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BSE實踐教學模式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2019-06-07 15:06凌霄
現代營銷·信息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應用型實訓財務管理

凌霄

摘? 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成為面向社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孵化基地,學校以區域行業為依托積極發揮著人才資源引領和支撐支持的作用。新時期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高等教育發展中亟需解決的熱點難點集中在人才培養方式方法的革新上,VBSE(虛擬仿真企業模擬經營)實踐教學模式的引進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財會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途徑和思路。本文以信陽農林學院這一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依托,通過分析VBSE實踐教學在財務管理專業中的應用,淺析這一教學方式的優勢及不足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VBSE;應用型本科

課題項目:2017年第二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基于VBSE平臺構建應用型會計專業時間課程體系》

一、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需求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在全面提高質量的歷史新階段。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校開辦應用技術類型專業或課程。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我國對于應用型教育體系的扶持就已初現端倪,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求“會同相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制訂實施本科和高職高專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高校根據實際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確定培養目標為生產實踐一線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2016年,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記者采訪中指出:“抓質量,就是要抓責任、抓標準、抓激勵、抓評估……質量是有標準的,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p>

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學生在經過長期教育后,最終要邁向社會工作生活,在高等教育這一最終環節,學生畢業后應當具備的競爭條件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能夠促進個人職業發展的知識、能力及素養,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以人才全面發展為根本,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所以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在社會需求和國家政策的催化下應運而生,應用型本科培養的不是理論研究人才,而是“知”而后“行”,“學”以致“用”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人才培養模式不應照搬研究型大學,而應該建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理念,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在教學中加強實驗、實訓、實習環節,提高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教學總課時的比例,建立實訓實習質量保障機制;同時擴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權,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協作式、全員參與式教學,逐步擴大學生自主選擇專業、課程和學習方法的權利。

二、VBSE實踐教學模式的設計理念

VBSE(虛擬仿真企業模擬經營)實踐教學建立在虛擬商業環境的平臺之上,構建出某一般制造企業的模擬運營環境。在這一虛擬仿真企業模擬經營中,企業、供應商、客戶、稅務機關、銀行等機構均為仿真呈現(主要體現在將實訓室硬件設施通過企業工作場景的一比一還原,設置模擬工作崗位,配備專業人員使用設備上,比如:營業執照、印章、工位牌、發票機、點鈔機、打印復印機、指紋打卡機等),通過仿真企業營運流程,設置實戰式工作任務,最大程度實現學生校內“體驗式”、“參與式”實習。

VBSE實踐教學模式以創業為基礎、跨專業協同、多層次開放,學生在企業中以不同職業仿真參與運營,實現自主式學習,提升學生在實踐任務中的解決能力、溝通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能力,通過獲得有效的職業熏陶,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有利于實現向職業人角色的心理轉化。

三、信陽農林學院財務管理專業VBSE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

信陽農林學院是新晉應用型本科院校,依照國家關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培養模式側重于加強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等多方面結合。由于財會類專業本身具備高操作性、高專業性的特點,學生實踐能力是財會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部分,但是傳統手工賬的實訓方式的弊端逐漸顯露,不僅僅因為手工賬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致使學生抄寫答案、應付了事。更重要的是,當前企業已逐步取消了復雜手工做賬,大量運用會計軟件處理財務問題,操作簡單、步驟明確、權責清晰,手工做賬已經與當前企業實際財務處理方式脫節。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引進VBSE實踐教學模式,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實施體驗式校內實習,專業實踐和綜合素質雙重培養,有效防止學生所學與行業發展脫節,同時提高財會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一)教學基礎配置

為實現良好的實訓效果,滿足學院多專業、多班級同時上課的需求,信陽農林學院從硬件、師資等方面對于VBSE實踐教學課程的開設做了充足準備。學院于2016年投入建設VBSE專業綜合實驗室共8個,按照課程開設要求,仿真企業工作環境,配備相關桌椅、電腦硬件設備以及不同崗位必需的設備(比如個人印鑒、公司印章、企業臺簽、打印機、發票機、點鈔機等)。從2016-2017年,學院派出專職教師外出,全程跟學兄弟院校VBSE實踐課程,參與體驗,吸取經驗,歸納教學重難點;同時聘請兄弟院校教授為客座教授,親臨學校為學院全體教師進行VBSE實踐教學培訓,全體教師先以學生身份學習,再以教師身份總結歸納,多次反復達到可教學水平。

(二)教學設計

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按照專業難度及綜合程度的遞進,主要包含會計基本技能實訓、會計綜合實訓、專業實訓、頂崗實習四個部分,分別分布于學生入校后每學年春夏學期末的集中實訓階段。VBSE實踐教學屬于會計綜合實訓,面向財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大二學生開設,此時學生已經學習會計、營銷、財務管理、稅法等專業核心課程,具備專業功底和綜合素養進入綜合實訓環節。課時設置為100學時,設置出納、費用核算、成本核算、往來核算、稅務核算、總賬核算、財務經理共7個企業內部崗位,客戶、供應商、銀行、稅務、服務公司等5個外圍服務崗位,根據學生人數劃分組數建立企業,學生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在兩個星期內按照任務要求模擬經營制造業企業一年,最終完成包括線上與線下兩套財務賬本。

