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伊對峙升級:軍事恫嚇為輔,制裁殺招是根本

2019-06-22 05:44秦天
世界知識 2019年11期
關鍵詞:波斯灣戰斗群制裁

秦天

自4月以來,美國與伊朗之間的緊張關系迅速升級。美國先是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定為“外國恐怖組織”,后又吊銷中國、印度、土耳其等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權,5月初更向波斯灣派出航母戰斗群。5月8日,伊朗通知美國以外的其他伊核協議簽署方,伊朗決定減少履行伊核協議下的“部分承諾”。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協議,并表示歐洲有60天時間與伊朗舉行會談。5月12日,沙特、阿聯酋等國油輪在波斯灣水域“神秘遇襲”,伊朗被疑難脫干系。5月14日,沙特政府宣稱,阿美公司在利雅得地區多處石油設施遭到破壞,一條連接東部省和紅海港口延布的輸油管道遭到無人機攻擊。5月15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表示,因局勢日益緊張,美國政府已下令從伊拉克撤出“非緊急”工作人員。5月18日,沙特稱已經邀請海合會及阿盟成員國領導人于5月30日在沙特召開峰會,重點討論地區國家如何因應形勢加強安全與穩定。同一天,伊朗外長扎里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認為伊朗與美國之間不會爆發戰爭,因為伊朗不愿開戰,但同時他也警告“其他國家不要幻想能挑釁伊朗”……一系列事變讓波斯灣上空戰云聚集,國際社會對美伊擦槍走火乃至開戰的擔憂陡然加劇。局勢虛實糾纏,更顯撲朔迷離。

擠掉“伊朗戰爭”的水分

仔細梳理最近事態可以發現,美伊對峙升級的主要趨勢是美國強化對伊朗的軍事威懾。伊朗的軍事力量、綜合國力遠遜于美國,并未做出要與美國開戰的姿態。最引發外界擔憂的,是美國向波斯灣派遣了“林肯號”航母戰斗群,另外還增派了轟炸機編隊、“阿靈頓號”兩棲船塢登陸艦和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然而,將上述軍事部署解讀為美國有意發動戰爭是站不住腳的。

近期一系列事變導致波斯灣一時間戰云密布,波斯灣會否生戰生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從技術層面看,“林肯號”航母戰斗群不構成美國對伊朗動武的關鍵指標。美國對中等國家進行成規模的武力打擊,兩個航母戰斗群是標配,1990年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就是如此。何況伊朗還被普遍認為較當年伊拉克具有更強的戰斗力。實際上,自從美軍大部隊2011年撤出伊拉克后,美國就不再在阿拉伯海(包括波斯灣)經常性地維持兩個航母戰斗群,甚至也不刻意在該區域保證至少一個航母戰斗群。根據公開報道,2018年3月到12月中旬期間,波斯灣一直沒有美國航母戰斗群。2018年底,“斯坦尼斯號”航母戰斗群開進波斯灣,不久即離開,直到最近“林肯號”航母戰斗群駛入波斯灣。因此,“林肯號”航母戰斗群的進駐,只是將美國在波斯灣的海上巡航提升到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而達不到開戰的級別。同時,也沒有跡象表明美國政府在進行實質的戰爭準備,諸如游說國際社會支持對伊開戰,就戰爭授權與國會溝通等??梢?,美國近期的軍事部署不是戰爭準備,而只是威懾與恫嚇,且其程度也是有限的。

從戰略層面看,美國對伊政策中不存在動武規劃。特朗普上臺后對伊朗搞“全面遏制”“極限施壓”,必欲在伊朗問題上取得突破和政績。特朗普幾乎在每一次對伊政策宣示中都提到,他相信伊朗人會最終談判求和,并期待與伊朗領導人會晤。特朗普的目標是達成一個伊朗大幅讓步的新協議,而不一定要扳倒伊朗政權,更談不上動武。筆者認為,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類似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的態度:極端敵視伊朗,全面打壓伊朗,也希望看到伊朗政權垮臺,但并不幻想能輕易顛覆伊朗政權,也不謀求以武力方式解決伊朗問題。最近,特朗普公開否認知悉美國對伊動武預案,蓬佩奧、博爾頓等高級幕僚也都說“不尋求開戰,但若伊朗攻擊美國利益必將反擊”,反映的正是上述思路。從特朗普政府結束對“伊斯蘭國”的反恐戰事、與塔利班和談以便從阿富汗撤軍、從敘利亞撤軍等行動看,美國缺乏卷入新一場全面戰爭的欲望。對伊朗動武顯然不符合美國的大戰略。

