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促成長,匠心培育“個性花”

2019-05-27 10:36路璐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4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摘 要:我國教育體系經過多年改革,當前全面重視開展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工作,班主任工作策略需要經過創新才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趯Ξ斍靶W教育提出標準和要求的分析,結合對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現狀的探討,文章提出了班主任工作策略的創新模式,讓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能夠深度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策略;小學高年級;個性化成長

傳統班主任的工作策略為,單純應用單一模式的管理體系開展工作,該過程中基本不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這種工作模式表面上能夠做到一視同仁,但本質上是通過犧牲一部分學生個性化特點維持班級穩定的做法,長期應用這種管理策略時,學生會認為班主任不能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不再主動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降低了班主任的工作開展質量。

一、教育體系改革新時期提出的工作內容

我國的教育體系改革步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新時期最明顯的特征為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提出的工作內容如下:

(一)核心素養培養

核心素養雖然面向對象為學生的各類文化課程,但是不同的學科具備不同的核心素養要求,已經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過程奠定基礎。在班主任的管理體系創新中,對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分析與踐行能夠更好地開展該項工作,即探究班級管理工作開展中可應用的策略、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等,讓教師找到管理工作的側重點,開展更為優質的班級管理工作[1]。另外目前的核心素養體系中,包括人文素養培養工作,班主任通過對這一內容的了解和分析,自然能夠從人文素質的角度上開展管理體系的優化工作,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二)道德體系建設

目前的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內容為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當班級中的學生都具備很高的道德素養時,能夠更為主動的參與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質量。如果班主任能夠全面落實該項工作時,班級氣氛更加融洽,降低班主任的工作量,傳統班主任管理體系中,雖然也逐漸重視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但是教育內容過于粗放,與學生日常生活的銜接效果較差,當前的教育體系中,雖未對道德教育內容做出具體規定,但是教師需要反思教育內容,提高學生的接受效果。

二、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現狀

(一)管理內容問題

當前一些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將管理中心放置于學生學習方面,對班級中的其余因素重視程度不足。例如一些班主任工作熱情很高,通過提高班會開展頻率、對比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等措施讓學生意識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這種方式能夠達到讓學生努力學習的效果,但是當班級中學生之間出現矛盾時,班主任處理方式較為粗放,只判斷矛盾雙方的對錯,未深度分析矛盾的引發原因、矛盾的發展后果,導致深層次的矛盾被掩蓋。一些學生為免于懲罰,雙方不表現矛盾,班級表面上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管理內容不全面也會誤導班主任自身,由于對班級實際情況不了解,降低了管理工作開展質量。

(二)管理深度問題

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時期,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深度會從根本上決定對學生的管理質量,當班主任完全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時,學生會更加依賴班主任的管理內容,導致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過程受到限制[2]。而當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深度過淺時,一方面班級內部矛盾不容易被調解,班級氛圍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這種管理方式會導致班級中缺乏引領者,一些學生在該過程中會畸形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不利。當前的很多班主任并不能合理確定對班級的管理深度。

三、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的班主任工作策略創新策略

(一)管理內容創新

傳統班主任管理體系中,最主要的管理內容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個性化培養模式中,這種管理方式顯然存在問題,故而要創新管理內容,創新方法如下:

1.學業方面創新管理

傳統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過于重視對學生學業的監督和培養,但是從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工作開展形式上來看,一些班主任認為在班級中開展監督工作即可達到學業培養目的,對學生的學習技能重視程度不足。但是小學生的個性較為鮮明,例如一些學生對學習技能的掌握速度較快,而另一些學生只能依靠記憶完成知識學習,事實上,在小學教育中,學生的這兩項能力缺一不可,班主任要采取合理教學方法提高管理質量。

例如采用分組教學法,班主任和各任課教師交流,分析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任課教師會指明某些學生的學習技能掌握較好,另一些學生記憶力較好,也存在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的學生,班主任構建學習小組的方式為,將同時具備兩種能力的學生設置為組長,組員為只具備單項能力的學生,同一小組中具備單項能力學生數量相同,讓學生互相學習。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需要根據不同學科建設多個學習小組,實現個性化培養。

2.思想方面創新培養

思想方面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創新內容,思想培養工作要從兩個角度開展,其一為宏觀培養角度,這一角度對學生的培養內容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學生了解的法律體系等,班主任在思想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班會、板報等形式教育學生,建設學生道德體系的主框架。其二為微觀角度,微觀角度是指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道德思想,例如學生在班級活動中需要具備的思想素質,比如環境保持思想、不向別人強加自身想法等。班主任在個性化培養中,需探究不同學生對這些思想的了解情況,應用的方式可以為讓學生填寫調查問卷,在問卷中設置涵蓋不同思想品質的問題,讓學生解答,當發現學生思想素養較高時,班主任可不對其開展個體教育,當發現某學生的道德思想體系缺失嚴重時,班主任可與學生家長交流,在校期間班主任觀察學生的行為,對其開展個性化教育工作,非在校期間由家長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管理體系創新

管理體系是指班主任工作中建成一套中長期管理標準,在工作中應用這一管理體系達到提高管理質量的目的,本文的創新方法為按照管理時間建設的管理方法,分為管理前期、管理中期和管理后期。管理前期的工作為,分析班級中存在的問題,探尋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引發原因,例如班主任管理中發現學生之間存在矛盾,矛盾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為成績高學生與成績差學生之間的矛盾,甚至已經出現了輕微的班級霸凌問題[3]。其二為個體學生之間的矛盾。班主任在問題引發因素分析中,可從學生的心理層面完成對矛盾深層因素的分析。

管理中期為問題解決過程,比如發現上文中提到的矛盾發起者為成績較差學生,但是深層原因為一些成績較好學生主動與后進學生劃清界限,班主任處理矛盾的發起學生,對矛盾雙方同時開展管理工作。

管理后期為跟蹤分析問題的解決情況,可與任課教師交流,了解學生分組討論的參與程度,同時觀察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表現情況,當確定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交流或活動時,可認為中期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三)管理深度創新

要實現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工作,教師的管理程度需要有較高科學性,即不禁錮學生的自身想法,同時也能夠有效開展管理工作。本文提出的創新方法為,班主任全面分析班級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借助建成的管理體系解決相關問題,當達到解決效果后,班主任逐漸降低管理深度。

例如班主任發現班級中的主要問題為后進學生干擾課堂秩序,影響其余學生學習,針對這一問題,班主任從道德層面與學業層面兩個層次開展工作,在提高這類學生成績的同時,讓學生的道德水準提升。班主任在解決問題中全面參與班級中的各項事務,鼓勵成績優異學生按自身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在班級問題解決后,班主任降低對班級事務的參與頻率,讓學生按照自身想法開展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教育體系對小學教育提出的要求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道德體系,從而讓學生能夠個性化成長。要達到這一目的,班主任的管理創新模式為確定管理深度、優化管理體系和創新管理內容,對學生的學業與思想道德共同培養后,鼓勵學生按照自身興趣確定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個性化成長。

參考文獻

[1] 邱明.談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6):54.

[2] 王文學.新時期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創新策略分析[J].甘肅教育,2019(01):40.

[3] 王東.創新班主任工作策略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08):34-35.

作者簡介:路璐(1986.02- ),女,漢族,江蘇常州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互聯網+”背景下小學圖書館的創新服務研究。

猜你喜歡
小學高年級
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探討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預習興趣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分析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英語趣配音對小學高年級學習英語的影響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及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