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納斯》音樂國內外研究綜述

2019-06-28 08:30朱瑪布比·斯迪克
大觀 2019年1期
關鍵詞:瑪納斯音樂研究

朱瑪布比·斯迪克

摘 要:《瑪納斯》是屬于民間文學范疇的文化現象,而音樂及表演是其中的重要表現手段。對《瑪納斯》進行音樂學層面的考察與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收集關于《瑪納斯》的國內外音樂方面的文獻并對其進行了研究性綜述。

關鍵詞:柯爾克孜;《瑪納斯》;音樂;研究

自從《瑪納斯》引起學術界關注以來對史詩進行學術性研究的國家有俄羅斯、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匈牙利、土耳其、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冬敿{斯》屬于民間文學的文化范疇,而音樂及表演是其中重要的表現手段,對它進行音樂學層面的考察與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收集有關《瑪納斯》的國內外的音樂方面文獻,并對其進行了研究性綜述。

一、《瑪納斯》史詩之音樂在國外的研究

早在19世紀下半葉《瑪納斯》的調查研究者就已注意到《瑪納斯》史詩的音樂特征。19世紀中葉,喬坎·瓦里汗諾夫在《準噶爾游記》一書中對《瑪納斯》史詩進行了系統的介紹,他也注意到史詩的音調的緊湊和長調性的特征。

德國的俄羅斯突厥學家拉德洛夫(V.V.Radloff)在其編著的《北方諸突厥部落的口頭文學典范》中對柯爾克孜族《瑪納斯》史詩歌手的演唱特色、口頭創編方式、傳承形式以及瑪納斯奇表演史詩現場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論述。

前蘇聯音樂研究家維多克·維諾格拉多夫(Victor Vunogradov)和莫斯科的音樂研究專家維·克里奧諾索夫(V.Krivonoso)在《史詩的音樂表演》載《瑪納斯演唱大師的風采》一文和《瑪納斯史詩音樂》一文分別對史詩的演唱特點和旋律特點進行了研究,指出對史詩的整體內容的理解都會出現變化,失去了演唱會失去史詩多種元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死飱W諾索夫注意到史詩在演唱中歌手會加“哎……”“噢……”等長音,認為瑪納斯奇們在演唱當中對每一個詩行的開頭音節加以特殊關注,并且通過長音使其符合七音節詩行的長度。

德國波恩大學教授——卡爾·賴希爾的《突厥語民族口頭史詩:傳統、形式和詩歌結構》一書在史詩的音樂特征章節對于吉爾吉斯(柯爾克孜)詩歌的演唱進行論述。作者認為,吉爾吉斯(柯爾克孜)的英雄史詩《瑪納斯》基本上根據“詩行”詩調演唱,無論旋律和音韻有何種變化,每一行詩都要以同樣的旋律(或者更確切地說以同樣的模式)進行演唱。一位歌手在演唱時,在其腦海中可能存在不止一種演唱旋律(或韻律模式),也就是說他可以根據自己演唱的需要從一種旋律轉換到另一種旋律。

丹尼爾·普埃爾(Daniel Prior)在《坎杰·卡拉的賽麥臺依》一文中,根據在1903年初別林斯基探險隊在比什凱克的會議中表演被錄下來的賽麥臺依部分的音樂進行了音樂形態的研究。作者認為,歌手在樂器(柯亞克)伴奏中演唱瑪納斯,歌手對音樂給予一定程度上的關注,但更加以注重的是詩,有時候不停地重復著同樣的旋律,他以一種可能被稱為即興創作的方式來改變和繼續他的旋律來表達,也就是在旋律的變化中演唱。作者對樂譜進行分析,對歌詞、旋律、節奏節拍、旋法、結構、表演形式、樂器伴奏手法做了深入的研究,對瑪納斯奇坎杰·卡拉演唱的賽麥臺依進行多層面的分析。

吉爾吉斯學者哈穆奇別克·對些納里耶夫在《〈瑪納斯〉史詩的表演》一文對史詩的表演和音樂形態進行了研究。作者指出音樂是史詩保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史詩在演唱的時候才是活的藝術,《瑪納斯》史詩是活態音樂作品,史詩離不開演唱的觀點。作者最后對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奇薩雅克拜演唱的《〈瑪納斯〉史詩的〈泰托茹〉》片段進行音樂形態分析,強調指出史詩研究中史詩音樂的研究的重要性,對史詩保護和發展給了很有價值的建議。

1995年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出版的《瑪納斯學》一書中的《音樂與瑪納斯》一文中作者認為,《瑪納斯》史詩是音樂英雄史詩。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其是詩歌、音樂、表情和手勢動作的結合的綜合性藝術,在情感表達上通過強調情感張力以及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和旋律變化等多種藝術表達手段表現史詩的獨特藝術情感。作者還對史詩的即興創編的特點進行了廣泛的論述。

