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漁:400年前的生活藝術玩家

2019-06-30 23:25LCA
意林原創版 2019年6期
關鍵詞:芥子問世閑情

LCA

他倡編的《芥子園畫譜》流傳至今,被黃賓虹、齊白石等視為經典范本;他寫成的《閑情偶寄》深諳生活之道,被林語堂稱作“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他留下的《笠翁對韻》是兒童熟悉對仗、用韻和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他編排的戲劇傳至海外,影響了18 世紀日本歌舞伎表演……

他叫李漁。

1611 年,浙江金華夏李村的一位母親懷胎十月,父母為其取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后人熟知的“漁”和“笠翁”的名號,則是男孩成長至中年以后的事。

襁褓識字、過目不忘、下筆千言……你盡可以將這些贊美之詞扔在童年的李漁身上。母親更是學習孟母“三遷教子”,鼓勵他讀書出仕。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略有不同)分為四個獨立環節,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其中,童試不分年齡大小,是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在明朝覆亡之前,李漁曾三次進入考場——

24 歲,他去往金華參加童試,一舉成名。

29 歲,他來到杭州參加鄉試,名落孫山。他滿腹牢騷,嘆寫道:“昨夜今朝,只爭時刻,便將老幼中分。問年華幾許?正滿三旬……”

31 歲時,風雨飄搖的明朝舉行最后一次鄉試,他再赴杭州應試,由于局勢動蕩,只得中途返回金華。

不久,清朝的鐵騎橫掃江南,明代終結。

復讀兩年,竟沒進得考場,很是失意,再加上時局混亂,李漁打消了“報效國家”的念頭,毅然改走“人間大隱”之道,他回到家鄉,筑起有廊、有橋也有亭的伊山別業,想學唐代詩人王維,在這里隱居終生,老死于此。

不料,在一次興修水利的事件中,鄰村胡姓刁民與他發生矛盾,迫使其萌發了去往杭州的念頭。也正是這次出走,成就了李漁的輝煌人生。

初到杭州,舉步維艱,“杭漂”的日子不好過。

好在李漁機敏過人,他走街串巷,細心觀察,發現在這座繁華的都市里,從豪紳士大夫到市井小民,都對戲劇和小說有濃厚興趣,于是他開始“賣賦糊口”。這里說的“賦”,不是一種體裁,它包含與文字相關的各類文章。

在杭州居住數年,隨著戲劇和小說作品的不斷問世,李漁的“湖上笠翁”逐漸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號,甚至出現了作品一經問世即被購空的場面,火爆程度不亞于當今的流量明星。

這個時期,他完成了著名的喜劇集《笠翁十種曲》中的大部分,讓人驚訝的是,這本著作在幾十年后被翻譯成日、英、德、法文等遠銷國外,他因此被稱為東方的喜劇大師。

人氣攀升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盜版開始出現——在交通并不發達的清初,李漁新作問世幾日內,千里之外已出現盜版書,更瘋狂的是,有些書商會為了謀利,把他人作品也冠以“湖上笠翁”發行。

在當時,李漁做了一件開天辟地的事——維權。他一邊去官府要求官家出面禁止盜版,一邊與友人去往盜版書商家里交涉。不過,在當今社會對侵權行為都是禁而不止的情況下,李漁的維權效果也只是收效甚微。

在意識到金陵(今南京)是最為猖獗的盜版地之后,為了便于交涉,李漁當機立斷,決定全家搬到金陵,與不法出版商正面交鋒!

這一年是 1662 年,李漁 51 歲。

告別西子湖,來到六朝古都,李漁文化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到來。

他先是購得一處小院,名曰芥子園,取“芥子雖小,能納須彌”之意。為了防止別人私自翻刻自己的著作,后來又成立了芥子園書鋪,他大部分著作都在這里印刷發行,其中就包括流傳至今的《閑情偶寄》。

除此之外,書鋪還出售李漁精心設計的各種書簽和其他文化用品……甚至《三國演義》《水滸全傳》《西游記》等也都曾在這里印發。

芥子園書鋪出品的最為知名的藝術類圖書當數《芥子園畫譜》,它一經問世便備受贊賞,其內容從用筆方法到具體景物的筆墨技法,從創作示范再到章法布局,為學習者提供了完整的學習方案。直至今日,這套畫譜仍是學習水墨畫的最佳伴侶之一。

魯迅當年也曾買過一套《芥子園畫譜》,并送給了許廣平,他在書的扉頁上寫道:“十年攜手共艱危,相濡以沫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p>

居金陵期間,李漁的另一個貢獻是對戲劇的推廣。

1666 年,他應朋友之邀前往陜西、甘肅游歷,先后得到頗具藝術天賦的喬、王二姬,再配以其他人員,一個初具規模的李氏戲劇班成型。此后的 7 年間,李漁自任導演和編劇,以芥子園為大本營,帶領大家四處巡演,“全國九州,歷其六七”,每到一處,觀戲者人頭攢動,顯然,這就是最早的“巡回演唱會”。

1672 年,喬、王二姬因過度勞累先后逝世,李漁的戲曲事業遭到致命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由于長期奔波,也由于失去愛人的悲痛,李漁身體告急。1680 年正月十三日,一個大雪紛飛的凌晨,這位傳奇了一生的老者逝世。

在那個不安定的年代,李漁仍存有最天真的童趣,他在《笠翁對韻》中寫下了世間萬物:“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

李漁喜歡玩,也會玩,他的“玩”是看透世事之后的灑脫,透露著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情。在《閑情偶寄》中,他對每一件細小瑣碎的物品都極盡細致的描寫,一草一木,一石一樹。

我不由驚嘆,400 多年前的這位“玩家”竟如此超脫又如此精致。

猜你喜歡
芥子問世閑情
非凡新選
有閑情的人,不容易老
農家樂
初上金馬侖開始吟詩消遣
淺談梁瑩《意大利那波里民歌精選集》問世的意義
多出來的空間
畫的滋味
閑情
淡綠色的月亮
世界最小噴墨打印彩圖問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