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

2019-06-27 00:19謝勇
祖國 2019年11期
關鍵詞:習近平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摘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都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來源和理論基礎。當今國際社會發展經驗教訓和國內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的現實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引領。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當今中國的新問題、新挑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戰略,逐漸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民價值觀為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實踐中提供了價值導向和價值引領。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價值觀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群眾史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群眾史觀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雹龠@是馬克思恩格斯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立場對人民價值取向的最凝練的表達。列寧也指出:“我們需要的是新型的黨,另一種性質的黨。我們需要的是經常同群眾保持真正聯系的黨,善于領導這些群眾的黨?!雹诹袑幷J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時刻應該將人民群眾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從馬克思主義170多年的發展史來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最新發展。

(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中的封建民本思想

《尚書·秦誓》指出“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得出了“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 的結論。由此可見,民本思想源遠流長,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由于地主階級的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仍有其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但是,其重視黎民百姓的思想,仍然是可取的。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三)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觀

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觀。進入新時期,面對著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對人民的范疇作了新的規定,這是在歷史轉折中思想層面的對“人民”的撥亂反正。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進一步深化了人民的內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適應時代發展之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人民群眾觀,汲取歷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觀,將人民群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逐漸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這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不變的價值遵循和價值引領。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價值觀的現實基礎

黨的十九大之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同時,國際社會的經驗和教訓,給了中國共產黨深刻的啟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是植根于當今國際國內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上的,有著極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一)應對國內社會矛盾轉化的現實需要

毛澤東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正確分析社會的主要矛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生產力,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進入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讓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使改革開放的成果更多的惠及全體社會成員??傊?,進入新時代之后,隨著社會矛盾和社會發展應該有所變化,但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借鑒國際社會發展經驗的邏輯必然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經驗,以人民利益為中心的政黨執政就會走向興盛,反之,則可能面臨著亡黨亡國地歷史悲劇?!疤K聯解體前不久,當時的蘇聯社會科學院曾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被調查者認為蘇共仍然能夠代表工人的占 4%,認為代表全體人民的占 7%?!雹垡陨献阋哉f明蘇聯共產黨嚴重的脫離了人民群眾,群眾對他們失去了認同,這從根本上決定了蘇共必然滅亡。唯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才能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這無疑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奮斗的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堅定不移地價值引領。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民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事關怎樣回答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主題。由理論維度觀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人民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由實踐觀之,人民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目的、依靠力量和執政方法等價值實踐的價值引領。

(一)新時代人民價值觀的理論意義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曾公開地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雹苤袊伯a黨在每個歷史時期都將人民群眾放在重要的地位,既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群眾史觀有所繼承和發展,又對歷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觀有所創新。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指出“兵民乃勝利之本”。鄧小平同志認為:“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雹萁瓭擅裢菊J為,國家發展的好壞取決于人民群眾的力量。胡錦濤同志指出:“群眾是我們可以依靠的力量源泉?!雹蘖暯酵緩娬{:“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我們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個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雹吡暯揭匀嗣駷橹行牡膬r值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群眾觀的繼承和發展,同時又是對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的人民觀的創新性發展。

(二)新時代人民價值觀的實踐意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適應時代的要求回答了中國共產黨重大現實問題。第一,有利于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宗旨和目的。第二,有助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斗爭和偉大事業中,切實地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第三,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方法。在黨的全部活動中,我們要將群眾路線貫穿始終,讓黨的群眾路線與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緊密結合起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從其本質上講是我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社會主流價值觀在執政黨、政府和人民群眾三者之間是相互認同的,因此,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相通的、同方向的。

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堅定信仰者,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民本思想的批判繼承者,善于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對前人的人民價值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簡言之,只有堅持人民價值觀,才能形成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科學發展的合力。習近平新時代人民價值觀必將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科學而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價值引領,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頁。

②《列寧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25頁。

③黃葦町:《蘇共亡黨十年祭》,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3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8頁。

⑥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0-10-18。

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28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寧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黃葦町.蘇共亡黨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6]陳平其,何錫輝.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取向[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8,(03).

(作者簡介:謝勇,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茖W社會主義教研部助教,研究方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猜你喜歡
習近平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