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例文真正發揮例子作用

2019-06-18 01:29彭萱瑩
廣西教育·A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單元整合統編教材例文

【摘要】本文以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的教學為例,論述教師要站在單元高度,對習作例文進行整合,以便充分發揮教材的例子作用,有效指導學生開展習作訓練。

【關鍵詞】統編教材 例文 例子 單元整合 習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A-0107-02

相比其他版本,統編教材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單元編排緊緊圍繞語文要素進行。從單元導語、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乃至習作例文都是如此。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不應局限于習作本身,而是立足整個單元體系,準確把握編者意圖,整合教學資源,以便統籌安排教學工作。下面,筆者以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結合具體課例《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談一談用好例文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的方法。

一、與目標對話,準確把握教學起點

雖然在第一學段時學生已經進行過寫話訓練,但寫話不等于習作,從真正意義上講,三年級才是學生習作的起點。因此,在中段,教師要格外關注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盡量別讓學生對習作產生恐懼或厭煩心理。例如,部編版語文三年級第五單元的主題是觀察,語文要素為“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在制訂本單元習作教學方案時教師就應該突出觀察的重要性,并通過課前布置、填寫觀察表格、任務驅動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觀察目標。在交流成果環節,教師也要圍繞觀察這一要素幫助學生梳理,讓學生習得技巧的同時,享受留心觀察的快樂。例如,在導入環節,筆者是這樣教學的:

師: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對周圍的事物進行了觀察,現在請你們說說自己眼中的繽紛世界是怎樣的。

生:我觀察的是蝸牛,我發現蝸牛爬過后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潮濕的印痕。

師:你觀察得很細致。

生:我觀察的是仙人掌,知道了它的葉子就是刺。

師:你怎么知道?

生:我是翻閱資料查詢到的。

師:你這個方法不錯。其實對于觀察來說,遇到不懂的,可以查閱資料,或者問別人。

……

師:我粗略看了一下你們的觀察記錄,發現形式很豐富?,F在我們一起看視頻上的觀察結果(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有表格、圖片、視頻、文字描述等)。

教學三年級觀察作文,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觀察對象,其次要解決觀察的內容,即學生寫什么,上述教學片段中,筆者精心設計了課前預設與導入,并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結合身邊的觀察對象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從學生的觀察匯報來看,觀察對象廣泛,有動物,如蝸牛、烏龜、小狗等;有植物,如洋蔥、白菜、富貴竹等。再通過視頻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促使學生在直觀的交流中拓寬視野,以及豐富寫作內容。另外,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筆者也及時滲透方法指導,如觀察需要耐心細致,可以咨詢別人、查閱資料等,在激發學生觀察興趣的同時,也為下一環節的指導奠定基礎。

二、與例文對話,仔細研習習作技巧

在第五單元習作教學中,教材第一次出現“習作例文”,分別是《我家的小狗》《我愛家鄉的楊梅》。在開展習作指導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從“扶”到“放”,引導學生仔細研習,以便從中習得表達技巧。體現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講讀”一篇,讓學生“自學”一篇。具體教學實錄如下:

(一)講讀例文,分析技巧

師:剛才你們閱讀的一篇習作《我家的小狗》,叫做“習作例文”,它可以給我們的寫作提供更多的借鑒?!段壹业男」贰穼懙氖俏覀兎浅J煜さ墓?,一只非常淘氣可愛的狗。請你們讀一讀例文,說說文中哪些內容寫出了狗的可愛。

(生快速閱讀例文,并舉手回答)

生1:我教過“王子”認字,可是它連一個字母也沒學會,不過它倒是挺愛上課的。我教它念“狗”的時候,它叫得最歡。

師:“我”教小狗念“狗”字,小狗叫得最歡。你們想一想,小狗是怎么叫的呢?

生2:“汪汪汪”!

生3:對了,小狗還與火車賽跑。

師:誰來說說它又是怎樣與火車賽跑的?

生4:小狗肯定在想,你等等我呀,快點等等我呀!

師:你們看,這兩個例子,例文都是抓住了“汪汪汪”的狗叫聲。我們寫作時,也要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特點寫進習作中,而且還要“大寫特寫”。剛才那個寫小兔子的同學,請你說說對于小兔子,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5:大耳朵。

師:那你就多寫一寫小兔子的大耳朵。你有沒有思考過,準備把這大耳朵放在什么場景寫?

