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絨藏族傳統民居建筑裝飾紋樣概述與應用思考

2019-06-11 21:46俞燁鋼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4期
關鍵詞:樣式結構

【摘要】川西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海拔高度陡然升高,氣候多樣,恰處于北緯30度線,溫度適宜且水資源豐富。境內風光極其優美,317、318國道早已聞名全國,是旅游、采風、探險的絕佳目的地。獨特的地貌孕育了燦爛的文化,生活于其中的嘉絨藏族歷經千年繁衍生息,形成了極具當地特色的川西藏族文化,體現在建筑、宗教、民俗、服裝等多種載體中。本文通過作者多年來大量的田野調查,管中窺豹地概括川西藏民居建筑裝飾紋樣,并對其應用前景進行思考。

【關鍵詞】嘉絨藏;藏民居;結構;樣式

【中圖分類號】TU25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四川西部地區是青藏高原向與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也是印度次大陸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接處,海拔高度陡然升高,境內既有低地平原地貌也有7000米海拔以上的貢嘎雪山,氣候形態分布獨特,從溫帶草原性氣候到寒帶高山性氣候都有分布。境內的川藏公路是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317川藏北線和318川藏南線早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風光大道,其人文、宗教、山川吸引著無數人前往。

川西地區的阿壩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分布著藏族一個重要分支——嘉絨藏?!凹谓q”其實是“夏爾嘉爾莫查瓦絨”的縮寫,其中“夏爾”指的是東部藏區,“嘉爾莫”指的是女神的圣地,“查瓦”指的是藏區溫暖的地方,“絨”指的是產糧區。而這一地區正是位于北緯30度附近的川西高原,古代由于山高路遠,漢人無法進入,一直是藏族的控制區域,清朝時期這里分布著大大小小18位土司,各自為政,如小諸侯一般。

正是由于歷史上川西高原的地理隔絕,使這里天高皇帝遠,較少受到前藏地區的約束,因而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嘉絨藏文化,表現在建筑、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本文將概述嘉絨藏民居的裝飾紋樣特點,并對其現代化發展和保護進行思考。

一、嘉絨藏民居裝飾紋樣分布

嘉絨藏民居建筑既具有傳統藏族建筑的特點,又具備很強的地域性特點,相比西藏的前藏和后藏地區,建筑裝飾色彩更為鮮亮,形式更為優美,尤其是對傳統裝飾紋樣的使用,無不體現出藏民族熱愛生活的審美情趣。通過對川西地區的多年田野考察,筆者對嘉絨藏民居的外立面傳統裝飾紋樣進行了一些分類,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一)屋檐及屋角裝飾

嘉絨藏區民居主要形式是碉樓和院落式藏房。大部分民居為平頂式建筑,屋檐和四角有裝飾,造型一般較簡潔,以幾何色塊為主。

1.屋檐裝飾

嘉絨藏民居屋檐一般為木結構,也有磚石結構,裝飾紋樣以白色、黑色、朱紅色幾何圖案撞色組合為主,結合不同的房屋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造型:

(1)單層著色式。典型造型如圖所示,多為石壘夯土結構民居采用,所用木結構較少,造型較為簡約,以黑、紅、白色分層裝飾。

(2)雙層著色式。典型造型如圖所示,多為磚石結構民居采用,屋檐常使用長方體立體突出構造,底色以朱紅色或黑色為主,突出面施白色,視覺效果突出。

(3)多層復合式。典型造型如圖所示,常見于木結構民居或磚木混合結構民居。造型接近雙層著色式,但立方體突出部多為木質梁,且常見多層重疊排列與組合,既有裝飾性也增加結構強度。

(4)繁復浮雕式。典型造型如圖所示,一般為富裕藏民所建,其造型接近寺廟建筑屋檐裝飾,色彩上更加豐富多彩,且突出面飾以立體浮雕,多為藏八寶圖案。

2.屋角裝飾

(1)尖突裝飾。嘉絨藏區民居遠觀很大一個特色便是屋頂的四角有四個白色尖突。遠遠望去煞是好看,給人棱角分明的感受。常見的尖突裝飾多為磚石制成,耐風吹雨打,表面飾石灰,每年粉刷。

(2)獸頭屋角。如圖所示,一般這類屋角出現在坡頂類民居,獸頭造型為藏地特有,似龍而有長鼻,造型結合了漢地龍的造型和尼泊爾印度等地的象鼻。

(二)門及門框裝飾

嘉絨藏區民居建筑中入戶門的設計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不僅色彩艷麗,造型上也極富變化。嘉絨藏民居的外立面造型精華便在其門窗的裝飾上,通過傳統裝飾紋樣的應用,形成獨具特色的嘉絨藏民居建筑文化。在門及門框的裝飾上,嘉絨藏區主要有一下幾種形式:

1.無檐式。無檐式門常見于石砌式老式藏房,因結構上較難做過多造型,一般在門框外圈墻面繪制白色圖案,門框簡單裝飾油漆,以幾何圖案和萬字紋為主,色彩以朱紅、黑、白為主。較為講究的藏居,門板上會繪制擦擦、白塔、藏八寶等圖形。

2.單層有檐式。嘉絨藏民居中一般藏居大門是家中最重要的門面,因此都會盡可能裝飾。目前,在嘉絨藏區常見有這種單層有檐式大門,在道孚縣、小金縣、西索民居等都能見到這類普通藏民家的大門。較之無檐式大門,單層有檐式大門在造型、色彩應用上要復雜、精美得多。如門框上飾以銅浮雕板,門板上飾銅制金剛法器,門檐上立方體造型。

3.多層復合式。嘉絨藏區由于氣候較之前后藏區溫暖濕潤,自古以來較為富裕,因此孕育出一批精美的民居,這些富裕百姓家的入戶門極為復雜精細,除門框外還有復雜的門檐、帶浮雕撐架。門檐造型類似于屋檐造型,往往飾以白色布罩。撐架是多層復合式大門的精華,造型類似于漢族木結構的洐架,飾以神獸、花鳥、藏獅浮雕。嘉絨藏區門檐支架上常見供奉塔擦,有別于藏地常見的牌式擦擦,塔擦造型更為立體,優美。

(三)窗及窗框裝飾

嘉絨藏民居建筑裝飾中最重視也最醒目的便是窗戶了。藏民族對美的向往、對宗教的虔誠和對生活的熱愛在窗戶的設計上便可見一斑。嘉絨藏民居窗戶裝飾主要有以下這些類型:

1.平面無挑出式。多見于石砌式藏房,常見于理塘、巴塘、色達等海拔較高地區。結構較為簡單,窗戶上方無挑出式窗檐,或象征性地裝飾一條窗檐。窗洞外沿墻面繪制白色或黑色框,嘉絨藏區多為白色,也有少量黑色。在色達問過通漢語僧人,告知白色框多為信白教百姓,黑色多為信黑教。但在德格印經院問過當地僧人,說黑白色外框并非一定是因為信仰派別,也有是因為白墻所以畫黑色框,黑墻所以畫白色框以示區分。

此類窗戶雖然造型上較為簡單,但是裝飾上卻往往不吝色彩。常見用色有紅、藍、白、黃、綠,裝飾紋樣多為云紋、花朵、草葉以及幾何圖案。整體用色非常大膽,極具裝飾意味。窗臺之上往往種花,更增添一份浪漫。

2.有檐挑出式。嘉絨藏民居中窗戶是重中之重,家家戶戶都非常講究,因此放眼看去,家家戶戶的窗戶都各有特色,美不勝收。而有檐挑出式窗戶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形式,在嘉絨藏區各處都可見,與前后藏地區有明顯區別,究其原因,可能與嘉絨藏區雨水較多有關,窗檐可擋雨亦可裝飾。而窗檐的造型也是多種多樣,有接近漢地的坡頂檐、平頂檐,也有極富裝飾意味的刷金(或鍍金)浮雕檐。最常見的窗檐裝飾是平頂式,有二到三層結構,多為方木凸起,端面或刷白色,或繪制云紋、花草、海螺等圖案。窗框木質,鑿出立體結構,端面刷不同顏色漆,形成非常具有立體感的幾何浮雕結構,呼應窗檐造型,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每一個窗戶都是一個藝術品,如下圖所示。

(四)外墻裝飾紋樣

嘉絨藏民居外墻裝飾較少,一般外墻刷成白色或將原木刷成紅色。但也有一些藏居會在墻面做一些裝飾,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1.宗教圖案。主要是萬字紋和藏八寶圖案。在西索村和甲居藏寨都可見到。

2.瑪尼石?,斈崾鳛椴孛褡诮绦叛龅囊环N載體,是一種需要供養的法物,一般不會作為裝飾,如果應用在墻上,一般是供奉的意思。

二、嘉絨藏民居裝飾紋樣的應用思考

隨著嘉絨藏區經濟的發展,尤其是317、318國道及各省道縣道的貫通、成康高速公路的建成啟用、川藏鐵路的建設,川西地區的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筆者從2010年開始每年赴川西地區考察,每年都看到新變化,不僅是基礎設施的日新月異,還有外來游客、外來文化的交融,都對藏區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

