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排序,你把誰放在第一?

2019-06-25 02:59
現代家庭·生活版 2019年6期
關鍵詞:夫妻關系伴侶丈夫

近日,在紅火一時的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上,Papi醬提出了一個觀點,她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她認為:“首先是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之后的這一生,是跟伴侶一起度過的,孩子和父母,你只能陪他們走完一段路?!?/p>

這樣的家庭觀和婚姻觀隨即引發熱議。有的人表示認同,認為這種觀點是智慧和通透的表現;也有人表示不能認可,認為自己的伴侶或是孩子、甚至父母才是排第一的。其實,每個人的人生觀相差甚遠,無所謂對錯。同樣是把自己排第一,有人認為這是自私的表現,有人則認為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家人。

自己排首位:家庭關系中良性循環的起點

Papi醬的言論之所以一時嘩然,其實是因為和中國傳統觀念相左的關系。從小,父輩就教導我們“先人后己”。這往往是一種本末倒置——在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豐盈之前,你只能去“扮演”,“扮演”一個好的伴侶、兒子(女兒)和父母,而不是真正承擔了屬于自己的責任。找不到最好的自己、最初的心,不先愛自己,又如何能做最真實的自己?又如何做好屬于自己的社會角色?

愛自己,最重要是自我成長

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自我成長。如果把自我成長放在第一位,自己將變得更加真實、成熟、自信。面對自己周圍的各種關系,比如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父母關系,才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各種問題和矛盾,從而使家庭中的各個關系從良性循環開始,生活越來越美滿。如同一個“同心圓”,只有自己過得豐盈而幸福,才能給周圍人帶來幸福。

在央視的《面對面》訪談中,董卿說:“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銘‘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這句話說到了我的骨髓里?!?/p>

董卿的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年,她的人生重心好像突然變了。她的一切決定都要優先考慮孩子。因為她覺得孩子小,需要照顧。有段時間,她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所有時間被孩子占據,人生中都是瑣碎的事情,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這是一段難熬的日子,她陷入了迷茫。她不知道人生是該為自己還是為孩子,也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直到她的朋友告訴她,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你就先成為什么樣的人。她終于明白對孩子負責任的最好方式,就是先成為最好的自己。

于是,她重新返回職場,在事業中尋找自己的價值。她主持了《中國詩詞大會》、制作了《朗讀者》,兩者都成為了“現象級”的節目,讓董卿也成為了文化類節目的“代言人”,事業攀向了另一個高峰。雖然有了孩子,“我要繼續成長,我不想因為他而止步不前了”。

最好的愛,是給伴侶一個優秀的愛人、給孩子一個榜樣的家長、給父母一個為之自豪的兒女。

有人駁斥:自己放在首位就是自私

有人會說,年輕人把自己放在第一,太自私了!生養自己的父母,恩重如山,不排第一就是不孝;延續血脈的孩子,未來希望,不排第一就是不負責任;海誓山盟的伴侶,相伴一生,不排第一就不是真愛。這樣說起來,的確把自己排第一顯得很自私。其實,不論孝也好、愛也好,不能被道德綁架。古時候有個孝子,他和母親兩個人都餓得奄奄一息了,母親想吃肉,兒子買不起,結果兒子就將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給母親吃。雖然這個故事以舍己為母的美德被流傳千古,但我想知道這位母親能否能夠吃得下?這樣的孝道顯然不符合人性,也不值得提倡學習和模仿,相信為人父母也不想看到孩子有類似“以父母為先”的行為。

所以,把自己排首位,并不是和自私劃等號。自不自私,要看是不是雙標。如果你把自己放在第一,卻總想做別人生活里的老大,這是自私;如果一個人擁有一以貫之的三觀,同意每個人都把自己放在第一,那么我們就不會去干涉父母的離婚、再婚,父母也不會來干涉我們的不婚不育,這是有愛的世界,是成熟的三觀。

人生就是一部劇,自己就是自己,不是父母的續集,不是子女的前傳,更不是朋友的外篇。演繹好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身邊的人更幸福!