為保證調動學生積極性,實訓開課前,學校教師首先以就業為主題開展實訓動員,幫助學生理解社會就業難的現狀,認清自身亟需具備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促使學生重視本次實訓并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在實訓進行中,教師主要作為引導方,根據任務涉及到的知識點,先幫助學生回顧梳理所學理論課程的內容,理順理論作用于實踐的邏輯,促進學生理解應用,在動手操作中融會貫通;同時,教師需要掌握學生任務完成進度,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并提醒他們發揮團隊協作精神自主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教師還需積極把握學生在學生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心理狀態,通過“勵志故事主題講堂”、“董事會圓桌會議”等,不斷激發學生潛力,促使他們構建積極溝通交流、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學習氛圍。

在實訓結束階段,學生需要就學習中遇到何種問題、如何解決、效果如何發表心中感悟,通過PPT演示或視頻拍攝、電子雜志制作等多種創新形式準備實習匯報,總結并分享兩周的學生學習成果及心得體會。這些PPT及多種形式的記錄將作為每一輪次實訓的重要學習檔案留存學院檔案室,一方面幫助教師在多次教學后總結反思,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院在后續的實踐課程建設中,不斷彌補缺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四、VBSE實踐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培養學生的“技能+素質”

對于就業而言,具備高綜合素質和高職業技能的學生有著更強的社會競爭力。VBSE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電腦模擬的運營平臺體驗一般制造業企業運作原理和規律,幫助學生在走進工位之前熟悉企業運作流程。這如同在理論與實踐中間搭建了轉換的溝通橋梁,輔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將知識大量轉化為技能進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因團隊合作模式的天然優勢,使學生在學習中必須進行大量的溝通交流并實現協作,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了個人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技能+素質”教學中實現學生的快速成長。

(二)培養學生的“跨專業”協同能力

VBSE實踐教學課程中不僅有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所學的財會類知識(包括財務管理、會計等),還涉及到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金融學、企業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學等相關的專業內容,這些知識互相融合在企業實務中,提高了學生在未來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決策和管理協作的能力。同時,VBSE實踐教學模式還有銀行、稅務、工商、會計師事務所等外圍機構,這些設計突破專業限制,學生在熟悉工作流程的過程中,能夠拓寬視野,拓展學生思維,對于協同和提升跨專業領域創新是很好的嘗試。在單純的理論學習中,每門專業課程由不同教師分離教授,學生在學習中很難自主把握相關課程的內在聯系及上下游關系,難以做到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教學效果事倍功半,VBSE實踐教學的應用使專業課程之間聯系更為緊密,培養了學生的“跨專業”協作能力。

五、VBSE實踐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的誤區

(一)反轉課堂≠學生主導

在VBSE實踐教學的運用中,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輔導者,而非主講人,教師表現出的作用是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而非替學生解決問題,這些在教學設計中均由教師自主把握并不斷總結和反思完善。

但是,教師作用的發揮要有“度”,在弱化教師作用教學模式的要求下,不能將課堂完全交由學生主導,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學生沒有教學經驗,學生任務的推進需要教師在關鍵時間節點和節奏的把控;其次,學生在學習初期,對于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內容興趣濃厚,但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工作任務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好奇心及注意力都在逐漸減弱,此時如果任由學生主導,學習氛圍將會從積極主動轉為消極怠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時刻掌握學生心態轉變,及時進行敬業愛崗、百折不撓、勤奮踏實等正能量的輸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價值觀。

(二)仿真模擬≠實際運營

作為教學人員,通過軟件及設備改造模擬的企業環境,只能使仿真讓學生盡量與企業運營“零接觸”,VBSE實踐教學模式雖然盡可能將企業運營情況仿真展現在學生面前,但與實際公司運營環境仍有差距,比如企業文化的影響、工作任務的強度加強,交易的復雜程度的加深,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的轉變,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等都會對一個企業員工工作帶來不可預料的影響。這些都是學生無法在學習中感受,卻必須向其明確闡述的事實狀況。

所以在VBSE模式應用后,教學工作者應當探索出財務管理專業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教學的新模式,由校企雙方協商共同制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企業方可以為校方提供先進、前沿的行業發展動態,幫助校方及時了解社會需求情況,甚至提供實習崗位;校方發揮自己的教學優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輸出人才,實現產學研合作和教學成果的轉化。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EB/OL].(2012-03-16)[2017- 11-1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2]田延輝,鄧暉.對話教育部長陳寶生:培養什么樣的人,辦什么樣的大學[N/OL]. (2016-12-29)[2017-11-11].http://edu.people.com.cn/n1/2016/1229/c1053-28985766.html.

[3]王娟,淺論VBSE實訓在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8(7).

[4]馬妮娜,基于VBSE實訓平臺的職業院校經管類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8(4).

作者簡介:

凌? 霄,(1992.07-),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河南信陽,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經濟學。

猜你喜歡
應用型實訓財務管理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探討
“5-2-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踐
財務管理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強化醫院財務管理是醫改的重要環節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論新形勢下酒店財務管理
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迫在眉睫
虛實結合實訓平臺的開發與應用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