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流通為背景談圖書館流通部創新管理模式

2019-06-17 01:22杜景春
卷宗 2019年15期
關鍵詞:服務模式圖書館

杜景春

摘 要:本文分析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供給方式,著力構建完善的圖書流通服務體系,豐富圖書資源的供給方法,在個性化、標準化與規范化的服務理念下,不斷是高圖書館流通部的圖書管理質量與讀者服務工作效率。

關鍵詞:圖書館;大流通;服務模式

大流通背景下要求建立一體化的服務模式,強調圍繞著讀者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圖書資源供給,著力解決傳統圖書流通服務問題,達到個性化的圖書服務目標。大流通背景強調圖書館的流通部優化服務工作模式。

1 大流通背景下圖書館流通部發展趨勢

1)大流通理念。大流通理念指的是一切用于交換使用價值的流通方式,大流通理念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和一站式服務理念下的流通,強調各種圖書資源綜合配置,設置綜合性的流通服務部門,滿足讀者對各種圖書資源的使用需要。大流通理念下的圖書館流通服務實現了藏、借、閱、咨等活動的綜合,大流通模式是綜合管理的模式,對于提高圖書的流通效率有重要意義。

2)服務價值。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館流通部進行了服務資源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圖書資源服務的創新性,實現了紙制圖書與圖書信息的互動,廣大讀者可以個性化的獲得圖書信息資源,了解圖書館的概況,滿足了圖書館資源服務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資源的獲取更加便捷,可以網絡環境下實現智慧化的圖書資源獲得,有助于讀者個性化的掌握圖書資源的供給應用時間,可以滿足讀者對圖書資源的閱讀偏好。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資源供給擴大了服務范圍,有助于提高外借服務的,打破了圖書資源的借閱限制,實現了圖書資源的充分互動供給。

3)主要問題。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資源供給提高了服務的規模,增加了圖書資源服務的復雜性,要求以創新性的方式提供圖書服務。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供給延長了流通部的工作時間,對流通部人員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增加了流通部人員的工作員,強調流通部人員以更專業的技術手段開展圖書服務工作,能夠以專業化的手段滿足讀者個性化的借閱服務需要。

2 圖書館流通部開展創新管理基本原則

1)制度化原則。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館流通部的工作模式、人員結構與服務方式都面臨著創新需要。在新圖書館服務背景下應當創新圖書館的流通服務方式,構建完善的圖書館流通服務體系,強調根據流通服務工具與人員的變化梳理流通服務的制度。首先,訂立標準化的流通服務工作程序,強調圖書館流通服務的標準,明確具體的流通崗位職責,達到高效開展圖書流通服務目標。其次,還要加強流通服務規章制度的修訂工作,注重提高流通服務的實效性,根據技術措施、讀者需要與環境的變化對流通服務制度進行修訂。第三,還要不斷對新舊圖書的流通需要創新服務模式,著力在保護圖書資源的基礎上強化流通服務的整體效率。

2)統一化原則。在大流通背景下有些圖書館的圖書資源管理的較為分散,圖書館資源的管理未能形成統一的系統,圖書館與各部門之間對流通服務的銜接性不足。還需要在崗位明確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圖書流通服務管理體系。首先,制定科學的崗位職責,做到崗位職責的細化,明確流通部門的具體責任,安排專業人員從事一線流通服務。其次,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尤其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提高流通圖書信息的傳遞與供給工作,在豐富的圖書信息資源的扶助下提高流通部的整體工作質量和水平。第三,加強對讀者的調研工作,切實建立圖書流通的服務反饋機制,廣泛收集讀者的意見建議,找出流通服務改進與提升的必要活動空間。

