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主動性的培養

2019-07-10 01:29黎芳
活力 2019年6期

黎芳

[摘要]小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要落實在每個學生身上,關鍵是要給學生搭建平臺,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讓他們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去認識自我、提高自我。只有持之以恒經常開展系列語文活動,學生才會在成長中更智慧更快樂。

[關鍵詞]老師搭臺;學生登臺;人人參與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要落實在每個學生身上,關鍵是要給學生搭建平臺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讓他們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去認識自我、提高自我。本人在實踐中一些嘗試。

一、充分認識學生主動性,相信每朵花會開

放下手中權力,相信學生能力。日常教學中,有的老師往往為了趕進度或是畏麻煩,總是把有的教學活動如辯論會、語言交際、演課本劇等弱化,因為開展起來不可控因素太多,組織不好的話往往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充分認識學生的主動能力,不敢把主動權下放給學生,但如果敢邁出這一步去嘗試,就會發現每朵花都能綻放芬芳。

筆者就有親身體會,例談如下:

就拿學生演課本劇這事來說吧,以往演課本劇,就是挑幾個表演能力強點的同學“示范”性的演一演,或作為課外作業布置,偶爾半扶半放地演一兩次,真有走走過場之嫌。但我想如果真心實意、完全交給學生打理,真把它當回事去試,去研究那又何如呢?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開始“放”開讓學生演課本劇,問題可不少。

哇,課堂里可熱鬧啦,滿堂青蛙叫,你受得住嗎?即使耳朵受得了,那也怕影響鄰班,是問題之一。學生自由組合演員,有的小組的角色有剩余,有的小組人員不夠,還有的同學沒人組合,在那里閑著,怎么辦?是問題之二。教室場地有限,各組都設法爭搶地盤,如何解決?是問題之三。排練中有的角色搶著當,有的角色都不愿意當,是問題之四。沒有道具怎么辦?是問題之五。節目排好了,怎么評價?誰來評價?是問題之六。時間不夠,怎么辦?是問題之七。如此多的問題,是鳴鑼開戲還是閉幕收兵?臺還搭不搭呢?猶豫之后,想真正要給學生一個舞臺,只有考慮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那就先搭個討論的臺子吧。

(一)問題多多,先搭“論臺”渡難關,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問題既然從學生中來,那么只有逐個拋給學生逐一討論,結果有了:

1.扯著嗓門說話有什么不好?輕聲說話有哪些好處?——輕聲說話,利己又利人。

2.角色少,演員多,怎么辦?——輪換演。

3.有人閑著,行不行?——不行,把他拉進組里。

4.都想演“好”角色,怎么辦?——試演一遍,誰好誰上?;蜃ヴb來確定角色。

5.沒有道具怎么辦?——盡所有湊合著用。

6.誰來評價?怎么評?——成立評分小組,十分制,按“紀律、態度、表情、動作、合作效果”五項記分。

7.時間不夠怎么辦?——抓緊演,利用小課演,人人要上臺,這才公平。這些捆綁為師多年的問題(也是困擾老師不敢“放飛”學生的原因)就在“討論”中迎刃而解。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真好!

因此充分認識學生主動性,相信每朵花都會綻放是放手培養學生主動性的必要條件。難關渡過了。這戲臺必搭無疑!

(二)好處多多,再搭“戲臺”嘗甜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問題解決了,躍躍欲試的同學們活而不亂,為師的可悠閑地在節目組中盡賞風景:西蒙的孩子幸福地躺在床(課桌)上,毅然就在夢中,身上還披著西蒙的衣服,西蒙就靜靜地躺在孩子的身旁。一根繩子系著抹布就是漁夫的破網。教鞭成了武松的哨棒......有人一邊做著敲門的動作,一邊暗示合作者配合敲出聲音。有的在不厭其煩地糾正同伴的動作,有的在分析劇中人物的話怎么說、神情怎么演最逼真,有的幾個湊在一起討論怎么壓縮處理作者的話,有人圍著湖南轉來的同學在學講毛主席的鄉音,幾個男生在認真練習獅子的招式......

沒人閑著,也沒人搗亂,各得其所。排練就很投入,上臺公演,就更入角了。

讓學生總結這演下來的好處:

1.練了膽量——從不愛露面的學生也上臺了。

2.學習了表演,滿足了表現欲——人人知道怎么進出場,怎么做動作、表情等。

3.提高了表達能力——注意人物語言的語氣、語調、語速、感情表現。

4.培養了鑒賞能力——會比較、欣賞不同水平的表演。

5.培養了設計、編排、組織能力——懂得恰當安排角色、設計動作、道具等。

6.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排練、表演更體味了課文。

7.享受了交流、合作的快樂——演、觀看都是愉快的事。

二、多開路多搭臺,鼓勵學生動起來,笑看滿園春色好

不僅如此,我還為學生搭建采訪臺,論辯臺,作文互改互評臺,演講臺。這些“臺子”的搭建,讓我真正認識了“主體”的潛力和活力。真正看到了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的好處。因此,只要學生愿意登場,我就樂于搭臺。

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表演表現能力,膽量,合作、交際能力都在一次次的思考、討論、演練、碰撞中得到發揮、提高。人人有機會展示,個個有平臺登場,一個不落下。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處處春。這不就是主體性得到了培養,語文素養在不斷提升的滿園春好處嗎?可見,組織好了的各種語文活動課、各種開放性的平臺是培養學生主動性的訓練場。

相信學生、下放權力、多設平臺,學生主體性培養既需要高度地認識還需要堅持,只有持之以恒經常開展系列語文活動,學生才會在成長中更智慧更快樂。這便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培養學生主動性的一點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