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藝術文化淺析

2019-07-01 02:26何寶怡
讀天下 2019年15期
關鍵詞:斯皮爾伯格

摘 要:《辛德勒的名單》極具現實主義特色的表現手法充分展現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戰爭對人性的扭曲。馬克思指出:文藝作品要展示人物生活的歷史背景;要有充滿戲劇性和帶有歷史必然性的情節;人物性格要鮮明,再現典型人物中的典型性格;語言要豐富;作家的傾向性要在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缎恋吕盏拿麊巍返膶а莸傥摹に蛊柌襁\用黑白視覺效果的蒙太奇的手法造就了一部世界影壇的經典之作。結合馬克思主義的美學觀來分析《辛德勒的名單》的藝術特色,揭示人物性格和社會環境的辯證關系,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人文主義理想的矛盾關系。

關鍵詞:《辛德勒的名單》;斯皮爾伯格;人文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美學觀

一、 黑白色調蘊含的豐富意義

這部電影是斯皮爾伯格的經典之作,影片拍攝于20世紀90年代,在當時已經有彩色電影的時代下他毅然選擇了近似紀錄片的黑白膠片效果來拍攝。通過黑白色基調將觀眾帶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更加真實的重現歷史增強影片震懾力的同時,塑造出一種森嚴,悲涼的時代氣息。

這部電影雖整體以黑白色調為主,但是幾處彩色部分獨具匠心,富有深意既是對歷史的真實再現,又是對藝術的再次加工。在大屠殺時出現的紅衣小女孩,鮮活的跳躍在滿屏的黑白中。這美麗鮮活的小生命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紅色和兒童都象征著生命和希望,卻最終被黑暗吞噬走向死亡。堆積尸骨的地方那一抹鮮紅所產生的視覺張所引發的心理沖擊是其他表現手法所達不到的,而開頭和結尾兩處的紅色,形成首尾呼應之外蘊含深意。影片開頭的猶太人家庭禱告時出現了一次彩色鏡頭,隨后正片開始轉為黑白,預示著猶太人悲慘命運也即將來臨。結尾處的彩色部分的拍攝一方面是為了區分歷史和現實,也是為了區分現實與電影。影片運用整體的暖色調畫面時烘托出人們擺脫戰爭威脅,重獲自由的明朗。

電影光線的處理和光影的巧妙搭配,形象逼真且不露痕跡的表現出二戰時期被占領的猶太區、火車站、集中營、焚尸場等。攝影師在處理一些場景時有意識地夸張了光線的明暗對比,利用逆光的強反差來烘托氣氛,巧妙地運用水汽和煙霧來配合光線的處理。被驅趕到黑暗中的淋浴室的婦女們,沉浸在被毒死的恐懼中,突然隨著淋浴噴頭的一個個打開,一束束強烈的逆光透過水花照射過來,畫面呈現出剪影、半剪影的肖像。光線、水汽、煙霧強化了這種緊張、屈辱、恐懼、殘暴的氛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用光也極為巧妙。在開頭辛德勒第一次露出正面時,利用角度極正的側面光展現出“陰陽臉”的形象,暗喻辛德勒人性中善與惡的兩面性,使接下來他的轉變不顯得突兀。這些夸張化的處理,展現了攝影表現形態獨特的藝術魅力。

二、 影片背后的人文主義

電影這種藝術形式能夠真實地反映歷史題材的電影,科學的反映歷史,向大眾講述真實的歷史事件,使觀眾最大程度的感受歷史的厚重感?!缎恋吕盏拿麊巍愤x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那段黑暗時期對人性的踐踏和無數普通群眾人生價值的幻滅,深刻的向我們描繪了那段反人類戰爭。納粹黨人道德和人性的泯滅使得人的生命在那個沉痛的年代顯得一文不值,更被無情的納粹黨人踐踏著,生命已然變成了一場消遣娛樂的游戲。當看到堆積如山的尸體時,讓人毛骨悚然。影片中極具紀實的風格通過鏡頭的推進和情節的鋪墊,向觀眾展現了那一段觸目驚心的歷史畫面,雖然殘酷,但卻都是真實的歷史。觀眾無論在心靈上還是視覺上都會受到巨大的沖擊,感受到那段時期所反映的真實感受,使人們對納粹的暴行憤恨不已,無不為消逝的生命感到惋惜,這方是影片向人們傳達的精神所在。

