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年泰晤士河“大惡臭”及其治理探析

2019-07-01 10:02鄭成美毛利霞
鄱陽湖學刊 2019年2期
關鍵詞:泰晤士河

鄭成美 毛利霞

[摘 要]1858年夏,英國最重要的河流泰晤士河倫敦段出現“大惡臭”,持續一月有余。報刊雜志形象、生動、及時的報道,使泰晤士河的嚴重污染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按髳撼簟笔窍滤牢鬯凸I廢水隨意排放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工業革命以來英國忽視和輕視河流污染的必然惡果。為此,英國政府通過修建倫敦主下水道改變下水道排水口、設立權責明確的河流管理機構、推進相關立法限制工廠的廢水排放等措施進行治理,并取得明顯成效?!按髳撼簟笔怯恿魑廴痉乐问飞系闹匾录?,為今日河流保護和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經驗借鑒。

[關鍵詞]泰晤士河;河流污染治理;環境史

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重要的河流,流經倫敦等十多座城市,是哺育不列顛文明的“父親河”。工業革命以來,泰晤士河的污染日趨嚴重,尤以1858年的“大惡臭”( the Great Stink)最為突出?!按髳撼簟背掷m一月有余,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表明泰晤士河被嚴重污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推動了英國河流污染治理的步伐。

泰晤士河的污染及其治理,是國外社會史、公共衛生史學者研究的重要內容,涌現出眾多研究成果。勞倫斯·布里茲(Lawrence Breeze)在其專著《1865—1876年英國河流污染的經歷》中,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工業革命后新興工業對河流的污染及政府的治理措施①。安東尼·沃爾(Anthony S. Wohl)在其研究中認為,污染的河流猶如“毒藥庫”,成為疾病尤其是水生傳染病滋生的溫床②。戴爾·波特(Dale H. Porter)的專著探討了泰晤士河污染治理與下水道建設之間的關系,并對其環境影響進行了較為客觀的分析③。

近年來,國外學者在探究泰晤士河污染與霍亂傳染相互關系的過程中,更強調河流污染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失衡,體現出一定的環境史研究視角。比爾·拉金(Bill Luckin)的《污染與控制:19世紀泰晤士河社會史》④,著重考察社會政治進程和階級意識形態與環境變遷之間的互動關系,是一部有關泰晤士河污染與治理主題的開拓性專著①。阿曼達·托馬斯( Amanda J. Thomas)以1848年倫敦東區的蘭貝思(Lambeth)為例,探究霍亂頻發與泰晤士河污染之間的相互關系②。布雷恩·威廉·克拉普(B. W. Clapp)的《工業革命以來的英國環境史》第二章,專門探討以河流污染為代表的水源污染及其治理,是環境史研究佳作③。

對1858年“大惡臭”這一歷史事件,史學界也進行了相關研究。斯蒂芬·哈利迪(Stephen Halliday)的專著重點論述英國為應對“大惡臭”修建倫敦主下水道的來龍去脈④。格利克(T. F. Glick)的論文重在探究1858年“大惡臭”出現后,化學家、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的治理方案及其科學技術依據⑤。湯普森(John D. Thompson)的文章側重論述社會各界對“大惡臭”的反應,但對其治理的論述不足⑥。里布納(Jonathan P. Ribner)通過梳理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詩歌、繪畫等作品,將以“大惡臭”為代表的環境危機視為“道德危機”的一種體現,進而把環境焦慮延伸為道德焦慮⑦。奧利弗(Stuart Oliver)的文章從現代性視角,論述泰晤士河河堤修建的背景及其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影響⑧。阿什頓(Rosemary Ashton)的著作論述了1858年“大惡臭”期間狄更斯、達爾文、迪斯累里的不同經歷和做法,多方面展現它對不同社會群體的影響⑨。

與之相對應,國內的泰晤士河研究主要集中在環境史領域。梅雪芹教授是國內從環境史視角研究泰晤士河污染與治理的開拓者,先后發表多篇論文論述英國河流污染狀況及其后果⑩。但對“大惡臭”這一泰晤士河污染標志性事件,國內史學界還未進行過專題論述。故而,本文在國內外學界研究的基礎上,擬探究“大惡臭”的表現、成因及其后果,以拓展對“大惡臭”的認識與理解,豐富環境史的個案研究,為今日河流污染防治提供經驗借鑒。