生5:我想寫它在吃草的時候,大耳朵一擺一擺的樣子。

師:不錯,看來你從例文中學到不少東西。

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寫作,大多數是記流水賬,沒有突出事物特征進行描述,因此,在本單元習作教學中,筆者注重引導學生觀察例文是如何把事物寫清楚、寫出特征的,在引導學生分析的時候著重聚焦例文的觀察方法,使學生獲得寫作啟示的同時,也巧妙突破學習難點。

(二)自學例文,增強信心

(引導學生自學第二篇例文,鼓勵他們獨立完成后面的表格填空)

師:你們有沒有注意,表格中所提到的三個特點,作者重點寫出了變化。在這三個特點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生:味道。

師:我想也是?,F在請一個同學讀一讀描寫味道的部分,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

(指名生讀)

生:我想起了那種酸酸的味道。

師:對的。聽他讀這段話,我嘴里也有點酸了。

師:學習了這兩篇例文,我們可以知道,針對事物,既可以從多角度進行描寫,也可以重點寫變化。相信你們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如何描寫事物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方法。

(生點頭)

對于第一篇例文,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讀已初步理解,在此基礎上,筆者選擇讓學生自學第二篇例文,促使學生借助從第一篇例文中學到的方法進一步感知觀察方法、寫作技巧與順序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一方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與經驗,另一方面突破了習作難點,而且還增強了寫作自信心。

三、與單元對話,充分整合教學資源

統編版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編排是螺旋遞進式的。其中,“單元導語”明確單元教學目標,“講讀課文”重在學習表達方法,“交流平臺”則是對單元主題進行梳理,而“初試身手”則是對單元表達內容的初步運用,至于例文,則是幫助學生感知表達技巧的途徑。筆者認為,編者這樣編排主要是為學生練習寫作鋪路,畢竟單元教學的最終成果需要通過學生習作來體現。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不應單獨進行習作訓練,而應站在整個單元的高度,充分整合教學資源,鞏固學生的習作練筆成果。

(一)整合“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

本單元“交流平臺”中圍繞觀察主題,從中梳理總結了兩個技巧:一是要留心觀察事物,就會有新的發現;二是通過細致觀察可以對事物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而在“初試身手”板塊中,則是通過所提供的片段,讓學生從中了解多感官觀察的技巧,并嘗試寫一段話,從中滲透所學到的觀察技巧。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將這兩個板塊的內容進行整合。先讓學生說一說課前布置的觀察體驗。接著再借助“初試身手”匯報自己的觀察記錄,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進而提升觀察水平。最后,教師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邊觀察邊記錄,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二)整合課文、例文和習作指導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跳出單一習作的圈子,立足于整個單元,為學生習作提供循序漸進的策略指導。第五單元講讀課文中所蘊含的語文要素,與習作主題基本一致。因而,在講讀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隨文練筆,引導學生及時開展微作文訓練,以便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理解講讀課文中所滲透的寫作技巧。另外,還可以將學生習作、例文,乃至講讀課文,組成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對照分析,以便從中掌握表達技巧。

例如,第五單元的教學中,既可以在教學《我家的小狗》這一例文后,引導學生勾連《搭船的鳥》,讓學生從中對照,啟發他們學會多觀察多思考;或者組織學生參照例文,進行仿寫(如果無法全文仿寫,可以就其一觀察方法進行仿寫,或者就其中一段進行仿寫,以便有效降低寫作難度,增強習作信心)。

本文分析的教材例文為大家提供的只是一種思路、一種方法,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實際,靈活運用例文,以便讓例文真正發揮“例子”作用,讓學生通過比較、借鑒,繼而從中習得表達技巧。

作者簡介:彭萱瑩(1991— ),女,漢族,廣西興業人,小學二級,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

猜你喜歡
單元整合統編教材例文
以例文引路,促妙筆生花
例文引路,讀寫相隨
“未來的橋”寫作指導及例文展評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初中語文統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學系統確定教學內容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促“合”融“通”,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新視角
基于單元整合的語用能力培養策略
單元整合教學,提高學生語用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