在《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中,人文主義思想體現得十分突出。影片將那段泯滅人心性,慘絕人寰的歷史重新暴露在世人的面前,體現出斯皮爾伯格對自由和人類的熱愛。雖然這部電影只是通過受害人角度,沒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做過多描述,但卻從客觀中立的角度再現歷史,這更加能夠喚起觀眾對這段反人類歷史的批判,也更能體現出人文主義關懷,當觀眾面對著如此殘酷的環境,感受著電影中人們對生的渴望時,人們對歷史文化的感悟是無法被阻止的。更加同情戰爭時期飽受苦難的人們。為了增強影片的真實感,導演還運用了極具沖擊感的藝術語言,來渲染影片的視聽感受,進一步升華影片的人文主義思想。影片中辛德勒并非一個完美的英雄,他只是充當著救贖者的角色,這也體現出影片的人文主義思想,但對于他而言,“英雄”這一稱謂難免勉強。對于傳統好萊塢電影作品而言,往往有一套英雄塑造模式,身為英雄必須有特殊的成長歷程,受過磨難,也立過卓功,最終受到萬千人民的崇拜。

三、 蒙太奇手法展現的藝術魅力

蒙太奇在電影中的運用是超越時空的敘述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在線的視聽可能。電影運用了聲畫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藝術手法,值得仔細品味。

整體畫面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與有聲巧妙的結合。影片開頭火車站登記的那場戲,一開始四周寂靜,只看到工作人員在做準備,當一隊人緩緩走來時。登記員一聲簡短有力的“NAME”后。鏡頭猛然切換到擁擠的人群當中,各種聲音報著不同的名字,打字機也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這個鏡頭帶領觀眾在倉促中猝不及防的進入了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交叉蒙太奇的藝術形式是由3組鏡頭組成的,一組是猶太人的婚禮場面,一組是歌德暴打他的猶太女傭歌倫的場面,還有一組是辛德勒舉辦舞會的場面。三個場面間的切換,使得情緒也在喜悅、憤怒、開心間來回轉換,音響也在婚禮踩燈泡、歌德打海倫、舞會鼓掌聲中來回切換,一氣呵成,節奏緊密又條理清晰,不同人物命運相互之間的對比也更為清晰。

四、 結語

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黑白色調,電影藝術手法,表現的人文主義精神,向觀眾展現了驚心動魄、高度紀實的歷史圖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展示了時代的矛盾和弊端,體現了人物性格與人文主義環境的辯證關系,不難看出,電影藝術的創作它并不是虛幻的,而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應,反映出了二戰時期人們的渴望和平的理想。

參考文獻:

[1]戴若英.生命價值與《辛德勒的名單》的美學構成之間的關系[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6,23(6):97-101.

[2]張彤.由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揭示其背后的歷史文化[J].電影評介,2016(11):46-49.

[3]張永祿.近年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現狀與反思[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8(10):67-74,108.

[4]李永新.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理論形態:從經典到當代[J].漢語言文學研究,2018,9(2):10-12.

作者簡介:

何寶怡,天津市,天津工業大學。

猜你喜歡
斯皮爾伯格
《辛德勒的名單》今冬北美重映
斯皮爾伯格:永遠像個孩子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愛和孤獨
魚有多大
“賣身契”成就國際大導演
“賣身契”成就國際大導演
你寧愿早挨打還是晚挨打
電影大師的傳奇人生
斯皮爾伯格將執導《拿破侖》
斯皮爾伯格:成功并非偶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