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員干部要深入群眾,服務一線

2019-07-10 01:29崔世梅
活力 2019年6期
關鍵詞:黨員干部群眾服務

崔世梅

[關鍵詞]黨員干部;群眾;服務

人們常說,共產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就是人民公用的仆人,是服務人民的。黨員干部要很好地服務群眾,就要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群眾為中心,圍繞群眾做工作。

“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比嗣袢罕娛菤v史的創造者,是我們事業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黨員干部,只有牢固樹立群眾觀念,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老師,善于聽取群眾的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始終牢記自己職責,自覺深入基層,聯系群眾,不斷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才能成為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人民公仆。

腳踏實地,身入群眾更要心入群眾。有情懷才有責任擔當,有情懷才有目標方向。黨員干部下基層,不是“走過場”“花架子”,而是要秉持為民情懷,通過腳踏實地辦實事、解難題,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深入群眾,不僅要走進去,更要融進去,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從結交群眾朋友開始,沉下身子走門串戶,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支持。要牢記使命重托,堅持眼睛往下看、勁頭往下使,全面掌握群眾想什么、盼什么、憂什么,真正把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建議搞清楚,把影響基層穩定的矛盾隱患摸透徹。

主動作為,找準問題更要迎難而上。問題梳理的再細致、查找的再全面,如果不沉下心來抓好落實,在群眾眼里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對于發現的問題矛盾,黨員干部不能瞻前顧后、繞道而行,當“甩手掌柜”,而是要迎難而上,主動為群眾擔當,爭當為民解難“勁草真金”。對自身能力范圍內的問題,要主動牽線搭橋,多打幾通電話,多跑幾趟部門單位,爭取問題早日解決;對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在耐心做好政策解釋的同時,要認真思考問題解決的切入點,發揮后方單位的優勢特長,多方協調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路徑;對基層隱情隱患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發揮好“雷達”“哨兵”的作用,加強分析研判,提高警覺性、預見性,提前介入,爭取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持之以恒,援之以手更要援之以道。群眾路線走得好不好,要往群眾的臉上看,把問題解決的好不好、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最終衡量標準。對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的問題解決要著眼常態長效,不僅要援之以手、更要援之以道,強化對矛盾問題解決的跟蹤問效,落實好分類辦理、問題交辦、定期回訪等工作制度,看準的事一抓到底,推動問題切實解決,讓群眾感到溫暖、看到變化、得到實惠。要謹防問題解決“虎頭蛇尾”,一陣熱鬧之后黯然收場,要注意對政策的合理把握,防止出現脫離政策條件的解決,避免脫離政策框架后帶來“后遺癥”?;鶎痈刹孔鳛辄h和政府最接近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個群體,其所作所為都直接關系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其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有效提升基層干部素質、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開展好為民服務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這就要求廣大基層干部必須務實肯干、堅持學習、誠心為民服務。

基層服務工作任務繁重、復雜多變,這要求我們服務基層的黨員干部,更要具備為民服好務的耐心、信心及決心,努力勤奮,做好群眾工作。

首先,好的態度才能有好的服務?;鶎?,是指各種組織中最低的一層,往往辦公設施條件,工作環境也最為艱苦,做基層工作,為老百姓辦事情,是黨員干部工作中最直接,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氣”的一種服務方式。因此,這就要求黨員干部服務要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平,明確基層群眾工作的深刻意義,對群眾有一腔真心實意的服務熱情,需要黨員干部時常深入群眾,貼近民心,聽民聲,以實際行動深刻解讀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作為黨的事業發展基石的信念,一心一意干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

其次,好的方法才能促進好的服務?!皼]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我黨偉大領袖毛澤東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中提出的深刻觀點,他曾大聲疾呼:“注重調查!反對瞎說!”他勸告黨的每個工作人員:“邁開你的雙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每個地方去走走,學孔夫子的‘每事問,任憑什么才力大小也能解決問題?!滨r明地指出了調查實踐的重要性;我國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鄧小平同志也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做群眾工作,實踐群眾路線,要求到群眾中去,依照事實“說話”。干部下基層不是只到現場站一站、看一看、問一問,說幾句無關痛癢的話,然后拍拍屁股一溜煙地回去了,更不能“隔著玻璃看一看、圍著村子轉一轉、照著稿子念一念”了事,這不能叫作下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要不怕累,不怕煩瑣,在工作過程中將理論聯系實際,指導群眾工作,并在過程中學習總結先進工作經驗,不斷成長自己,提升工作能力,為將來更好地服務群眾打好基礎,扎實“基本功”,走出一條“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一條科學群眾路線。所以,實踐群眾線路,要注重工作方法,真正的“走下去”,不走過場,不斷地提升自己,給基層群眾帶去實惠。

最后,好的堅持才能鞏固好的服務。領導干部要把下基層當作一種追求、一種風尚、一種常態,長期堅持、長效進行,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匆匆而過的“客官”。這就要求廣大干部工作上時時與基層相關,處處為基層著想,經常保持與基層黨員群眾的長效聯系與互動,切實構建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并輔以嚴格的考核和問責機制。唯有如此,才能創造條件讓領導干部在基層豐富閱歷、鍛煉能力,避免下基層淪為“一陣風”“走過場”。

因此,干部下基層,走群眾路線,就必須能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堅持求真務實的原則,注重方法,加強黨員干部素質教育,深刻理解群眾路線的重要意義。把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視為最大的政績,在下基層活動中勇創先進、爭當優秀。

猜你喜歡
黨員干部群眾服務
同心戰“疫”,市人大機關黨員干部在行動
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要用好“五心”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吃瓜群眾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5
采掘服務個股表現
綏棱縣 “三個注重”著力打造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
兩則跟服務有關的故事
讀者反饋 訂閱服務
服務與咨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