孩子為中心: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家庭中,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半是悲劇?!?/p>

現代家庭中,但凡家里有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個“寶”。有些家庭,把孩子“當祖宗一樣供著”,孩子是家里說一不二的老大,那么孩子就會形成一種錯覺:我是中心,別人都得聽我的,從而抑制了孩子正常的社會情感的發展。家人可以買孩子的帳,但是別人不會買孩子的帳,孤立、碰壁帶給孩子的挫敗感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再愛孩子,也不能過分干預和控制

誰都不是生來就會做一個優秀的父母。不少家庭,父母把孩子排在第一位,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于一切,孩子自然而然地認為:在這個家里唯他獨尊,他的要求,父母要滿足,父母的要求,他學會了抗拒。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教育孩子時就越困難。與此同時,以孩子為中心,勢必父母要做出一定犧牲,這樣父母勢必會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以此來補償他們失去的。在為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人生之后,很多時候就會轉化成孩子耳邊的一句話:“當初如果不是因為你,我如何如何……”所以,通常這類父母對孩子要求較高,嚴格掌控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久而久之,很容易干涉和控制孩子的一切。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特征: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后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然而,這一切光環的背后,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系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他寫了15000余字的長文,控訴父母對他的“過度關愛”:“母親一直傾向于把我關在家里,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所有的生活圈子幾乎都在這個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父母認識、了解或聽過的,跳出學校的幾乎沒有;高中時,我曾強烈要求到外面的學校上學,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絕;上大學時,因為動手能力差,剝個雞蛋被同學嘲笑……”在他的文字里,滿是父母的“肆意操控”、“沖突”和“炫耀”。父母的過度關愛,讓他沒能樹立足夠的信心,也不能與人正常的交往。他說,“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范!”

豆瓣曾有一個成員達10萬以上的討論組叫做“父母皆禍害”,這里匯聚了被父母以愛之名,從生活和思想上被壓制的子女,他們控訴父母對自己思想和身體上的傷害,一起尋求父母子女關系中的出路。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切以孩子為首,反而是傷害孩子。要知道,愛孩子,不是父母竭盡全力、不計后果的付出,而是用愛呵護他健全地成長,用良好的教育讓他收獲選擇自己職業的權利,然后給予他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危險雷區:孩子放第一,成為夫妻關系破裂的導火索

孩子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還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殊不知,這樣看上去正常而合理的想法,往往是夫妻關系變差甚至破裂的導火索。在很多家庭,孩子不知不覺成為夫妻之間“第三者”。

辦公室里有位年輕的姑娘,有小孩之前,小兩口感情很好。但有了孩子之后,姑娘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丈夫似乎成了一個多余的人,可有可無。前段時間,遇到她的先生,問他最近的變化,他只是苦笑著說:“有了孩子之后,我們兩個人生活變化得挺大。已經很久沒有一起安靜地吃個飯、看個電影了?!?/p>

這種體會,很多人都有,孩子比什么都重要,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忽略了自己的伴侶。

有專家認為,夫妻是每個家庭的核心,夫妻關系在家庭關系中應當始終居第一位,其他人只能退后其次,即使這個人是孩子。

伴侶最重要:夫妻關系是其他關系的基石

有人說:把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拿來做比較很蠢,就像有人問孩子和伴侶掉水里先救誰一樣。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關系、父女關系、母子關系等都可以共存,沒有舍棄哪種關系一說。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應先注重維系某種關系,才能維持生活的平穩性。

夫妻相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滋養和教育

兩性關系專家說,夫妻關系是其他關系的基石。一個家庭中,如果一方視親子關系高過夫妻關系,另一方內心多少是會有所埋怨的。如果兩方都如此認為,雙方全心全意關注孩子,缺少對婚姻關系的關注,必定導致婚姻危機,在婚姻危機中孩子也不會感到幸??鞓?。只有婚姻關系和諧了,其他關系才能走上正軌。最好的家庭關系狀態是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一起愛孩子,孩子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中,也逐漸學會了愛。

