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就是這樣糟糕,你還會愛我嗎?

2019-06-11 07:43大J
家教世界·V家長 2019年3期
關鍵詞:場合開口表達能力

大J

小D現在4歲半,已經上幼兒園1年半了。她的入園分離焦慮很快就過去了。但當時她每天在幼兒園極少說話,她會參與集體活動,老師和同學和她互動也有反應,但就是不怎么說話。

老師們一開始覺得也許是不適應,就想等一下看看。結果一個月過去了,小D還是這樣。老師們有點坐不住了,就約了我進行一次面談,看看是否可以稍微“推”小D一把,有沒有方式可以讓小D更多地說話。

我當然理解老師們的心情,表達能力是這邊幼兒園特別看重的,而且語言表達一定程度也反映了一個孩子的智商和認知水平。

老師從我這邊清楚地知道小D在家的表達能力水平,于是就提供了一些方法,比如小貼紙獎勵表格、“我要說話”行動計劃等等。

那天在老師的辦公室,聽完她們的分享后,我說,“我非常理解你們的顧慮所在,作為母親我也希望她可以像在家里那樣在幼兒園表現。但同樣作為母親,我希望我們都不要去‘推她。如果她有表達能力、她也能參與集體活動,那么我們就再等等,給她一些時間,少給她一點壓力,等她準備好了,等她想說了,她自然就會說?!?/p>

這段話說完,老師們愣了一下,但其中班主任老師馬上就和我說,“我尊重并且支持你的決定。我們也不會過度關注這件事本身,我也相信當她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她就會在集體中說話的?!?/p>

之后小D每天放學回家,我也和老公說好了,從來不詢問她是否說話了,而是問她在學校發生了什么趣事?誰是她的好朋友?最喜歡哪個老師?等等。

我有時還會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每天都饒有興趣地聽她分享這些,從來不會去問,“今天有沒有說話啊,為什么不說話呢?”

很明顯的,小D是非常喜歡這個幼兒園的,她每天回家迫不及待就和我開啟話癆模式,她去哪里都會提起要帶個什么紀念品給老師和同學,她每次一放假就想念學校。

可是,兩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四個月過去了,小D還是沒開口。副班主任是個比較年輕的老師,又坐不住了。

我去學校接小D時,老師又一次委婉地提到,是不是考慮一下用獎勵制度來鼓勵她說話。我表示感謝,卻又一次堅定地拒絕了這個建議。

粗看,我是有點“護犢子”的,但背后也是有我思考所在的。首先,我評估過小D有能力,可以表達,可以社交,并沒有自閉傾向或者其他行為能力問題需要干預。

而且,我的育兒理念一向都是不對“正常不過”的事情進行獎勵,講話是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對于這樣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們進行獎勵,這個行為會讓小D產生錯誤的動機來源。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小時候和小D一模一樣,從幼兒園開始,每一次的“大場面”,都是媽媽在后面拼命把我往前推,然后我四肢僵硬地去執行,有時還完不成,最后還會得到一個評價“這個孩子真的沒見過世面”。

我的媽媽是個特別外向的人,現在想來,她估計是無法理解開口說一句話為什么就這么難。所以她從小到大都在創造機會讓我鍛煉,也制造了很多獎勵計劃讓我開口。

但似乎沒有用,媽媽這樣的一次又一次鍛煉,仍然沒讓我可以自信地開口講話。記得我小學一年級竟然還在課堂上尿褲子了。原因很簡單,我課間在幫助老師收作業,來不及去上廁所。

其實課堂時,完全可以舉手和老師說一下。但是我怎樣都舉不起那雙手。

于是我就拼命地憋著,一方面是在鼓勵自己要舉手報告,另一方面腦海里就閃現出媽媽經常在家唉聲嘆氣說我“沒出息”的樣子。最后,我還是沒憋住,尿在了褲子上。

媽媽來接我的時候,她感覺面子都丟光了,本來同學們已經在笑我了,她把我從教室里拎出來的一路都在數落我,“這么大的人了,還尿褲子,你害臊嗎? 你說你除了讀書成績好一點,還能成什么事?最終就是個書呆子”。