當然,正如歷史上許多戰爭都由偶發因素、意外事件引起,主權國家無意開戰并不能保證不會擦槍走火。2017年5月,美國曾空襲敘利亞東南部的親伊朗武裝;2018年9月,伊拉克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曾向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發射炮彈。由于美伊雙方的克制,上述擦槍走火沒有進一步發酵升級。但若類似事件發生于當下,美伊能否依然保持克制就難說了。

真正的“戰爭”是石油制裁

如果說媒體普遍擔心的美伊開戰水分頗多的話,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可是百分百的干貨。對伊朗而言,軍事威懾明槍易躲,石油制裁毒箭難防。5月2日,美國對中國、印度、土耳其等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令到期不續,這些經濟體若繼續與伊朗進行石油貿易將會受到美國制裁。全面封殺伊朗石油出口是史無前例的。在美國對外關系史上,還沒有在非戰爭情況下全面封殺一國石油出口的先例。在今年5月之前,美國也從未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對伊石油制裁始自奧巴馬時期,當時美國一方面要求各國削減自伊朗進口石油,另一方面允許各國在“實質性削減進口”的同時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制裁的頭一年里,也延續了既制裁又豁免的務實做法,以確保國際石油市場穩定。此番,美國突破下線、違反常規,祭出全面封殺伊朗石油出口的狠招,對伊朗的沖擊極其巨大。

首先,伊朗的石油出口量、石油收入很可能降至史上最低。5月之前,伊朗石油日出口量已經降至約100萬桶,未來很可能降至數十萬桶。這將是伊朗建國以來的最低點。即使是在兩伊戰爭時期,伊朗石油日出口量也維持在150萬桶上下。石油出口收入占伊朗總收入的40%以上、外匯收入的80%以上,石油出口中斷會嚴重威脅伊朗的財政能力和外儲穩定。

2019年5月10日,伊朗民眾在德黑蘭舉行反美集會。

其次,油貿受挫直接沖擊伊朗的對外貿易。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以金融霸權為基礎。美國要求各國不僅要削減自伊朗進口石油,而且不可向伊朗支付購買石油的油款。這筆油款留在進口國的賬戶中,無法匯到伊朗的賬戶上成為其出口收入,只能供伊朗在進口國采購物資。因此,在美國仍給予伊朗出口石油豁免的時期,伊朗與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國的貿易已蛻變成以被凍結石油款項為基本盤的劃賬式易貨貿易。如果伊朗石油出口趨近于零,則其在貿易伙伴國的凍結油款也趨近于零,易貨貿易也就難以進行下去。按此推斷,隨著伊朗石油出口下滑,伊朗的進口貿易將面臨較大困難,進而其國民生活與社會穩定必會受影響,政權統治也可能受沖擊。

目前,伊朗外匯儲備尚余約1000億美元,加上往年石油收入積累而成的“國家發展基金”約900億美元,這是伊朗的家底??蘸募业?,似非長久之計。奧巴馬政府2012年開始對伊朗實施石油制裁,2013年夏天伊朗就與美國進行公開談判;此次石油制裁較2012年嚴厲得多,伊朗能撐多久?5月11日,魯哈尼表示,“即使在兩伊戰爭時期,伊朗也沒有石油出口和銀行問題”,“當前伊朗的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爭”??梢?,對伊朗而言,石油制裁的破壞性甚于真正的戰爭。

