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境地區蔗農甘蔗技術推廣現狀及對策分析

2019-05-28 09:22陳建華
農業與技術 2019年7期
關鍵詞:蔗農現狀問題

陳建華

摘 要:芒市轄區涉及蔗區人口達16萬人,占全市農業人口的60%。本文結合自身甘蔗技術推廣工作中的經歷,針對在2018年接受甘蔗技術培訓的蔗農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開展邊境蔗區蔗農甘蔗技術培訓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蔗農;甘蔗技術;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56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415019

芒市地處云南西部,是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現居住著傣族、漢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多種民族,總面積2987km2,其中山區占74%,壩區(含海拔在1000m以下的低熱河谷)占26%。芒市地處低緯高原,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6℃,年平均降水量1654.6mm,日照時數2252.9h,無霜期315d。全市有耕地面積3.6萬hm2。2006年人均土地0.54萬hm2,人均耕地0.1萬hm2。2018年芒市境內外甘蔗種植面積1.36萬hm2,被確定為云南省蔗糖產業發展優勢區域之一。芒市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68.3km,擁有5條通商通道,具有陸路邊貿區位優勢,適合境外甘蔗替代種植,甘蔗境外替代種植,境內加工是芒市甘蔗生產模式的又一特點。

1 接受培訓蔗農的情況介紹

2018年,芒市甘蔗技術推廣站共召開各種現場甘蔗技術培訓會48場次,培訓蔗農、糖廠和鄉鎮基層技術員2600人次。據筆者調查統計分析,在接受培訓蔗農中,因男性外出打工,村子留下的往往是婦女、兒童和老年人,因此女性蔗農往往多于男性,年齡基本在30~50歲;境內的民族有漢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境外有漢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接受培訓的蔗農文化水平幾乎是初中以下水平,高中以上學歷的極少;蔗農甘蔗種植管理技術獲取渠道主要來自于芒市甘蔗技術推廣站專業技術人員和糖廠農務員指導,一部分來自于親朋好友傳授和本民族歷來的種蔗經驗,從鄉鎮甘蔗技術推廣站、廣播、電視、網絡上獲取甘蔗技術信息的蔗農數量極少。

2 蔗農接受新技術制約因素

2.1 鄉土文化的制約

芒市蔗區蔗農境內外蔗農以傣族和景頗族2種民族為主,漢族、德昂族和傈僳族蔗農占的比例較少,甘蔗技術教育培訓主要來自于芒市甘蔗技術推廣站專業技術人員和糖廠農務員培訓。轄區和境外的少數民族有著自己不同語言、宗教和文化習俗(如在開展蔗農技術培訓時,要避開當地的民族節日),因語言的障礙,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在偏遠的少數民族村寨,甘蔗技術培訓需用民族語言進行講解,這對芒市甘蔗技術推廣的主體芒市甘蔗技術推廣站來說,沒有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有時培訓效果不明顯。在培訓過程中,部分蔗農都會根據自己以往種蔗的經驗對開展的新技術培訓加以評估,部分蔗農不會在意農業推廣中專所推廣的技術創新[1]。

2.2 蔗農種植規模小

芒市90%以上種蔗戶屬于小規模種植,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蔗農采用甘蔗新技術的熱情不足,同時,隨著芒市地區冬季農作物的開發日臻成熟,甘蔗種植與其他冬農作物,如玉米、馬鈴薯和烤煙等作物比較效益低下,加之生產資料(化肥、農藥、人工成本等)價格不斷上漲,蔗農采用新技術的增收效果不明顯。

2.3 蔗農對技術被動接受

芒市轄區有的蔗企在自己片區推廣計劃的內容及其實施方法都是由自己制定,有時沒有充分考慮蔗農的實際需要,甚至在推廣過程中出現蔗企損害蔗農利益現象發生。例如在甘蔗優良品種分類和推廣過程中,糖企大力推廣有利于自身效益的高糖品種,往往忽視了蔗農對高產、抗性強的品種要求。