二、《瑪納斯》史詩之音樂在國內的研究

我國對《瑪納斯》史詩的研究與國外相比起步較晚,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搜集和發布我國境內發現的“瑪納斯奇”們的演唱資料,并且開始進行初步的研究,經過學者們的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引起了國際同行們的極大關注。但是我國對史詩音樂和表演的研究非常少,史詩音樂的研究從90年代開始,目前還在初步的階段。

(一)《瑪納斯》音樂形態研究

1997年宋博年在《民族音樂研究》中發表《英雄史詩〈瑪納斯〉及其音樂特征》 一文從音樂角度探討了《瑪納斯》音樂特征,認為其在音樂形態上屬于中國五聲體系與歐洲七聲體系的混合體,由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重音則往往在最后一個詞。這部史詩的音樂價值在史詩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2016年丁立偉發表論文《新疆柯爾克孜〈瑪納斯〉音樂及傳承研究》,該文以史詩《瑪納斯》傳承與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對《瑪納斯》的音樂形態進行研究。作者認為,史詩《瑪納斯》在調式音階、節奏節拍、旋律特點等方面與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更是緊緊聯系在一起。

(二)《瑪納斯》藝術特征研究

白多明、張永海在《民間文學論壇》上發表的《從序詩和尾聲窺探〈瑪納斯〉的某些藝術特色》一文中探討了《瑪納斯》藝術中常被忽略的即興創作的特點,并認為“序詩和尾聲”是即興創作,作者用“創作味”來稱謂這種民間即興創作。

(三)《瑪納斯》表演研究

阿地里·居瑪吐爾地在2005年9月第3卷第3期的《新疆藝術學院學報》上發表的《瑪納斯奇的表演和史詩的戲劇化特征》一文中認為,《瑪納斯》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史詩的演唱充滿了豐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此文論述了瑪納斯奇的表演過程以及《瑪納斯》演述中的語言、音調、手勢動作、面部表情和程式化表達方式等,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瑪納斯》具有戲劇化特征?!冬敿{斯》史詩是一部融合音樂、身體語言符號、韻律、節奏等各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獨特藝術形式。

2016年6月3日阿米娜·葉爾墾發表論文《新疆柯爾克孜〈瑪納斯〉表演及其變遷研究》,從音樂表演角度論述了《瑪納斯》表演,用圖片解釋法解析了瑪納斯奇的多種表演動作,指出了瑪納斯奇的表演動作在演述中跟史詩情節融為一體的非語言符號和表演是史詩鮮明特征的觀點。該文從《瑪納斯》表演者瑪納斯奇入手,觀察他們表演以及他們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認為瑪納斯奇在演唱時會用大量的豐富的身體語言、面部表情,還有手勢動作,以不斷變化的眼神、聲調增加史詩的生動性。這些非語言因素也都傳達著口頭史詩傳統的重要信息。

從以上國內外學者對《瑪納斯》史詩音樂和表演等藝術特征的研究中我們足見,從《瑪納斯》研究開始引起世界學術界注意到現在,國內外學者們對《瑪納斯》史詩研究的重視。史詩音樂方面的研究在國外早就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我國對史詩音樂的研究尚處于初步階段。國內外的研究大部分注重史詩文本的研究,對史詩音樂的研究很薄弱。從史詩收集歷史來看,史詩從開始到現在大部分都是文本的收集和整理,因此沒有留下太多的音樂和表演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以上研究也說明,《瑪納斯》史詩不僅在歷史文化、口頭文學傳統、語言及民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音樂特征和表演也是史詩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視。

《瑪納斯》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對象,涉及多種學科,但是目前的研究多是文本研究,忽略了史詩的綜合性特征,今后還需要進行綜合性的研究,需要加強對音樂和表演的研究。

古往今來,音樂作品總是與創作者、表演者和欣賞者的音樂觀念和文化背景緊密相關,在對史詩的文本進行研究的同時,對史詩的音樂、史詩的歌手和史詩的文化背景進行研究也是至關重要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瑪納斯》音樂還有幾個方面尚需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如對瑪納斯奇的研究、《瑪納斯》音樂來源、《瑪納斯》音樂與民間音樂的關系、《瑪納斯》史詩詞曲關系、《瑪納斯》音樂的功能、史詩的表演和觀眾等,這些與史詩音樂和演唱背景有關的內容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挖掘。

參考文獻:

[1]卡爾·賴希爾.突厥語民族口頭史詩:傳統、形式和詩歌結構[M].阿迪力·居瑪吐爾地,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2]王寶龍.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研究綜述[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0(2).

[3]阿地里·居瑪吐爾地.20世紀哈薩克斯坦的“《瑪納斯》學”[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

[4]阿地里·居瑪吐爾地.瑪納斯奇的表演和史詩的戲劇性特征[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5(3).

[5]阿米娜·葉爾墾.新疆柯爾克孜《瑪納斯》表演及其變遷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作者單位:

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猜你喜歡
瑪納斯音樂研究
瑪納斯河
9月27日到碧玉之都瑪納斯縣開啟浪漫之旅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音樂
音樂
秋夜的音樂
有柯爾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瑪納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