演員霍思燕一家就特別讓人羨慕。她和老公杜江經常當著兒子嗯哼的面撒狗糧,各種花式恩愛毫不吝惜地展示在兒子面前。在襁褓里面的嗯哼從小就耳濡目染,他并沒有因為父母太恩愛而缺乏愛。相反,在這樣有愛的家庭中,他也學會了愛爸爸,愛媽媽,愛所有人,長成了一枚“小暖男”。 嗯哼會在感覺到危險的時候,緊張地提醒媽媽,生怕她受傷;他會主動打水給媽媽洗腳,媽媽腳上的傷,他全部都可以說得出來;他在外面撿到塑料做的小球,會送給媽媽:“這是我給你買的黃寶石!”……對孩子來說,父母之間流動的愛和溫柔,就是最好的滋養與教育。

心理學上有個“序位法則”:家庭中先出現的關系,要優于后出現的關系。如果把孩子放到伴侶前面,顯然是違背了這個法則的。錯亂的排位,必然會讓家庭關系里的三方都飽受折磨。如果你真的想給孩子最好的愛,那么請首先去愛你的伴侶。

有人駁斥:把伴侶放在第一位,會失去自我

有人認為,愛情與婚姻中,兩人是平等的,沒有誰更重要。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應該有獨立的生活和追求。如果把對方放在第一位,勢必自己要奉獻和犧牲,而夫妻中往往女性做出更大的奉獻和犧牲。

筆者的閨蜜和她的丈夫結婚前的戀愛是一場異地戀,所以兩人必須要付出更多的感情。而閨蜜相比她丈夫,要付出得更多。她對丈夫的愛護無微不至,事事將丈夫放在第一位,先考慮丈夫,再考慮自己。在他們的婚姻里,永遠是她在體貼、在妥協、在讓步,而丈夫只是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漸漸地,閨蜜好像變成了一個言聽計從的“保姆”,只會付出愛,卻不會換取“被愛”,失去了自我。而丈夫卻越來越不顧及她的感受、越來越冷漠。

其實,任何時候,把對方放在首位都不能迷失自我。尤其對于女人,不要讓愛的盲目蒙住自己的雙眼,當失去自我時,價值感在快速下降,從而在男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會下降,換來的往往是得不到尊重和被珍惜?;橐鲋?,女人若要把丈夫排在第一位,前提應該是他值得你這么做。在他的心中,你是他的第一位,他會考慮你的需求,會考慮你的感受,體貼你愛護你,把你的付出都記在心里,這時你把他排在第一位,才能帶來家庭關系的良性循環。

好的婚姻,就是天平,不是一方成全另一方,而是兩人一起成長。夫妻一起成長是身份的成長、是能力的成長、是默契的成長。只有雙方共同成長,步調一致,才是婚姻保持的關鍵。

結語:

婚姻生活中,女性應該把誰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個考驗智慧的選擇,但這個選擇,還要視個人價值觀、彼此關系情況而定。無論把誰放在第一位,自己要開心自在才行,否則不情不愿,難有好心態,享受生活就只能是一種妄想!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你就如同“同心圓”的圓心,先小我而后家人;如果丈夫對你呵護,將你放在他的第一位,那么你把他放在第一位也份屬應當,這是彼此的愛戀,相互的付出。至于孩子,女性可以在心里把他當成第一位,但千萬不要在行為上表現出來,愛不要成為害。

猜你喜歡
夫妻關系伴侶丈夫
我丈夫是得抑郁癥了嗎?
丈夫做事先斬后奏為哪般?
先有夫妻關系,再有親子關系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侶
如何“改造”性格相沖的伴侶?
選對伴侶,是一生最好的投資
夫妻關系和諧更適合要二胎
最好的伴侶,遇事先道歉
我愛丈夫,勝過自己
懂愛的人,也懂得夫妻關系至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