美國制裁武器升級換代與濫用亂用的危險

一般認為,經濟制裁作為一種對外政策工具,其效果很一般,多數情況下難以完滿地實現政策目標。尤其是當霸權國希望通過制裁來更迭他國政權或改變他國政策時,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受制裁國,實現不了變更政策或顛覆政權等高級目標。以美國對伊朗制裁為例。自1979年到2000年代初的約30年間,美國制裁確實削弱了伊朗,但未能使伊朗改變其敵視美國、擴大地區影響力的政策,更威脅不到伊朗政權的生存。但是,從2009年前后開始,事情起了變化。美國發現,其金融霸權、美元霸權可以大幅提升制裁的殺傷力,簡言之就是以禁止外國公司使用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系統為要挾,逼迫第三國減少與伊朗的石油貿易以及其他重要領域的經貿往來。到特朗普時期,隨著美國“能源獨立”狂飆突進,對伊朗石油出口下滑導致國際石油供應不足的顧慮也消失了,美國遂敢于完全封殺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升級換代,效果很明顯。2012年美國的石油制裁推行一年后,伊朗就決定談判并改變了核研發政策,而2018年以來的新一波石油制裁甚至有了危及伊朗政權生存的可能。也正因如此,目前美國政府在伊朗問題上信心滿滿,特朗普篤信“極限施壓”必然能把伊朗人逼回談判桌,更加鷹派的博爾頓等人則寄望于強力制裁摧垮伊朗政權。對伊朗而言,過去的制裁不過是會讓自己弱,最新的制裁則是要讓自己死,勒緊褲腰帶的老辦法能不能熬過新制裁要打上一個更大的問號。

對美國而言,對伊朗制裁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伊朗是中等經濟體,依賴石油出口,國民生活對進口物資也有相當的依賴度,這使得伊朗很容易受到美國能源、金融制裁的傷害。特朗普政府正是將伊朗作為第一只“小白鼠”,全面測試美國能源、金融制裁火力的上限。在伊朗身上嘗到甜頭的同時,美國也將制裁長槍對準俄羅斯、朝鮮、委內瑞拉等國。其中,俄羅斯有底子、塊頭大,加之特朗普對俄有好感,美國政府沒有對俄羅斯搞能源制裁。但金融制裁仍然是2014年以來俄羅斯經濟增長率在低位徘徊的重要原因。朝鮮沒有石油出口,但特朗普政府在朝鮮身上幾乎復制了全套的對伊金融、能源制裁,只不過能源制裁封殺的是朝鮮煤炭出口。朝鮮經濟深陷困境,這是朝鮮與美國尋求緩和的重要背景。今年初委內瑞拉政治危機升級以來,美國連續推出制裁措施,其中最狠的是制裁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尤其是禁止該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將石油出口收入匯回國內。這和掐斷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的手法如出一轍,只不過在規模和程度上不及對伊朗制裁。

美國制裁體系的升級換代與濫用亂用在伊朗案例中體現得最為清晰??梢哉f,美國的能源、金融制裁能否實現其對伊政策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將檢測出美國制裁武器是否變得更加鋒利,也影響著美國對其他國家施加制裁的決心與信心。其他國家面臨美國制裁壓力時,也會以美國對伊朗制裁的效果為鏡鑒。當前,美國制裁似乎法力無邊、戰無不勝,伊朗能否扛住制裁沖擊,國際社會尤其是歐洲、中國、俄羅斯、印度等能否在伊朗乃至更廣泛的制裁問題上阻擊美國,或者至少是加以制衡,也就有著超出伊朗問題本身的意義。5月1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會晤伊朗外長扎里夫時稱,“圍繞伊核協議之爭,本質上是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較量,而多邊主義代表著歷史前進的方向?!币远噙呏髁x反制美國單邊制裁,將是一場持久戰。

(成稿于5月19日)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猜你喜歡
波斯灣戰斗群制裁
2023年3月14日,在短刀快車國際海事演習上,水手們在波斯灣引爆了一枚浮雷
中國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2020年4月25日,美國奧克山號、羅伯特·E·皮爾里號和巴丹號航空母艦在波斯灣進行補給
識別美初級制裁和次級制裁
特朗普訪亞洲前,美出動三艘航母
外媒稱中國建6個航母群 沒有經濟壓力
制裁與反制:西方與俄羅斯之大博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