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醫學教育改革和實踐

2019-06-27 00:19焦萌
祖國 2019年11期
關鍵詞:醫學教育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也逐漸提高,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有所增加,醫療事業的改革需要與時俱進,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整合醫學背景下,醫學教育的改革工作逐漸為綜合型醫療服務為工作重心,醫療實踐教學的宗旨更注重以患者為根本,而不是單一的學習相關醫療知識,以提高醫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因此需要調整相關教育模式和實踐教學形式,根據整合醫學的內容和理念,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方法。本文基于整合個醫學背景下的醫學教育改革和實踐進行探討,論述整合醫學對于醫學教育改革和實踐教學的影響,提出幾點改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整合醫學? ?醫學教育? ?教學改革? ?實踐教學

整合醫學是現代化社會逐漸推廣,以人們就醫基本需求為指導,進行優化服務的醫學體系,從患者的就診體驗、治療過程、心理健康及術后康復提供全方面服務,根治患者疾病。整合醫學既是時代發展的特征,也是醫學發展的必然性體現。隨著社會發展、環境問題、生活壓力等因素,需要加強醫學專業分科細化原則,創新醫學臨床治療和服務體系,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使醫療服務更加平民化。改變對傳統醫學的認知,加強新知識、新技術的教學,注重醫學的整體性發展。

一、整合醫學背景下醫學教育改革和實踐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各行業技術不斷革新和發展、數字處理技術、預算管理軟件、人工智能系統等科學領域的變革影響著各行業的改革與轉型?;谡厢t學背景下,智能醫學發展已成為必然,為找到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醫療管理體制和服務模式,不能局限于對傳統醫學的認知。因此,對于醫學新人才的培養,要立足于醫學教育的改革和教學實踐的創新,培養新時代科技醫學人才,就醫學思維和知識應用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深化和加強,積極推進新型醫學體制的建立,推動中國醫療事業不斷發展向前。

二、整合醫學背景下醫學教育的改革和實踐的原則

(一)知識滲透原則

傳統醫學教育是以專精醫學課程知識,深入學習和研究醫學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由于知識量龐大且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和理解就需要許多精力和時間,很難與其他學科知識融入。而時代發展、醫學改革和人民的基本需求的改變,傳統醫學教育雖然能夠完全掌握醫學知識,但是這遠遠不夠,整合醫學背景下,需要就不同學科間知識的交叉運用,將其他專業的知識和思維邏輯靈活應用在醫學課程的學習上,培養創新醫學高端綜合素質人才。傳統醫學教育更傾向于概念性、線性教育,以解決醫學知識問題,強調專業分化,注重細節知識的領悟和學習,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較為匱乏。而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醫學教育改革和實踐更注重知識滲透原則,更注重學科與學科之間知識和思維的轉換與運用,注重復合型醫學人才的培養,更注重培養學生整體性的醫學思維結構,培養學生的交叉意識和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從而讓學生理性、客觀、全面的去看待問題,具有批判性思維。

(二)自主學習原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文化、經濟、技術的不斷交流,醫療行業的知識、方法、設備在日益更新,更迭速度與日俱進?,F代醫學教育必須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對于醫學生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醫學知識。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感受科學技術、信息技術、數字軟件結合醫學知識的發展和運用。只有遵循自主學習原則,才能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善醫學思維體系,培養學科知識交叉的邏輯意識。整合醫學背景下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學生要在學習課程內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相關可以運用或者需要接觸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加強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醫學素養,以找尋整合醫學背景下醫學發展的方向和途徑。

