內。一旦其水分含量明顯低于最低限度之時,則需要選擇“坐水種植”的科學方式。而馬鈴薯的播種深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標準。一般要求土地表層為6~10cm,地壟的間隔距離應控制為90cm,而馬鈴薯植株之間的間隔距離則需要為15~18cm。同時,要保障馬鈴薯種植的均勻化程度,從而有效地降低漏播率。

4.堅持田間管理

一般來說,田間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處理土地間的雜草。由此可見,田間管理工作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針對性。因此,在處理雜草時,要嚴格地按照雜草的個體差異性,科學地選取不同功能類別的除草劑,來進行田間的除草工作,以及對馬鈴薯的莖葉部位的必要性操作處理。而當馬鈴薯苗初長出之際,工作人員便要充分地考慮到土地其土壤部位的實際情況,繼而有針對性地采取一定的管理舉措,并且堅持科學化施肥處理。即先該土地進行一個全面、系統的檢測,繼而根據最終的檢測結果來進行施肥處理。通常而言,基礎性肥料必須要在實際播種工作之前便提前施入到土地當中。在馬鈴薯的莖葉長出后的七天內,再實施追加肥料。這一操作的實際一般在6~7月之間最為穩妥。同時,在結束這一環節之后,工作人員便要立刻進行噴灌處理,且實際的噴灌深度應當控制在為10cm左右。從馬鈴薯的播種初期到最終的成熟、收獲期,差不多需要施以四次追肥操作。一旦出現肥料效果有限的不良情況,工作人員需要盡快采取向馬鈴薯其莖葉葉面噴灑肥料的科學方式來進行補救處理,從而有效地挽回種植損失。

5.病蟲害防治

有效地預防病蟲害,方能時農作物得以順利成長。這一環節,卻不允許有絲毫的失誤。因此,在馬鈴薯植株的生長過程中,便要及時地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對于馬鈴薯其生長前期中容易產生的疫病,要選用合適的殺蟲劑于播種環節加以處理,從而有效地預防土壤下層所含害蟲對馬鈴薯作物可能產生的危害。而對于馬鈴薯生長晚期內容易發生的疫病,則需要采取另外一種處理方式,即應用濃度含量為1%的波爾多液來對馬鈴薯進行噴灑操作。另外,如果出現了馬鈴薯瓢蟲,則可以選用濃度含量為50%的敵敵畏來進行噴灑處理,其使用頻率每十天噴灑一次,不可貪多求成,以免造成不可估計的后果。

6.馬鈴薯收獲期

在馬鈴薯收獲的最終階段,亦不能放松警惕。工作人員可以先采用某種滅生性除草劑來進行滅秧處理,亦或者是選取割秧的操作方式。一來,可以有效促進馬鈴薯其表皮部位的老化;二來,還可以充分地避免病蟲害的進一步傳播或向周邊農作物擴展,從而馬鈴薯的最終品質得以最大程度上的提升,并為馬鈴薯種植戶增添更多的經濟收入。

(作者單位:741600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興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農作物馬鈴薯栽培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馬鈴薯有功勞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油麥菜栽培要點
自然栽培的味道
定邊馬鈴薯
胖胖的馬鈴薯
夏季苦瓜栽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