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2019-07-10 01:29王旭東
活力 2019年6期
關鍵詞:實踐能力高職學生

王旭東

[關鍵詞]高職;學生;實踐能力

當前,隨著我國進入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國家逐漸加大了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并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由此可見,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往往對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高職學院作為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主體,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任務。相對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職學院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核心,以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為主線,以服務行業為最終目標的辦學實體。高職學院不但要教授學生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學生對專業操作技能的掌握,并能夠對社會職場環境及行業運行的規律的有必要認知。然而,結合筆者的工作和目前高職學院學生的就業現狀來看,高職學院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與現實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改善學生的實踐能力現狀,促進學校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高職學院實踐性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實踐教學環節重視程度不足

目前,高職學院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競爭力不足,除了學歷層次相較于本科院校的學生處于劣勢這一客觀因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在學校里雖然能學到較為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實際操作技能卻明顯存在不足,沒有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也沒有必備的實踐經驗。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因素之外,很重要的就是部分高職學院過于看重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環節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實踐教學在常規教學中的所占比重較低,教學方式老舊等。

(二)實踐教學的投入不足

實踐教學經費、設備投入不足也是導致實踐性教學低效的重要原因。以筆者所在單位舉例,每年要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的技能大賽,但是困擾指導老師的一大問題就是學院教學使用的教學軟件和比賽用的軟件存在較大差異,學生無法按照賽制要求展開練習,導致成績不理想,打擊賽事組織師及參賽師生的積極性。

(三)師資隊伍薄弱

部分高職學院“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師生比例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此外,現在高校教師的引進,更多的是從專業、學歷、技術職稱等方面制定選拔要求,對于實踐經驗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師自身相關的實踐經驗不足,無法適應目前高職學院學生的培養要求,使得實踐教學無法有效開展。加之高校實踐能力考核體系不完善,對于教師的實踐教學和學生的專業實習過程把關不嚴,有時甚至流于形式,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了高職學院實踐教學目標。

(四)實踐崗位安排不到位

雖然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會為學生安排一些實習機會,但是因為對實習企業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學生所學專業和實習崗位不能完全匹配,加之高校對于實習企業日常了解不夠,實際調查、監督的次數較少,使得實習學生無法有效的實際掌握專業實踐必備的技能,影響了其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二、提高高職學院專業實踐性教學的策略建議

(一)調整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要根據相關專業的企業需求和市場環境實時調整課程設置,不能一味地堅持以理論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應當適當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開設一些新的、密切聯系就業實際的職業課程,同時可以加大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加快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學的融合,使得學生無論是理論素養還是實踐技能方面都能得到長足的發展進步。

(二)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強化實踐教學

高職學院應當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建設一批與之密切相關的實訓基地,配備必要的設備和設施,例如,基礎性實驗室、多功能模擬實驗室、實習實訓教室等,把理論教學和崗位模擬訓練有機結合。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加大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應用性研究,既能提高實訓教師的授課能力,又能提升相關老師的科研、教學成果水平。

(三)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指既具有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又掌握了較為扎實專業技能,既有教書育人的能力,又有實踐工作經驗的復合型教師。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既可以提高高職學院師資隊伍質量,又可以有效提升學院實踐教學成效,是高職學院順應時代發展,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對于“雙師型”的引進和選拔,要設定科學合理的選拔標準,拓寬選擇領域,改進引進方式。既可以社會招聘(要求具有相應的技能等級證書和經驗等),也可以邀請企業人才從事教學工作。同時,還應加強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要求他們自學通過相關技能考試,掛職基層鍛煉等方式,進一步豐富中青年教師的專業實踐教學經驗,提高其實踐授課技能。

(四)建立長效監督、激勵機制

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實踐環節的過程管理和成績認定。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指導,可以吸收企業人員來參與考核與評價,雙管齊下,讓社會與學校共同認定學生的實踐成績。對于整個教學過程要形成一套完備的制度,責任到人,分工協作,環環緊扣,避免走馬觀花、脫離實際的低效運作。學校還需建立一種能力本位的實踐考核激勵制度,要做到層次分明、賞罰得當,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高職學院的專業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費興美.探討高職教育中的實踐教學[J].職業教育,2006(18).

[2]金曉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策略[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

[3]黃懷仁.高職教育對學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06(9).

[4]盧秀芝.基于高職生社會實踐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科技導刊,2015(10).

[5]楊瓊芳.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楊瓊芳[D].重慶師范大學,2012.

[6]王碩菲.論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D].東北師范大學,2007.

猜你喜歡
實踐能力高職學生
趕不走的學生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學生寫話
高校單片機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探討
芻議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聰明的學生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