一、1858年泰晤士河“大惡臭”概況

(一)報刊雜志對1858年“大惡臭”的報道

1858年6月初,倫敦天氣又干又熱,人們紛紛抱怨泰晤士河氣味糟糕,危害公共健康的傳言加劇了倫敦人的恐慌①。6月15日,《泰晤士報》(The Times)刊登一封讀者來信,信中寫道:“泰晤士河發出的惡臭令人作嘔,無法忍受?!雹趷撼舫掷m一月有余,演變為“大惡臭”。

6月16日上午9點,倫敦氣溫達到81華氏度(約27.4℃),中午上升至93華氏度(約34℃),晚上還維持在60華氏度(約16℃)。炙熱的陽光照耀下,300萬人口產生的垃圾在倫敦的敞口下水道——泰晤士河中沸騰、發酵③。腐爛的黑泥、令人討厭的碼頭和搖搖欲墜的倉庫,構成泰晤士河畔的一派丑陋景象④。泰晤士河水的顏色是“偏棕色”⑤,“猶如冥河”⑥?!按髳撼簟逼陂g,《泰晤士報》開辟了一個專欄,標題為“泰晤士河狀況”(the state of the Thames)⑦,每天都介紹泰晤士河的污染情況,引起全國讀者的關注。上至英國女王,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受到惡臭氣味的影響。

6月20日,維多利亞女王陪同來訪的舅舅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及國內外的達官顯貴泛舟泰晤士河,一覽河岸風景。然而,從泰晤士河散發出的可怕臭味撲鼻而來,迫使女王用鮮花掩面來遮蔽臭味和尷尬,不得不更改游河計劃。以幽默犀利、一針見血諷刺現實著稱的《龐奇》(Punch)周刊,將此事用打油詩戲謔一番,成為全國皆知的外交尷尬事件⑧。

7月2日,下院議員們正在泰晤士河畔的議會大廈開會,突如其來的臭氣使他們大為不悅,不得不用手絹捂鼻發言,辯論的熱情驟然下降。但手絹也阻擋不住惡臭氣味的侵襲。最后,議員們不得不狼狽逃離議會大廈,“一群人突然從房間里沖出來,為首的是財政大臣本杰明·迪斯累里(Benjamin Disraeli),他一只手拿著厚厚的一疊紙,另一只手從口袋中掏出手帕捂住鼻子,彎腰前行,驚慌急切地逃離這要命的惡臭”⑨?!短┪钍繄蟆返拿枋霾环鋸?、想象的成分,卻也委實道出了議員們面臨大惡臭的無奈。議會大廈窗戶曾經貼玫瑰花瓣,而今貼的是浸透了氯的窗紙。迪斯累里直言,他能忍受自由黨人威廉·格拉德斯通(William Gladstone)在議會喋喋不休的發言,但忍受不了泰晤士河難聞至極的惡臭⑩?!洱嬈妗芬浴疤┪钍坷系保∣ld Father Thames)的口吻,訴說他的苦惱:“我的幸福之源被玷污,我曾經甜美整潔的氣質,完全被弄臟弄臭,孩子們看到我都捏鼻子?!??輥?輯?訛惡臭氣味無處不在,“我藏在你的防護墻后,我透過你的百葉窗呼吸,我能沿著你的煙囪向上爬,或者找到你的通風井,多虧了我,議會閉會”?輥?輰?訛。議會休會一周的主要目的是躲避惡臭氣味?!叭绻挥H身體驗,體面的紳士和尊貴的貴族永遠不知道情況有多糟”①。

7月下旬,倫敦出現降雨,氣溫有所下降,泰晤士河的惡臭氣味逐漸消散,“大惡臭”也隨之消失。然而,作為泰晤士河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大惡臭”以專有名詞的形式載入史冊?!按髳撼簟笔翘┪钍亢游廴镜牡湫捅憩F,而在此之前它已經被嚴重污染。

(二)“大惡臭”之前泰晤士河狀況

泰晤士河從西向東流經英國十多個重要城市,將倫敦分為南北兩岸。河兩岸是英國歷史文化薈萃之地,河畔生長著各種雜草和蝴蝶花,河面天鵝飛舞、魚蝦嬉戲,美不勝收。然而,19世紀以來,泰晤士河逐漸被污染。