3 對策分析

3.1 提高與蔗農溝通能力和效果

在培訓蔗農過程中,技術推廣隊伍需采用蔗農聽得懂的農民語言進行培訓,如講解甘蔗萌發的最適宜土壤濕度,可形象地用手把土捏成坨且不散開,1m高處放下,土壤能散開,這樣講解蔗農就容易接受和理解。技術員要根據蔗農的需求,通過開展動員、組織、培訓、技術支持、咨詢等活動與蔗農進行信息溝通,在甘蔗整個生育期內進行全程技術指導,不斷建立和完善溝通網絡蔗農得到各種相關的信息、資源與服務[2]。培訓方式可以采取“勸農式、技術指導式、教育式、咨詢式、人力資源開發式、溝通干預式和參與式”等多種有機結合的綜合推廣模式,不再簡單是“技術示范+行政干預”的傳統推廣模式。

3.2 提高蔗農采用新技術的愿望

推廣人員和推廣機構從為蔗農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如通過不斷完善扶持政策來提高蔗農采用新技術的愿望。蔗企對推廣種植優良品種進行現金直接補助或農用物資補助,種植普通品種或淘汰品種的一律不補助;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補助,在水田上進行宿根鏟蔸、間套種和旱地甘蔗輕簡高效綜合配套栽培等新技術示范的進行補助;良種調運補助,良種調運給予一定的運費補助等扶持政策和方式,目的是幫助蔗農提高自我決策與自我發展的能力,改變蔗農使用新技術自愿行為 [5]。

3.3 加大對蔗農的資金扶持

積極探索蔗糖產業化發展新路子,加大甘蔗基地承包大戶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新型種蔗大戶、專業戶、承包戶,使甘蔗種植形成規模效應,加強農用物資扶持、預購定金發放、砍運制度安排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充分調動承包大戶的采用新技術種蔗的積極性;要對有困難的、散小的種植戶提供資金服務,其中包括甘蔗種苗優惠預付、甘蔗化肥優惠預付、甘蔗農藥優惠預付、一定化肥、農藥等農資免費支持,與蔗農形成利益共同體,幫助蔗農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3.4 開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甘蔗科技宣傳培訓

針對芒市蔗區蔗農普遍是少數民族這一特點,在甘蔗技術推廣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語言、年齡、文化程度和心理素質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在組織甘蔗技術培訓時,要采取適當的方法,盡可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鼓勵其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農民之間相互學習,提高甘蔗種植管理技術的能力。

政府和企業推廣機構應鼓勵技術人員運用民族語言文字開展甘蔗科技推廣宣傳,并扶持雙語(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甘蔗技術宣傳品的創作、整理和翻譯出版,同時利用本地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開展經常性雙語甘蔗科技推廣宣傳,創新、拓寬面向少數民族蔗農科普宣傳工作的手段和渠道。

3.5 繼續實施甘蔗政策性保險

各相關部門、各鄉鎮、制糖企業要加強對政策性甘蔗保險的宣傳力度,蔗糖企業要將蔗區甘蔗種植納入到政策性甘蔗保險中,保障受災農戶盡量減少損失,維持正常生產,保護蔗農的經濟利益和甘蔗生產積極性。

3.6 實施國際科技特派員推廣方式

從當前芒市甘蔗技術推廣站的推廣經驗來看,實施國際科技特派員的推廣方式是可行的。芒市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68.3km,擁有5條通商通道,具有陸路邊貿區位優勢,轄區的云南農墾集團中山糖廠、德宏英茂公司龍江糖廠長期開展的境外甘蔗替代種植,從目前境外蔗區推廣運行情況來看,科技特派員制度是可行的。該推廣模式需要技術推廣人員常年駐扎在境外蔗區開展甘蔗科技服務工作,為境外的蔗農提供甘蔗技術推廣的試驗、示范、培訓、咨詢等工作,該科技推廣模式可以較好地實現了政府意志、滿足當地蔗企的愿望和境外蔗對甘蔗技術需求、能實現產業發展的多贏目標,體現了國家的軟實力,也將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參考文獻

[1] 張青艷,郭興蓮.青海省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5):48,50.

[2] 高啟杰.農業技術推廣中的農民行為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00(01):28-30.

猜你喜歡
蔗農現狀問題
推行訂單農業,保障原料供給
干旱致緬甸蔗農面臨困難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泰國蔗農呼吁政府阻止蔗價不斷下滑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