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為學生撐起一片晴空

2019-07-02 08:58吳朝紅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2期
關鍵詞:教育策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吳朝紅

【摘要】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數量隨急劇增加,留守兒童的隊伍也日益壯大。由于留守兒童同父母的情感聯系較少,缺乏良好的教育環境,內心世界缺乏親情的滋潤,較易出現心理問題。所以,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為留守兒童撐起心理成長的晴空,促進留守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13-01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外出務工人員的數量隨急劇增加,“留守兒童”的隊伍也日益壯大。由于留守兒童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兒童在思想道德、家庭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吧钌先比苏諔?、行為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目前我國 “留守兒童”普遍處于這種“三缺”狀態,由此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突以及一系列社會問題。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對于家庭、學校和全社會來說,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對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分析,探討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教育對策,使每個留守兒童都能沐浴愛的陽光,構筑起面向留守兒童的更為完善的心理成長氛圍,為留守兒童撐起心理健康成長的一片晴空,共同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一、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表現

留守兒童大多數因為缺少正常家庭環境的教育與熏陶,缺乏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較為容易沾染上不良社會風氣,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出現典型的性格缺陷。其性格表現為不自信,內心空虛,經常感到不安,對別人的行為極為敏感等。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隱性狀態,是不容易發覺但又影響深遠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性格內向,情感冷淡。

留守兒童年齡幼小離開父母,盡管有的是爺爺奶奶和其他親戚監管,但是,畢竟與父母是親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煩事情自己會感覺無助,久而久之會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內向,情感冷淡,缺乏愛心。

2.心理自卑,缺乏自信。

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自己沒有依靠和有力的保護,因此與父母全在身邊的兒童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

3.寂寞無聊,內心空虛。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里覺得寂寞無聊,進而產生心理躁動和抑郁問題。由于留守兒童難以得到父母的關愛,同時又渴望溫情,容易導致早戀的發生,甚至采用違反課堂紀律的方法來獲得教師或同學的關注,個別學生還會由于得不到溫情而仇視溫情。

4.心理逆反,我行我素。

留守兒童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也很計較。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5.怨恨父母,性格偏激。

少數孩子認為家里窮、父母無能耐才會出去打工掙錢,對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產生怨恨情緒。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遠父母,產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無情。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 80%的留守兒童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偟膩碚f,親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感缺失、社會環境復雜是造成留守兒童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

二、 應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策略

1.開展多種活動,陶冶情操,營造留守兒童成長的樂園。

學校應多多開展各類活動,讓留守兒童有機會去跟別人交往,逐漸從封閉的內心世界走出來。學會與他人交流溝通,對良好的性格的培養非常重要,具備同他人友好交往的技能,有助于內心世界的開拓,有助于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幫助留守兒童減少孤獨感。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如開展“手拉手一起走”、“關注留守歲月,呵護七彩人生”、“讓愛照亮留守的天空”主題隊會等活動,使留守兒童在歡樂、和睦、關愛、向上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2.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輔導。

學校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定期開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疏導活動。學校要設立“心理咨詢室”或“傾訴信箱”,讓學生的各種煩惱有地方傾訴,為學生打開“心結”。 在校內設置“親情聊天室”, 開展親情對話活動,留守兒童可以在“親情聊天室”和外務工的父母視頻上見面、對話,聯絡感情。加強磨礪教育,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性。學校教師要隨時隨地傾聽留守兒童的心聲,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引導,用真情推開一扇扇幼小的心門,解開一個個心結。

3.引導留守兒童進行自我教育。

對留守兒童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應當是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老師靈活多樣地加強生存、安全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以強化留守兒童知法、守法的意識,提高他們自尊、自立的能力。在留守學生中開展每天一篇日記,每周給家人通一個電話,每月寄一封信的活動。讓他們在日記中反思自己、剖析自己、鼓勵自己、鞭策自己,在電話中感受親情和父母的期望,在信中回顧自己的鏗鏘誓言,檢查階段理想、目標落實的情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主動發展,積極溝通,增進交流,促進適應,鑄造人格。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學會自立,獨處時能夠自律,成長中力求自強,防范不良行為,快樂健康成長。

4.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要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建立“留守兒童”與其父母或監護人交流與溝通的“綠色通道”,通過家長(監護人)熱線、定期訪問制度等,經常與“留守兒童”的代養人、父母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化解問題。為了“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長,學校要積極家庭和社區聯系,通過印發關愛留守孩子倡議書等形式,使社會各界都來關心教育,關心“留守孩子”,形成教育合力。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并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總而言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整個社會都必須共同面對的一大問題,全社會各個方面都應該關心他們,關愛他們,真正做到學校、家庭和全社會主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做認真細致的工作,創設人人關心孩子,個個關愛學生的良好社會氛圍。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孩子健康成長,使外出打工者安心工作,使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濱.談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對策,課程教育研究2018(19)

[2]劉鵬 .小學階段留守兒童心理成長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7(9)

猜你喜歡
教育策略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