早在“大惡臭”之前,《龐奇》就曾戲謔地描述泰晤士河的污染。1848年10月,它刊登了第一幅有關泰晤士河的漫畫《臟兮兮的“泰晤士父親河”》,將泰晤士河描繪成臟兮兮的流浪漢,用一首打油詩哀嘆泰晤士河“倫敦諾爾一路臭……冒泡河面散發臭”②的污染狀況。

畫家約瑟夫·特納(Joseph Turner)以擅長描繪泰晤士河之美而著稱于世,但他發現泰晤士河中“不透明的河水泛起黃色、綠色和紫色的亮斑,隨著波浪起伏,散發出奇異而明亮的光彩……這里沒有什么東西是自然的,一切都是變形的”③。1855年夏,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游覽泰晤士河后,發現 “整條河就是一條真正的臭水溝”,河水的氣味與下水道的氣味一樣,他擔心這樣的狀況有可能成為泰晤士河的常態④。此后,泰晤士河水變藍的新聞見諸報端⑤?!洱嬈妗氛J為,“泰晤士老爹”幾乎容納了所有令人討厭之物,成為首都各式垃圾的大容器;長此以往,其后果是“某天清晨,可憐的泰晤士老爹死在河床上”,因為“河流是一張壓根沒有任何有益健康因素的床鋪”⑥。

泰晤士河被嚴重污染的樣貌在文學作品中也有所體現。狄更斯在《我們共同的朋友》的開篇,不吝筆墨地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女孩麗齊和父親劃著破爛骯臟的小船,在污穢的泰晤士河里搜索值錢的東西,運煤船、籃子、搖椅、木頭等廢品都可以從河中搜到⑦,猶如生活物品的“百寶箱”。在狄更斯的另一部小說《奧立弗·退斯特》中,“雅各島”位于泰晤士河的一條支流或水灣中,“令人作嘔的污垢、垃圾和腐物,裝點著這荒唐溝的渾水兩岸”⑧。泰晤士河在狄更斯筆下變成了一條排放廢水、傾倒垃圾,罪犯、消極者葬身的死亡之河,惡臭的河水讓人窒息⑨。

(三)“大惡臭”的后果

昔日干凈清澈的河水,發出的惡臭令人作嘔,使泰晤士河自身猶如“死?;蛩篮印雹?,也給其他生物帶來災難。

19 世紀初,泰晤士河上漁業繁榮,除了盛產鮭魚,還盛產歐鰈、雅羅魚和比目魚,但此后魚兒的數量急劇減少。到19 世紀四五十年代,鮭魚從泰晤士河絕跡了①。作為王家御鳥、泰晤士河一景的天鵝受不了河岸的惡臭氣味,控訴惡臭的氣味讓它早殤,不得不悲戚戚地告別“邋遢、骯臟、丑陋的泰晤士河”②。在《龐奇》的另一幅漫畫中,泰晤士老爹熱情地邀請一名兒童到河里洗澡,惡臭的氣味使該兒童左手捂著鼻子,右手擺手拒絕③。不久,《龐奇》又以泰晤士老爹的口吻發表了一首打油詩④,除了講述自身的悲慘遭遇,還對睡蓮、莎草、巖礁等造成的傷害表示憤怒。

污染如此嚴重的河水,竟是倫敦人的主要水源。19世紀40年代,泰晤士河的嚴重污染使人們關注污染的河水是否適合使用。一位強烈批評泰晤士河水的人認為:“河流中流動的是死水般的汁液,按最低標準這樣的水也不能安全飲用?!雹菡缫环嬎S刺的,“水,水,到處都有,但一滴都不能喝”⑥,因為飲用水在顯微鏡下變成各種病菌的大集合⑦。倫敦窮人明知“河中有大量的爛泥和垃圾”,但仍然從泰晤士河中取水飲用⑧?!按髳撼簟逼陂g,東區的窮人在周日拿著鍋具和其他廚房用具到處尋找水⑨。

“大惡臭”的氣味也讓倫敦人難以忍受,他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受到了它(指泰晤士河——筆者注)散發的有毒氣體的污染”⑩,面臨慢性毒殺的危險。外科醫生威廉·莫德(William Morde)調查了200名泰晤士河岸及附近工作的人后發現,許多人出現一些共同的癥狀,如渾身無力、惡心、疼痛、眼花等,還有許多人出現暫時性失明或視覺損傷,甚至時常精神錯亂?輥?輯?訛。