這是我的過往,現在每每看到小D局促的樣子,我都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我也總能在隊友或者有些老師的身上看到當年媽媽“為我好”的樣子。

因為我經歷過,所以我知道,慢熱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積累內心的勇氣和力量。這份力量無法從外界的鼓勵獲得。

很多時候,“鼓勵”意味著“期望”。慢熱的孩子非常敏感,他們更加渴望父母的愛和認可,因此“鼓勵”就變成了負擔。本身的慢熱謹慎,再加上這份期望的壓力,反而會讓他們更加難擁有這份力量,跨出第一步。

“媽媽,如果我就是這樣糟糕沒出息,就是不能讓你有面子,你還會愛我嗎?”這是那一次我尿褲子后在家里對媽媽憤怒的呼喊。

那一刻,我是特別希望媽媽可以堅定地回答我。但是她沒有,只是匆忙幫我把褲子換下來,然后別過臉去給我洗褲子了。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后來我花了另外的十幾年才慢慢化解,雖然我現在也挺好,但我自己知道一個人走出這條黑胡同有多難。

如今面對小D,我想做的只有一條,不管你怎樣,我都愛你。

當然,除了我們的“不作為”,我們也有很多“作為”。我們一直創造很多機會讓小D去接觸各種社交場合,但每個場合中,我們和對待她幼兒園的情況一模一樣,沒有期待,也不鼓勵,互相陪伴去體驗。

我們也不會因為她在一些場合不說話而失望,更加不會她因為在另外一些場合說話了而歡天喜地。記得當時我和老公說過,真正的平常心,才是愛孩子。

我們愛她,是因為她是誰,而不是因為她做了什么。

6個月后,小D終于在幼兒園開口說話了。那也是我第一次和她討論。

“你為什么之前不說話呢?”

“我緊張。我也不知道,我就是不想說?!?/p>

“嗯,你知道嗎,媽媽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敢說話的?!?/p>

“啊,真的嗎?那你后來說話了嗎?”

“說了啊,后來我發現大家都對我挺友好的,說話也沒什么大不了的?!?/p>

“是的呢,我也是這么覺得的?!?/p>

“Dorothy,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很多難題都需要我們自己去解決。但你要知道,不管你解決了還是沒解決,爸爸媽媽永遠愛你。而且只要你需要幫助,我們永遠在這里等你?!?/p>

“嗯,我也愛你,媽媽?!?/p>

去年年底我們全家去迪士尼樂園玩,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記錄下了這個瞬間:

那天發朋友圈后,一個朋友給我留言,說自己女兒快8歲了,也這樣,有點著急了。我說,著什么急啊,我當年快到25歲才好的呢,現在不也挺好。

雖然是一句調侃,但我真的相信,有愛滋養的孩子內心的力量就像土壤下面的根枝,也許一時半會表面看不出變化,但是那份基礎卻是最牢固堅不可摧的。

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這份環境滋養的力量,等到那顆種子自己破土而出的時刻。

感謝我的女兒也是個同樣慢熱的孩子,我開始體會當年我媽媽的心情,很多當年的事情我發現自己可以慢慢放下了。因為說實話,好多次我也希望我的女兒可以是那個站在舞臺中央滔滔不絕的孩子。

而每一次這個希望過后,我也都會想起自己當年那種無助的心情,渴望得到的是媽媽的擁抱,告訴我“不做也沒關系”。

我發現在養育小D的過程中,我和自己的母親也和解了,而且還額外滋生了更多的力量,那就是真正做”自己“的力量。

原來和人不同真的沒關系,只要我們父母可以足夠地去接納?!皭勰闳缒闼?,而非如我所愿”。

你敢不敢這樣寵孩子?我敢!

猜你喜歡
場合開口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
三門核電檢修工單開口項管理
淺析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農村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探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正統的場合
正統的場合
正統的場合
不易滑落的毛巾
不同的場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