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遁:沈偉作品展

2019-05-28 07:40編輯涂星
大武漢 2019年12期
關鍵詞:文房氣節茍且

編輯 涂星

《說文》曰:“遁者,遷也,一曰逃也?!蔽崛《葜傲x,遷而能進。

人生多有不如意,逃未必良方,應能轉變策略,以求徐進。藝事,自然是其中一條路。

沈偉治藝術史,著述多部,未沾學界不良習氣,反而另辟藝事。以藝遣興,遷舒心志,未有一絲頹喪。沈兄書畫篆刻無一不精,又能操觚,琢硯刻竹,雅治文房。文房雖小件,卻能觀其志堅,感其性潔。其人其作皆氣息精純,隱然有古時士夫的正氣。

氣節,皆從歷事出。海波兄創辦《湖上》有年,又藉吳山林泉山房設展,以藝礪心。悠悠文韻,君子氣節,凜然可敬。再觀沈偉之作,松云蕭然,石質堅貞。二人行事,優游有度,合乎大道。今之“遁”展,有血有肉,渾然天成。

世間佳作常能見到,但“真”作品卻難覓,而有呼吸、有性格、有情緒的作品,則是難上加難。其在乎藝者,是否是活生生的“人”,是否是至真至正至純。如今浮世虛名,惑人多矣,沈偉幸能以遁為盾,以藝為事,堅守士夫的道義。

“卻歸弄泉石,靜聽松風眠”。他一專多能、舉凡多藝,是積極的遁遷,不屑為消極之小隱。

與世自洽的甘苦,凝成了難以割舍的作品。士夫的操守,締造出日常美學的典范。我們活在當下,不用刻意逃避。面對紛擾,靜心自處,遁而能進。游心于藝,活出滋味,踐行于道。

張翀 中國社科院古代史所副研究員、藝術學博士

己亥中秋于北京

進抑或是遁

進,需要勇氣與環境。勇氣是滿腔熱血的灌溉,是行動的引擎。引擎啟動了,往往卻找不到路。沒有路,光有勇氣也是虛苦勞神。久而久之,勇氣會成為心中的郁結因子,可能惡化至癌變,最后只有死亡,也就英雄氣短了。所謂英雄,就是有勇氣,有韜略的行動者。時勢造英雄,可有時,環境會惡劣到誕生不出英雄。

很多時候,仁人志士的悲天憫人,是一種對時勢的感嘆。生不逢時十之八九,歷史長河中,進,總是比螞蟻還慢。有人說歷史總是螺旋式上升,我覺得螺旋太有規律了,知道他的必然進步,其實歷史何嘗不是一種震蕩式的起伏前行,開倒車在我們的歷史行進路途上屢見不鮮。因一人,因一事。致億萬生靈于不顧,為一己私利而倒行逆施的事例不勝枚舉。這不是天災,是人禍。因為有人說過,歷史是人寫的。而這一刻,很多人原本想向前沖,帶著自身使命感“我以我血薦軒轅”。但又有多少大無畏的敢于自我犧牲者?外王不得又心有不甘與不安,于是一些人就唯有隱遁,反求于己的內圣,潛心問學,求以靈魂的自救與解脫。當然還有更多一些人就尋求隨大流,順應時代,起碼那里有一個群體生活下去的物質保障,也許會違背自己的內心,偶爾也會心靈掙扎與煎熬一下。但一覺醒來,放眼望去,眾生平等,自我愈合能力瞬間增強,只當昨晚一顆童心又夢回唐朝。畢竟自我麻木與精神放逐在強大的從眾心理與物質誘惑面前是奏效的。國人向來聰明,會以識時務者為俊杰來安慰自己。和稀泥,我們沉默的大多數就是如此,只求今生不問來世,只要當下,未來畢竟未來。這群沉默的大多數,妥協在自己的物質追求上;妥協在夜半無人私語時老婆的叮嚀中;妥協在物價飛漲的消耗里;妥協在醫療,教育,房貸中。追求理想,除了勇氣還要有資本。沒有資本,恰如勇氣沒有了滿腔的血液。吶喊聲只會慢慢消失在全民廣場舞的茫茫人海中。拯救與逍遙,拯救是那么的蒼白無力,逍遙又是這般的不情不愿,干脆全部放下,可心有掛礙。始終放不下。

隱遁,眼下這是唯一救贖自我靈魂的處方。舉世皆濁而我獨醒,既然我沒有殉葬的勇氣,又不想同流合污,那只有歸去來兮: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風飄飄,尋我桃源所在兮,且躲進小樓??v觀歷史,有所抱負而又與當政不茍且者端的如斯。隱遁,不求聞達于諸侯,但求心靈之慰藉;不理世上之眾議,只求心靈之淳潔。把對社會諸多的失望轉化為內心深處自我救贖與完善的動力,可工于詞令,可沉于畫事,可宿于文章,心寄安然。

遁,是一份從群體解脫出來的獨立,是一種自我解脫的追尋。遁,不代表逃離,他遺世獨立而不隨波逐流,萬綠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他內心純粹而不茍且,自然灑脫絕不造作。這是一種行動的思考與思考的行動。不想沾染風中的承諾,不想發夢中的囈語,只想清醒地活著,有尊嚴與有意義快樂地活著。

己亥初秋林泉山人閑筆

猜你喜歡
文房氣節茍且
文房四寶
《文房之物》
別讓茍且 成為習慣
文房雅趣話硯滴
竹外疏花
茍且的人生,想想就淚奔
關于“氣節”
信奉茍且,到了遠方還是一樣茍且
功成名就的高曉松配談 “茍且”嗎?
文房清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