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也會患風濕關節疼痛莫大意

2019-06-27 01:37孟昭群
家庭醫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

孟昭群

作者按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關節痛是調皮、矯情、著涼或長個兒引起的,不會特別重視。其實,兒童也會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而導致關節疼痛,后果或許還很嚴重。

8歲的女孩紅紅長得活潑可愛,可是她從3歲開始就經常喊膝蓋痛,后來手指、手腕、頸椎等全身各個關節都逐漸出現疼痛癥狀。媽媽一直覺得是女兒在長個子,就沒有放在心上。最近,女兒關節僵硬,連筆都拿不穩,甚至不能彎腰下蹲,媽媽這才趕緊送她到醫院診治。醫生診斷后發現,小女孩是患了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十分嚴重,可能終身殘廢。女孩的媽媽后悔得失聲痛哭。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JRA)是威脅孩子健康發育的比較常見的疾病,是兒童時期以慢性關節滑膜炎為特征,伴有全身癥狀和多臟器受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生于16歲以下的兒童,以2~3歲及8~ 10歲兩個年齡組為發病高峰,女孩多見。常常是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病程可遷延數年。

本病除了容易引起高燒不退、皮疹、關節痛等癥狀外,還常伴有全身多系統受累,包括關節、皮膚、肌肉、肝、脾、淋巴結等。年齡較小的患兒往往先有持續性不規則發熱,然后出現其他癥狀,其全身癥狀較關節癥狀更為顯著。年長兒或成年患者較多限于關節癥狀,典型表現是手指、腳趾、手腕、踝關節、膝蓋、頸椎等關節出現疼痛、紅腫、屈伸不利,或者長期發燒、出皮疹;病情嚴重的不能穿衣服、拿東西、走路等。部分患兒會損害眼睛導致失明,甚至癱瘓,或危及生命。

遺傳和感染是主要病因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多種因素如感染、免疫及遺傳有關。專家認為,本病是感染誘發易感人群產生異常免疫反應而導致的疾病。

研究表明,約35%的患者關節液細胞中能分離出風疹病毒,有些全身型患者有柯薩奇病毒或腺病毒感染,還有相當多的患兒有微小病毒B19 (HPV-B19)感染的線索。專家指出,小兒患上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因素就是遺傳和感染。家長朋友們對于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需予以重視,不要輕易放過任何蛛絲馬跡,以免孩子惹上此病之后,影響正常的骨骼發育和身心健康。

規范早治可痊愈

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不同于成人類風濕,是可以徹底治愈的。若早發現、早治療,大約一半患兒可以在治療一年至五年后痊愈。

本病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癥治療,抗炎與理療是治療的基本措施。家長和患兒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證患兒長期規范的藥物治療。

治療本病的西藥一般用免疫抑制劑,對肝、腎有一定影響,需定期復查肝、腎功能,發現異常需及時調整藥物。中藥副作用小,但兒童一般不愿長期吃湯藥,病情穩定后可改用中成藥。

鼓勵患兒參加適當的運動,采用醫療體育等措施,減輕關節強直、軟組織攣縮等。有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運動受限等病變時,需要配合理療、按摩,必要時做矯形手術。所有兒童病例都要盡早開始做為保護關節活動及維持肌肉強度所設計的鍛煉。有些簡單方法,如清晨熱浴、中藥熱浴,都可能減輕晨僵及病情。明智地選擇鍛煉方式或夾板固定等手段,有利于防止發生或糾正關節殘廢。

家庭護理很重要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以減輕關節癥狀。高熱時應給予物理降溫,及時擦干汗液,更換柔軟衣物,防止受涼。有皮疹的患兒忌用酒精擦浴,避免搔抓,防止感染。保證患兒攝入足夠的水分及能量,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受損關節可利用夾板和沙袋固定患肢于功能位置,用支架保護患肢不受壓迫,或采取局部濕熱敷等以減輕疼痛。也可教給患兒用放松、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控制疼痛。

急性期過后盡早開始關節的康復訓練,幫助患兒進行關節的被動運動和按摩,同時將康復治療性的運動融于游戲中,如游泳、拋球、騎車、踢球等,以便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防止畸形。若運動后關節腫脹、疼痛加重,應暫時停止運動。

對有關節畸形和軀體功能障礙者,注意防止外傷,并提供幫助獨立的設備。要堅持按醫囑服藥,對于有胃腸道反應的藥物,口服時應飯后服藥,以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對易引起血象變化和肝、腎損害等反應的藥物,應定期檢查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

猜你喜歡
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
石榴全身都是寶
老鱉全身都是寶
用跟骨解剖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合并跟距關節及跟骰關節損傷的效果探討
蒙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260例
壯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藏醫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miRNA-140、MMP-3在OA關節滑液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給手指“松關節”為何會發出聲響
骨折后關節僵硬的護理
中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