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樂隊的夏天》主創聊了聊

2019-07-01 20:27周洋
環球時報 2019-07-01
關鍵詞:音樂節目刺猬綜藝

本報記者 周洋

《樂隊的夏天》收獲高口碑的同時也引發另一種關心:這類綜藝如何“走出圈外”吸引更廣泛受眾?該節目總制片人牟頔6月30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并不太認同所謂“圈”的概念,她還就樂隊選拔標準、與韓國樂隊節目比較等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

節目誕生:《奇葩說》之后,我們一直在琢磨做一檔新綜藝。然后有一名來團隊面試的女孩要求一周只工作5天、一年只工作11個月,因為她玩樂隊要排練和演出。她讓我們開始了解到這群人的有趣。深入后更發現,樂隊成員之間的非典型親密關系特別珍貴,他們的故事豐富、特別,所以就覺得應該做一個樂隊節目,讓更多人看見他們。其實我們是從“人”出發去構思節目內容,而不是說選定一個題材或某種類型(音樂節目)。

樂隊選拔:從1000多個樂隊里篩了200多個,通過聽歌、看視頻和采訪資料,甚至還去看樂隊現場演出,然后進行內部打分。31支樂隊要盡可能涵蓋老中青不同年代,以及各種音樂風格。其他音樂方面的要求,包括有一定數量的原創作品,有舞臺表演能力,有鮮明的樂隊風格和人物故事、正面形象等。但如果出現像斯斯與帆、九連真人那樣一下就能打動我們的,也會爭取來。最意想不到的樂隊可能是刺猬,在選拔階段從視頻和音頻里了解到的刺猬現場演出不太穩定,但來了節目后發現他們每一次演出都很驚艷。

《超級樂隊》:都是關于樂隊的節目,大家自然而然會放在一起比較,其實我們自己不會去做這樣的對比。韓國《超級樂隊》播出時已經是我們籌備后期,我們從去年9月開始籌備,埋頭研究怎么把樂隊這群人和他們的關系、經歷以及特質真實地呈現出來,老實說,并沒有可以參考借鑒的先例。

“出圈”:我們其實不太認同“圈”這個概念。多少人算“圈”?每個“圈”的邊界在哪?其實都沒有準確定義。有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和喜歡節目就好,他們是哪個圈的根本不重要。在如今的分眾社會,每一個小眾的存在背后都有足夠大的群體,不要讓“圈”的概念把人性相通的東西禁錮了?!?/p>

猜你喜歡
音樂節目刺猬綜藝
2012-2021年間關于音樂節目主持人的研究綜述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音樂節目制作與創新
2017首屆綜藝峰會:尊重每一個工種
中國電視音樂節目的傳播分析
中國電視音樂節目的傳播分析
淺析音樂節目《金曲撈》差異化傳播策略
2017上半年自制綜藝數量與播放量迎來增長
韓國女性綜藝人立足難
國產綜藝“短命”,得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