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年間的察素齊民約

2019-06-01 08:13
老年世界 2019年2期
關鍵詞:訛人鄉約道光

赫 草

這份民約,是我十幾年前在察素齊搜求古舊文獻時所獲得的。全文如下:

立約人王六子今因自己嚇詐訛人,自己請出說事人季廝、張泰昌、焦名三人說合,訛錢二千五百文。日后在(再)有嚇詐訛人有說事人一面承當??郑眨┛跓o憑,情愿立訛約一張為正(證)。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立

說事人:季廝、張泰昌、焦名

約上的內容比較簡單,中心是說有一個叫王六子的人行為不端,連嚇帶詐訛人二千五百文,合銀兩大約二兩半,為了了結此事,他請出了三位同村的鄉民,有季廝、張泰昌、焦名,經過一番說合調停,王六子可能認錯,并保證不再犯。故三位說和人愿替他作保人,并立一張約定為證。

道光二十四年為公歷1844年,距今175年。察素齊附近此時雖有不少村莊,但大多比較落后,當然平常年景百姓生活自給自足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偏偏有這么一個王六子不守規矩,一天到晚游來逛去,采取恐嚇、詐唬的手法和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行索取財物,事后又賴賬不還,逃避債務。善良的百姓雖對其多有不齒,但又無太多辦法,大家只好請出德高望重者規勸其改邪歸正,永不再犯。

由此說開,我們首先需要認識什么是鄉約。所謂鄉約,是指同鄉的人共同遵守的規約?!端问贰未蠓纻鳌酚?“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边@是說,一鄉之人凡加入鄉約者,就要德業相互鼓勵,有過失錯誤相互規矩,患難的時候相互體恤。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為什么運行了那么長時間,一個重要原因應當就是鄉村自治的治理結構,比如耕讀傳家,比如講信修睦,比如以理服人,比如善行天下,等等。這一切基本上都以鄉規民約作為基礎和條件。

前邊我們說到的這份民約,雖不是對全體村民的,但也有誠信勸善,遵守道德規矩的意思,今天看來,應當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當然,像訛詐騙人既是道德問題,更是法律問題,可是在過去中國法制薄弱的時代,道德約束和道德評價常在鄉民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應該得到實事求是的認可和評價。

因此,這個約定作為民間契約文書的一種,值得借鑒。當然,至于王六子能不能夠守約,不再觸犯規矩,那就很難說了。因為有契約沒精神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土默特由于歷史和各方面原因,清代民間契約文書存量不少,但關于此類鄉約都卻很少見。由于有了它,我們可以或多或少地窺視清代中期土默特鄉村的社會生活和善良的百姓對惡人惡事的態度,以及寬恕饒人的悲憫之心。季廝、張泰昌、焦名不能不說是敢于承擔責任,代人受過的漢子。其實,這個細節是一種精神,但又常被人去詛咒。也有的人利用這種善良和好意,去做另外的齷齪之事,這當然是應當警惕的。

猜你喜歡
訛人鄉約道光
情懷:照亮憂傷的一道光
鄉約“吃了嗎”
“吃了嗎”原來是鄉約
龍貓,你愛的那道光是愛情
年度睡姿大盤點(下)
推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