阿壩州和甘孜州政府在藏區現代化建設中積極規劃,尤其是對老建筑老城區的保護非常到位??刀C場、康定新區建設、甘孜新城區建設都另選址,按高抗震標準修建新建筑。在嘉絨藏區考察時,也發現很多新建建筑應用嘉絨地區特有建筑裝飾符號。在高標準的公用建筑中使用合理而規范,而在尚未統一規劃的民居新建房中,有部分設計應用非常美觀大方,有部分則顯得與傳統和周邊環境格格不入。如何規范民居建筑的外立面設計裝飾,使嘉絨藏區獨特的文化得到傳承,同時又將現代化的設施和便利帶給藏族百姓,值得學界和規劃部門研究和探討。筆者總結這些年的田野考察,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對嘉絨藏民居傳統裝飾紋樣進行應用:

(一)現代化民居建筑的裝飾應用

傳統嘉絨藏區民居和前后藏地區最大的區別是建筑材料的差別,前后藏地區常見夯土建筑,而嘉絨藏區常見石砌和圓木建筑,因嘉絨藏區森林覆蓋率高、木材豐富。而隨著當前環境保護標準的提高和建筑施工工藝的發展,傳統的建筑模式逐漸被鋼筋水泥現澆的建筑模式取代。而現代建筑施工工藝帶來的建筑樣式的變化,必然對嘉絨藏傳統民居造型造成影響,所以很多新建的民居已經看不到藏族民居的模樣,與四川盆地的漢族民居別無二樣。這對嘉絨藏區傳統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不光是對民居聚落景觀的破壞,還對居民的審美、生活方式帶來不可逆的轉變。

當然,現代化建筑模式取代傳統民居營造,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新生活的便利、衛生的必然需求,如傳統嘉絨藏民居的懸空廁所已經逐漸被抽水馬桶替代,大部分村落也開始建設下水系統。新式建筑的功能性特征適應時代的發展,必然會對建筑樣式帶來一些變化。新建藏居的懸空廁所挑出部分現在就已經見不到了。在傳統裝飾紋樣的應用上,筆者認為,應當保留一些嘉絨藏區獨特的符號化特征。比如建筑屋頂四角凸起、窗戶的裝飾、門的裝飾,讓人一眼望去便知這是嘉絨藏民居。當然,如何規范化實施,需要有關部門深入研究。

(二)當地特色產品包裝的應用思考

嘉絨藏區盛產牦牛肉奶、枇杷、核桃、杏、梨等農牧產品,品質非常高,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產品銷售越來越火爆。在當地旅游品市場可以采購到品牌的包裝產品,但是在牧民和村民手中采購,就存在沒有統一包裝的問題。我國包裝產業非常發達,在筆者所在的杭州地區,龍井茶產區有統一的龍井茶包裝,設計新穎美觀,極具當地特色,茶農經認證后即可購買使用這些統一包裝,既提高了產品附加值,也讓消費者信任。嘉絨藏地區的農牧業完全可借鑒這一模式,應用嘉絨藏傳統裝飾紋樣,設計一系列的農產品包裝,并推動質量認證,將旅游產品規范起來。如嘉絨藏地區的塔擦造型、碉樓造型、窗戶的撞色幾何圖案以及本文總結的這些裝飾紋樣,都非常適合作為產品包裝設計的圖案來源和造型來源。

三、結語

川西地區風光旖旎,人文豐富,被公認為中國最美的風光大道。嘉絨藏作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一地區的民族,是構成藏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嘉絨藏區獨特的民居建筑以及其裝飾紋樣是嘉絨藏文化的集中體現,非常值得挖掘和發揚。隨著川西地區的飛速發展,如何協調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將嘉絨藏區民居建筑的裝飾紋樣保留和應用到現代化建筑和產品中區,值得學界和有關部門研究探討。

參考文獻:

[1]陳嵐,曾堅,楊祥 線與體的藝術,木與石的樂章——馬爾康嘉絨藏族民居的審美特征研究[J].裝飾,2008(10):119-121.

[2]羅毅.四川嘉絨藏族家具裝飾藝術研究[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5(3):82-87.

[3]蘇博.城市空間新思路——線性景觀[J].景觀設計學,2009(11).

[4]劉文潔,伍星.中國古建筑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影響和啟發[J].設計,2016(11):152-153.

[5]李軍環.嘉絨藏族傳統聚落的整體空間與形態特征[J].民族建筑,2011(10):36-39.

[6]葉啟燊.四川藏族住宅[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7]王揚.嘉絨藏族傳統民居更新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作者簡介:俞燁鋼(1982-),浙江杭州人,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環藝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樣式結構
在不同的Word文檔之間借用樣式或格式
沉淪有三種樣式
當型結構與直到型結構的應用
發現“結構一樣”,積累“基本圖形”
物質結構規律歸納
挖掘對稱結構,簡化解題過程
半包圍結構
這是巴黎發布的新樣式
汪曾祺專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