3)宣傳引導原則。提高圖書館流通工作的整體質量,促進圖書積極參與圖書館的圖書資源流通活動,體現出讀者對圖書館的配合性,還要加強圖書館流通服務的宣傳工作。首先,運用網站、自媒體、講座與媒體宣傳形式對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工作進行宣傳,促進讀者了解圖書館提供的各種圖書流通服務措施,進一步分散讀者對圖書館資源使用方式,降低單純的外借服務壓力。其次,基于媒體進行讀者良好閱讀習慣的宣傳工作,促進讀者提高愛護圖書意識,引導讀者規范性和安全性的下載使用圖書資源。第三,還要積極的向讀者宣傳大流通制度,養成讀者不亂放亂畫的習慣,并且可以組織一系列的優化讀者的評比活動,以促進讀者尊重流通活動習慣,達到推動大流通體系建設,提高圖書流通質量的目標。

3 圖書館流通部創新管理方式主要策略

1)打造圖書流通服務平臺。大流通背景下應當基于信息技術打造優質的圖書館流通服務平臺,強調構建智能化的移動信息平臺,將移動信息與圖書館的流通服務結合起來。首先,應當打造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流通服務活動平臺,注重延續流通服務項目,創新流通活動方式,發揮圖書館流通信息平臺的文獻查閱、在線閱讀、個性化推薦方面的價值,滿足讀者智能化獲取圖書資源的需要。其次,基于智能化的管理平臺全面實現借閱自動化服務,通過流通知識平臺滿足讀者自且查詢圖書信息和自助借助的服務需要,基于讀者的具體需要打造24小時的全開放式圖書館,同時滿足讀者在網絡空間進行信息共享需要。第三,在網絡空間基于互聯網+提供多種服務渠道,建立跨時空的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形式,運用互聯網+為讀者提供豐富的圖書信息,構建完善的圖書資源供給體系,全面的滿足讀者自動檢索信息需要,提高圖書資源流通的效率。

2)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在大流通背景下提高圖書館流通部的服務質量,發揮現有圖書館流通服務人員的作用,適當信息化的流通服務工作環境,還要加強圖書館流通部人員的工作能力。首先,應當加強專業的流通服務工作培訓,促進流通部人員掌握信息化的圖書操作管理方法,提高流通部人員進行精準服務的能力,基于普及信息技術提高流通部人員開展智能化圖書流通管理的能力水平。其次,圍繞客戶需要建立導向化與個性化服務機制,充分發揮流通部人員的個性化資源供給能力,要求流通部人員提高對圖書資源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流通部人員與讀者保持良好的信息互動。第三,還要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基于大數據技術促進流通部人員掌握讀者的需要,要求流通部人員根據讀者的閱讀需要變化準確的提供圖書資源,這樣才能提高圖書資源供給效率,滿足讀者閱讀需要。

3)普及現代化的技術準備。大流通時代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促進圖書館資源進行互聯互通的時代。在數字化技術廣泛普及的當下,應當加強圖書流通設施設備的建設工作。首先,提高圖書館硬件設備的建設水平,強調硬件技術的建設工作,注重提高圖書館的數據信息搜索能力,開發智慧化的信息管理平臺。其次,加大圖書館的服務配送機制建設,注重根據讀者的閱讀需要進行電子圖書資源的供給,同時打造智能化與無縫隙銜接的紙制圖書上門服務體系,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第三,還要運用一系列的微博、貼吧、論壇等進行圖書信息的發布工作,運用圖書借閱榜單進行圖書資源的宣傳展示,基于大數據技術對讀者進行個性化的圖書資源推送,從而滿足讀者對個性化閱讀資源的需要,提高圖書供給水平。

4 結論

大流通背景下的圖書館流通部創新,應當基于信息技術提高服務讀者的便捷性,提高流通部與讀者互動的能力,更好的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要,在智能化的平臺下不斷提高圖書資源流通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周建強.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3(14):183.

[2]夏淑芳.淺談高校圖書館流通部團隊建設[J].懷化學院學報,2018(08).

[3]羅玲.淺談高校圖書館流通部的讀者導讀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7).

猜你喜歡
服務模式圖書館
圖書館
加強圖書館數字化服務 讓閱讀引領未來
文化館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的實施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