面對嚴重的污染,1851年2月,《家常話》(Household Words)周刊提醒社會各階層讀者,“疾病近在咫尺”,有可能遭到河流的報復?輥?輰?訛。泰晤士河“報復”的最可怕方式是傳播傳染病。7月3日,《龐奇》的一幅漫畫標題為“泰晤士老爹向倫敦城仙女介紹其子女——‘白喉、淋巴結核和霍亂”?輥?輱?訛。這表明,溫情脈脈的“老父親”化身為“毒藥庫”,成為孕育和傳播疾病的基地,尤其成為霍亂肆虐的溫床。

霍亂是水生傳染病,在條件適宜時經常通過水源傳播。1831—1832、1848—1849、1853—1853年間,霍亂三次傳入英國,每次造成2—5萬人死亡。1832年霍亂首次暴發時,倫敦的疫情并不突出,但成為第二、三次霍亂受害最深的城市。第二次霍亂期間,倫敦因霍亂死亡14137人?輥?輲?訛,其中東區的疫情尤為突出,患者大多生活在泰晤士河畔,日常用水來自泰晤士河。1854年霍亂期間,全倫敦共有10738人死于霍亂①。格林尼治的醫務官發現:“目前的傳染病主要出現在瀕臨泰晤士河之所,離河越近,霍亂病例越多;離河較遠,患病人數也隨之減少?!雹诨魜y與泰晤士河的關系,被藥劑師約翰·斯諾(John Snow)的研究所證實。他發現,霍亂是一種獨特的、經水傳播的傳染病?;魜y病人的排泄物經下水道流入河流或水井,居民或供水公司從被霍亂排泄物污染的河水或井水中取水,從而感染霍亂;而霍亂病人的排泄物又流入水源中,周而復始,傳播霍亂③。為此,《龐奇》曾刊登了一幅《沉默的強盜:要錢還是要命》的漫畫,提醒人們:如果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曾經的生命之河有可能成為死亡之河,一味追求金錢的后果將是“有錢喪命”的悲慘結局④。

報刊雜志對大惡臭圖文并茂的報道,展現出要求河流污染治理的“視覺和文字斗爭”⑤。1858年的“大惡臭”改變了泰晤士河在英國人心中的形象,“上帝賜予的一條最高貴的河流……淪為最卑賤的臭水溝”⑥?!按髳撼簟辈坏鹦侣劽襟w和公眾的注意,更讓當權者意識到泰晤士河的糟糕狀況。

面對泰晤士河的“大惡臭”,人們不禁要問:此乃誰之過?

二、“大惡臭”的成因

關于“大惡臭”的成因,《泰晤士報》的一篇社論認為:“很大程度上,臭味源于傾倒進泰晤士河的垃圾?!雹呃鴣碜院翁??史學家給出了答案:“工業增長和排污系統的發展,使許多河流變成了公共下水道或令人惡心的惡臭河流?!雹嗵┪钍亢邮鞘桩斊錄_的受害者。

(一)下水道排放

自古以來,泰晤士河岸居民將日常生活垃圾丟入泰晤士河,并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污染。工業革命以來,隨著城市的擴大和人口的劇增,倫敦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和大小便垃圾日漸增多,帶來嚴重的垃圾問題。

19世紀初,為了加快解決倫敦市區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的衛生問題,倫敦的八家下水道委員會允許私人排水溝與公共下水道相通,將之排入泰晤士河,加劇了泰晤士河污染。到1828年,涌入泰晤士河的下水道達139—145條之多⑨。此時,倫敦西區已經發現下水道垃圾隨河水流入千家萬戶的日常用水中,但沒有引起廣泛關注。

1848—1854年的公共衛生改革期間,埃德溫·查德威克(Edwin Chadwick)力排眾議,興建橢圓形(小管道)下水道系統,與泰晤士河相通,把泰晤士河當作一條天然的排水溝⑩。下水道固體和液體垃圾,居民的日常垃圾,屠宰場廢料,以及動物尸體和工業廢液,隨下水道流入泰晤士河①。1840年代末,每天大約“250噸的垃圾流入泰晤士河”②?!洱嬈妗吩且环喔ィ―over)向泰晤士河排污的漫畫,并這樣描述道:“泰晤士河流經之處散發出難聞的氣味。美好時代干凈清澈的河水,如今卻成為致人死命的毒河?!雹厶┪钍亢訙S為“倫敦的露天大下水道”④。

