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黨宣言》的全球化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9-06-27 00:19李達朱帥
祖國 2019年11期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

李達 朱帥

摘要: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全球化的一系列理論問題進行了探索,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趨勢,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產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也將成為必然?!豆伯a黨宣言》的全球化思想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理論溯源,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原則。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 ?全球化? ?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寫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闡釋了“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等概念,這些與現在的“全球化”具有同質的內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當前指導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相互促進的重要指導思想之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產生和發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毫無疑問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來源之一,而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主要的思想基礎。深入理解《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是研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溯源,以此為基礎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的內在要求。

一、《共產黨宣言》中關于全球化的基本觀點

誠然,“全球化”這一詞匯在《宣言》中并沒有被直接使用,但是全球化的相關思想、觀點、論斷在《宣言》卻是十分明確、顯而易見的?!缎浴返娜蚧枷胍匀蚧臍v史進程為核心,包括歷史條件、歷史機遇、動力來源、經濟全球的影響等一系關于全球化的相關論斷。

第一,全球化的歷史條件:地理的大發現?!缎浴分赋觯骸懊乐薜陌l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盵1]即,新的民族、土地、國家等的發現,為全球各個大洲之間的聯系創造了基本的條件。

第二,全球化的歷史機遇:世界市場的形成?!缎浴分赋觯骸安粩鄶U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盵2]即,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的天性就是獲得更多的利潤,利潤的產生一方面要來自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要擴展更多的銷售渠道。這樣資產階級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就是必然的。這樣經濟全球化也成為必然。

第三,全球化的重要基礎:大工業的發展?!缎浴分赋觯骸按蠊I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航海業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的擴展 ,同時,隨著工業、商業、航海業和鐵路的擴展”。[3]大工業的發展與世界市場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二者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第四,全球化的動力:科技進步?!缎浴分赋觯骸罢羝蜋C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革命”。[4]資本家為了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需要借助機器設備的不斷優化,這樣科學技術的追求就成為必然。而科技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工業化進程,也就進一步促進了全球化。

第五,政治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缎浴分赋觯骸百Y產階級的這種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伴隨著相應的政治上的進展”。[5]資本主義社會下,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是固定的。生產資料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這些人為了進一步擴大利潤,會采取聯合的方式,形成對生產資料的壟斷,也就是金融寡頭。這樣的集中,不僅是經濟上的整合,而且促進了政治上的集中,形成政治集體。

第六、文化的全球化:經濟、政治全球化的必然?!缎浴分赋觯骸拔镔|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的,于是由許多種民族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6]文化全球化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協同統一的,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文化全球化。

通過梳理、整合、研究《宣言》的文化全球化的主要論斷,我們不難發現,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產生與地理條件、歷史機遇、工業發展、科技進步息息相關。而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必然趨勢。由此,整個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就成為必然,世界擺脫孤立的狀態,成為休戚以共的有機整體。

二、《共產黨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借鑒意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最早提出于中共十八大。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番講話、多項文件中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內涵和實踐愿景進行了多方位、系統化闡釋。習近平總書記期待,當今世界要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只是理論概念,而且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有機統一。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三個維度闡釋《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指導性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理論邏輯:全球化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指南。

《宣言》中對全球化的闡述,包括“世界市場”“世界歷史”“交換”“產品”“設備”“聯系”“交往”等概念??梢钥闯?,馬克思、恩格斯在闡釋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的內涵時,始終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出發進行闡釋。這種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涵蓋的理論是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指南。一是經濟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產生,而是科學技術進一步加快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發揮科技這一第一生產力對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善于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機遇,主動參與,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和機構化轉型,從而使全球經濟得到交互式、同步式大發展,在世界交往中進一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二是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機遇和挑戰。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既然已經成為必然,那么就必須緊緊把握住這個歷史機遇,但是因為世界霸權主義等依然存在,導致當今世界的政治、文化交往復雜多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形成了一定的挑戰。中國發揮大國精神,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以經濟的合作、政治的尊重、文化的交流為基礎,開展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

第二,歷史邏輯: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啟示借鑒。

現代世界歷史的進程中,構建了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秩序,資本主義全球治理體系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經濟危機、霸權主義等。但是全球化自身蘊含的世界歷史價值、人類文明價值卻不能完全否定,而應辯證地看待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特別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后的發展超過了馬克思主義者的早期預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釋放著生產力,主要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社會關系不停的變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國際擴張不斷促進著創新和發展。今天,對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經濟上的各個國家的會惠互利是大勢所趨,特別是,中國已經納入全球化體系,面臨著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競爭,我們唯有推陳出新、開拓進取、創新發展,才能持續穩定發展。

第三,實踐邏輯:全球化的資本運動規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難點。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資本的全球化的動力來源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引起的,是資本向世界范圍夸張的結果。這種資本的運動規律是非常難以把握的,根本動力決定著資本運動的趨勢,但勞動力、土地、資本、企業家等生產要素也發揮重要作用,有時直接決定著某一行業、某一部門、某一產品的迅速發展或衰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范圍內的全球秩序的重新搭建,必然涉及經濟領域的角逐,政治領域的博弈,文化領域的交流。那么,如何去把握資本運動規律,把握生產要素流動就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難點。中國的生產力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等的適應性調整是活躍中國金融市場的內在要求。

三、結語

《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在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層面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具備指導意義,理論邏輯層面,全球化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指南;歷史邏輯層面,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啟示借鑒;實踐邏輯層面,全球化的資本運動規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難點。我們必須以《宣言》的全球化思想為指導,在構建人類命運共體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2][3][4][5][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401,404,401,401,402,404.

(作者簡介:[1]李達,碩士研究生,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2]朱帥,碩士研究生,吉林大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猜你喜歡
共產黨宣言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化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世界秩序重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