三、整合醫學背景下實施醫學教育改革和實踐的措施

(一)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整合醫學背景下要基于學科知識的交叉運用為前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學生的思維運用能力和實踐意識。傳統醫學更注重理論性知識的掌握以及研究方法和醫學能力的培養,對于醫學實踐教學缺少一定關注。傳統灌輸式教學使得學生被迫接受大量復雜難懂的理解性知識點和概念,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心理情緒不健康,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因此,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轉換課堂主體,在學科知識和概念教學的基礎上,以激發學生多角度、大范圍的思考為主要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學生自身的醫學思維,幫助學生找到學科知識交叉運用,適應整合醫學背景下醫學教育改革。加強開放式教學,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教師給予經驗性和專業性的醫學指導教學,學生基于自身角度和邏輯意識提出新的看法和質疑,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設施建設,提高學生醫學水平

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醫學教育和改革不能只在課堂上下功夫,要想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相應設施建設,建設醫學培訓中心,增加學生的醫學實踐教育。這樣既能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加強理論知識的運用,又能夠幫助學生提前適應社會醫學環境,培養自信、嚴謹的工作態度。通過專業的教師和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指導,模擬真實的醫學案例,加強情境教學,以幫助學生適應臨床醫療服務,培養學生規范化行醫問診的能力,拓展學生的醫學思維,豐富學生的視野和經歷。通過醫學技能培訓和指導中心的設施建設,能夠使學生更加注重專業學科和其他課程的知識學習,以彌補自身能力的不足,提高學生的醫學水平。

(三)培養學生的人性化意識,加強人文關懷

整合醫學背景下由于患者需求和社會發展所要求服務質量越來越高。傳統醫學行業的諸多服務已經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信息化時代的來臨被機器和人工智能鎖替代。所以對于醫學教育的改革和實踐,也要注重人性化教育,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的醫德醫風,塑造優秀品格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便能夠與不同患者進行全面溝頭。安撫患者情緒,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不僅僅給予醫學上的救治,更注重情感上的關懷。這是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重要內容,也是未來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改進醫學教育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醫學教育評價和考核體系不能在簡單的通過考試成績進行評估,而是要根據學生一系列的整體實踐課程的完成度來綜合考量,一是基于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二是學生理論知識在醫學實踐的應用程度,三是學生綜合素質和醫學素養的體現。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軟件,合理利用網絡技術,及時獲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學習進度,通過優化獎懲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不斷應用于各個行業,對醫學發展的影響深遠,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和醫療需求不斷提高,醫學教育的改革和實踐必須要根據時代發展的必要性,適應新知識、新技能的融入,加強醫學思維知識體系的構建,加強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結合,注重學科知識交叉運用,提升綜合素質,促進醫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加強設施建設,改進醫學教育評價體系,加強學生情感教育,橫向發展,加強醫學生的個人素養,使現代醫學服務在專業性的基礎上,更注重人性,促進現代醫學整體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月鳳,祝盈,李琳琳,等.整合醫學背景下的醫院護理教學[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8,(10):979-980.

[2]莊旭,袁蕙蕓,林建華.循證醫學背景下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終止妊娠案例的倫理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04):481-483.

[3]任曉靜.大數據背景下醫學檔案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分析[J].管理觀察,2017,(07):181-183.

[4]袁文丹.高等醫學院校背景下非臨床醫學專業醫學概論課程整合的實踐與探索[A].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區域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科技與企業》編輯部,2016:1.

[5]臧偉進.醫學課程整合背景下的《藥理學》教學改革[A].中國藥理學會教學與科普專業委員會.第八次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中國藥理學會教學與科普專業委員會:中國藥理學會,2012:1.

[6]蔣桂花.全球化背景下醫學院校人文課程教學的優化整合[J].內蒙古中醫藥,2008,(24):58-59.

[7]劉超,李虹,王順,等.課程整合背景下醫學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6,(12):33-34.

(作者簡介:焦萌,單位,通遼職業學院。職稱副主任醫師、高校講師,大學學歷,臨床與教學方向。)

猜你喜歡
醫學教育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提升醫學教育能級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電氣工程畢業設計》 課程的教學設計
高職院校商務禮儀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芻議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明代醫學教育縱橫談
深入基層開展繼續醫學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