此外,泰晤士河倫敦段上游的城鎮也如法炮制,把垃圾排入泰晤士河,“溫莎的下水道的垃圾溢出整個街區,通常兩碼寬一英尺深,全部進入泰晤士河”⑤。泰晤士河從克里科雷德(Cricklade)到倫敦排水系統端點這一段河道,因沿途城鎮、村莊與住戶排放的污水不斷流入,造成河水總是污濁不堪⑥。最終,作為泰晤士河的下游,倫敦段的泰晤士河集上游、中游垃圾之“大成”,藏污納垢,成為污染最嚴重的河段。

(二)工業污染

18世紀末,泰晤士河岸只有一些修造船舶和制造桅桿的企業,以及一家造船用品商店、幾家油廠、玉米作坊和磨房廠。隨著蒸汽機的出現,除老市場外,新興工業紛紛在泰晤士河兩岸安家落戶。據統計,19世紀初,倫敦有150家屠宰場,一間魚市場,還有制革廠、絲綢紡織廠、棉布印染廠、蒸餾廠和火藥制造廠、煤氣廠等,它們制造的垃圾都流入泰晤士河,其中一些垃圾是“有毒的污染源”⑦。到19世紀中葉,化工廠、黑色涂料廠、石板作坊、冶煉廠、地毯廠、釀酒廠、印度橡膠廠、肥料廠、油漆廠、印刷油墨廠、防水油布廠、生姜啤酒廠、防水廠、造紙廠、制堿廠、焦油廠、水泥廠、肥皂廠等廠房也林立在河兩岸,都屬“危害健康的制造業”之列⑧,這些工廠的工業廢水通常是比下水道污水危害更為嚴重的污染物(消耗了水中的氧)⑨。此外,數量龐大的各種各樣的金屬鹽、染料、硫磺,以及其他氣味難聞并且有毒的原料,在給貨物清洗、漂白和染色之后,也直接流入河流⑩。各家廠房高聳的煙囪吐出卷卷黑云,直沖云霄,污染了天空。各種廢水廢料通過長長的排水管流入泰晤士河,混合成冒著泡沫的褐色污水,既污染了河水,又散發出惡臭氣味。

泰晤士河是感潮河,大?!熬芙^接受令人討厭的貢品,每一次漲潮都把它們帶回去”?輥?輯?訛。垃圾越積越多,最終導致泰晤士河臭氣熏天,“傷眼刺鼻,對魚類有害,對人類有毒”?輥?輰?訛。

三、治理“大惡臭”

“大惡臭”出現以來,如何處理河流中的垃圾,如何治理泰晤士河污染,成為英國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

(一)興建倫敦主下水道

19世紀中葉,各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垃圾經下水道隨意排入河流所帶來的惡果,積極摸索下水道改革和建設模式①?!按髳撼簟背霈F后,下水道議題又引起倫敦各方的熱烈討論。

化學家和工程師認為,下水道中的有機物會自行分解、氧化,“泰晤士河也具有自我凈化之法,完全可以解決它現在遭受的污染”②。在他們的建議下,倫敦政府每周向泰晤士河傾注價值約1500英鎊的石灰,但這種做法只是“暫時緩解”惡臭氣味,下水道繼續把腐爛的有毒垃圾流入泰晤士河,在糾正錯誤、改善污染狀況方面“毫無作為”③。有人主張把下水道的垃圾作為肥料賣給附近的農民,用作農業肥料,據此每年可以獲得額外收益。還有人提出“利用最天然最廉價的中介——潮汐”④,來分離垃圾和污水。這些辦法即便能夠充分利用下水道的優勢,也無法讓河水免遭污染。泰晤士河是倫敦人主要的水源,下水道的排水口絕不能靠近居民生活用水的取水口,必須另設他處。

“大惡臭”期間,為了加快下水道的改造和排水,在本杰明·迪斯累里的推動下,8月2日,議會擴大了大都市工程委員會(Metropolitan Board of Works)的權力,授權它“以合適的進度,盡快實施并完成改善首都主下水道的工程,阻止垃圾在倫敦城區內注入泰晤士河”⑤。議會還為此專項撥款300萬英鎊,用于修建倫敦主下水道。

大都市工程委員會采用約瑟夫·巴澤爾杰特(Joseph Bazalgette)的主下水道設計方案,興建更完善的下水道系統,以改變下水道的排水口。巴澤爾杰特的設計方案屬于大管道系統,計劃在泰晤士河兩岸興建5條相互銜接的截流下水道,河以北3條,河以南2條。1859年,南段主下水道工程正式動工,1865年完工,包括450英里(720公里)主干道,連接約1.3萬英里(約2.1萬公里)支道,耗資460萬英鎊⑥。1866年,倫敦又出現霍亂,因下水道排水口移到倫敦郊區,泰晤士河南岸沒有出現霍亂,而河北岸的下水道才剛剛建設,成為霍亂最嚴重的地區。1868年,河北岸的下水道開始動工,到1875年,倫敦共建成133公里長的新交叉下水道,覆蓋全城區⑦。

泰晤士河是潮汐河,潮落時帶走下水道的污水和垃圾,也大大降低霍亂、傷寒等水生疾病滋生的概率⑧。河北岸的下水道低于河流的水位線,漲潮時會造成垃圾堆積,進而滋生疾病。為此,巴澤爾杰特在河北岸下水道淤積處開辟出約37英畝的土地,于1864年開始修建泰晤士河河堤,三段河堤共計3英里長,于1874年5月完工⑨。泰晤士河河堤不僅為低水位的攔截下水道提供一條水渠,還是泰晤士河保衛倫敦的最后一道防線。河堤周邊被開發為花園,成為倫敦人休閑娛樂的綠色空間⑩。曾經污染嚴重、惡臭的商業化河岸轉變為一條觀賞性通道,實現了城市排水和城市美化的有機結合。

(二)設立泰晤士河管理局

泰晤士河流經英國十多個城市,所有權和管轄權歸屬多個部門管轄,造成權責交叉和政出多門,為河流污染治理帶來難題。

倫敦市議會與英國女王圍繞泰晤士河的所有權展開法律交鋒。1856年,雙方達成協議,英國女王放棄泰晤士河的所有權,由新機構泰晤士河管理委員會(the Thames Conservancy Board)管轄泰晤士河下游。泰晤士河中上游依然控制在泰晤士河管理局(Thames Commissioners)手中。該機構人員臃腫,主要代表河岸相關機構和個人的利益①,對泰晤士河的污染視而不見。泰晤士河管理委員會力圖有所作為,但因成立不久,權力有限,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②。大都市工程委員會負責倫敦的下水道工程,也負有泰晤士河管理和凈化的部分職責。

可見,在泰晤士河的管理上,沒有一個機構靠擁有法定權力來減少污染③,反而因權責不清和利益糾葛而爭吵不休。另外,作為流經英國十多個城市的長河,泰晤士河是全國性河流,其污染雖以倫敦段最為嚴重,但并非倫敦一地所為,其他地方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也應該為污染治理承擔責任和義務。僅靠倫敦一地的治理,泰晤士河的污染治理將毫無效果④。從長遠來看,為避免各河段轉嫁污染,統籌全河段的管理和治理勢在必行。幾經權衡,1866年,議會授予泰晤士河管理委員會管轄權,不僅負責泰晤士河全河段的的治理,還有權檢查和管理泰晤士河及其周邊3英里內的所有水道狀況⑤。這樣,泰晤士河實現了全流域跨區域的單一機構管理,權責清晰明確,為泰晤士河的治理和保護提供了基礎。

(三)推進相關立法

19世紀中葉,除泰晤士河外,英國其他河流也不同程度地被污染,河流污染成為全國性的普遍問題。治理河流污染,既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更需要全國統籌規劃,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權責。

1855年的《垃圾清理法》(Nuisances Removal Act)曾建議懲罰那些隨意排放工廠廢水廢料污染河流的工廠和個人,但因種種阻撓而沒有落到實處?!按髳撼簟敝?,英國腹瀉患者較多,死亡人數較高。樞密院進行調查后認為,腹瀉死亡人數與空氣污染或水污染有密切關聯,加強了議會和社會各界對河流污染問題的關注。1866年,霍亂對泰晤士河南北兩岸截然不同的影響⑥,促使下院組建專門委員會調查英國河流污染狀況。委員會提交的報告證實英國河流已經被污染,再次將河流污染問題提上議事日程。然而,面對河流污染治理,利益集團之間、地方政府之間、政黨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和交鋒,短期內沒有實質性進展。

1872年,保守黨上臺,在迪斯累里的推動下,議會再次關注下水道排放、河流污染治理課題。1875年,議會通過的《公共衛生法》(Public Health Act of 1875)明確規定:地方相關機構應及時維修其管轄范圍內的下水道,必要時興修更多下水道,以便排放當地污水;任何地方機構均不得將本地區內未處理的污水經下水道排入河流等⑦。該法在改變下水道排放方面有了明文規定,也為隨后的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被認為是迪斯累里政府的政績之一①。

1876年7月,保守黨再接再厲,促使《河流污染防治法》(The Rivers Pollution Prevention Act)成為國家立法。該法明確規定:任何人排放或者故意縱容排放任何固體或者液體污水進入河流,任何工廠、制造業、礦山等將有毒、有害或有污染性的固體和液體排入河流,均屬違法行為。該法在內容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彈性空間,被斥為一項失敗的立法②。但作為英國歷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國家立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隨意排放工業廢水的行為,促進了河流污染的改善。此后泰晤士河再也沒有出現“大惡臭”之類的狀況,其他河流的污染狀況也得到治理。

四、總結

1858年泰晤士河“大惡臭”是英國河流污染的典型和縮影。面對“要錢還是要命”的選擇題,英國人加快了河流污染治理歷程,也為今日河流保護和河流污染治理提供了經驗借鑒,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大惡臭”是英國工業革命的副產品之一,是英國長期忽視和不重視河流污染治理的惡果。19世紀中葉是英國工業革命成果大放異彩的時期,也是工業革命的副產品逐一顯露的時期?!按髳撼簟钡某霈F讓英國人始料未及,但它非一時一地一人所為,而是英國長期以來人與自然、自然與經濟之關系惡化的體現。在英國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河流保護行動和思想的作用下,昔日甜美親切的“老父親泰晤士”淪為惡臭熏天的“大惡臭”和魚死人病的“毒藥庫”。河流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河流污染的實施者,其因果關系值得反思。英國人與泰晤士河關系的轉變,是英國人對待人與自然關系態度的體現。此后,英國逐漸正確認識人與河流、人與自然之關系,避免了類似事件的再次出現。

其二,在治理“大惡臭”過程中,英國意識到包括河流污染治理在內的環境問題是政府分內之事,妥善處理各種權責分配和利益關系,較好地解決了“大惡臭”問題。具體表現在:在下水道排水口的設置上,倫敦市議會統籌規劃,選擇了巴澤爾杰特費時費力費錢的“大管道系統”,歷時十余年才最終完成改建工程。如果沒有痛定思痛的決心與魄力,這一造福后代的工程不可能取得成功。主下水道系統竣工后,鮭魚重現泰晤士河③。而泰晤士河河堤的修建,則使人與河的關系恢復到良性互動的軌道上來,為此后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發展提供了思路。故而,史學家阿薩·布里格斯(Asa Briggs)認為,倫敦主下水道工程是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成就之一④。在泰晤士河的管理上,面對所有權與管轄權分離、管轄范圍內各自為政的局面,英國政府設立專門的泰晤士河管理委員會,全權管理泰晤士河事務,統一管理,權責明確,也推動了其他河流管理的改革和完善。在限制下水道排放、工廠廢水廢料排放的立法過程中,英國議會穩步推進,其間幾次提案中途夭折,最終制定了《河流污染防治法》,使河流污染防治做到了有法可依,也為隨后的有法必依奠定了基礎。

總之,“大惡臭”不僅是泰晤士河史上的重要事件,也在英國河流污染治理史上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和作用,其治理的成敗得失至今仍不失其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安 吉

猜你喜歡
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上的古橋
蔚藍洞窟
“沉沒”
河上的“鋼鐵巨人":泰晤士河防洪閘
泰晤士河一天撈出上千廢瓶
救救咖啡店!
看點
泰晤士河回到從前的艱難
泰晤士河由“死”復生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