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測量對煤礦生產的影響

2019-07-10 16:45李長鎖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4期
關鍵詞:礦井巷道工作面

李長鎖

1.在煤礦生產中的作用

1.1斷層分析安全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本著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深入現場,提 供第一手地質資料,分析斷層性質、產狀,制定相應的方案,如采取錨桿噴漿、掛網錨索、 超前支護或聯合支護方式,果斷安全地排除隱患。

1.2有效防治水建立和完善主要含水層地下水文動態觀測系統,重視預測預報工作。測量 人員要注意防治斷層水和地下水,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應對工作面的相對位置關系、高程等 要素準確標定,協同地質人員,研究水文地質變化情況,共同確定探放水鉆孔的鉆深、數 目、方位、角度等,采取防、截、疏、排、堵等多種方法,做到防治水措施得力,工作有 效。

1.3安全生產內容全面、準確的礦圖,巷道關系清楚,能夠有效地防止透巷事故;精確詳 實的觀測數據,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中遇到的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認真計算的結果能 夠有效地保證貫通路線提前形成回路,從而改善通風狀況,避免井下人員出現中毒、窒息等 事故;及時準確的中腰線標定,能夠有效地保證巷道開口、貫通點位置預計的正確性,能夠有 效地保證生產進度、采掘銜接,從而保證提高經濟效益;嚴格的停采停掘和其他管理制度能夠 減少安全隱患,促進煤礦生產的健康發展。

1.4儲量管理根據礦井儲量動態變化,嚴格控制損失量,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提高采區回 采率,不僅降低資源的浪費,企業自身也增添了發展后勁。準確的地質資料,能夠提供最佳 設計方案,避免亂采亂挖、吃肥減瘦、急功近利等短期行為,因此要健全機構、培養人才, 提高儲量管理人員的水平。

1.5巖層移動通過對巖層移動進行變形觀測,分析實驗數據,找出巖層和地表移動變化規 律,計算相鄰兩礦井邊界煤柱的設計尺寸,客觀確定采區之間的邊界煤柱,科學地預測開采 對地表建筑物、巖體的影響,合理地圈定保護煤柱,既保護了建筑物和井下的安全,又提高 了煤炭采出率。

2.對安全生產的保障

2.1不論礦井前期設計規劃,還是巷道施工,由于煤礦所處地質環境不同,造成開采煤層、規 模、方式各不相同,且上覆地層的巖性、厚度因地而異,故造成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的程度和 模式有較大差異,從而顯示了地質與測量工作在開采過程的重要性。

2.2基礎資料必須完備采區設計應依靠地質說明書進行,地質人員根據精查報告及開采情 況,對本區域采區、工作面及掘進巷道提供正確的礦井、水文地質預測預報,這些基礎資料 是搞好煤礦安全生產的必備材料。

2.3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對設計、施工、回采等部門提供的地質、測量資料全面負責,出 現問題時,負責解釋或重新調查。針對每個掘進工作面,都要及時編錄、整理,發現疑 難問題,及時匯報,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處理意見。要經常分析研究周圍已采工作面資 料,結合工作面的地質情況,預報未開拓區的地質變化,每季度末對該季度內的地質預報的 準確程度做一次全面總結,為下一季度地質預報提供參考。

2.4掌握地質變化規律在施工前,必須根據已有的地質資料綜合判斷,分析斷層和褶皺形 態。在回采過程中,掌握工作面的地質變化規律,經常分析研究工作面有無影響回采的各種 地質隱患,及時提出補救措施。綜采工作面必須用物探、鉆探、巷探等方法查明工作面中間 有無隱伏斷層或陷落柱等。同時還要根據地質資料預測工作面及掘進巷道內巖層、煤層的厚 度和結構變化,觀測收集煤層偽頂和直接頂的巖性和厚度變化,為頂板管理和安全施工提供 強有力的依據。在工作面回采結束后,要認真進行總結,對提供的掘進、回采地質說明書做 出評價。

2.5及時繪制地質測量圖地質測量圖的及時繪制,為礦井的規劃、開拓巷道的設計、巷道 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地質人員要對有巖漿巖侵入的煤炭測定煤的變質帶范圍及變質程 度,測定煤層沖刷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薄煤帶范圍對煤質及回采的影響,通過核實后的煤厚, 計算工作面儲量,為生產銜接提供可靠的依據。測量人員實測的數據,為導線布設,預計導 線誤差提供了基礎資料。在井巷工程結束后,要及時將實際標定值與設計資料比較,計算偏 差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對于誤差較大情況,要查明原因所在,總結經驗教訓。

3.穩定隊伍,增強安全意識

地質與測量工作主要是為采礦工程服務的,雖然它在煤礦生產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但 由于專業單一,升遷空間小,這支隊伍并不穩定,要改變這種現狀,需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 待遇和地位問題,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專長。因此在工作、生活和組織上要給予特殊的 關心、愛護,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安心工作,刻苦鉆研。同時,努力提升其社會地 位,從而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風氣。要提升安全和責任意識。改變少數人認為只 是為生產提供數據服務的思想,因此必須加強安全教育,確實使他們意識到這項工作在煤礦 安全生產中所處地位的重要程度。其次要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工作中提 供準確的數據,展現務實的工作作風,正確處理好數據和現場施工的關系,為礦井生產提供 一流的服務。

4.提高工作質量的措施

4.1提升業務水平地質與測量是一門探索性、區域性、綜合性和適應性很強的技術,在工 作中,形成技能和技巧最后升華成經驗,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提高業務水平的措施:①自覺 知識更新,加強業務培訓,深入施工現場,增加生產經驗;②加強基礎資料分析研究,注重資 料編制與管理,培養綜合分析能力,不斷提高對地質規律的認識,提高預測水平;③提高災害 預測精度,在防災減災上發揮快速、敏捷、高效的作用;④開展地質經濟的研究,在礦井、采 區、工作面設計前從專業角度提出經濟效益分析報告,為生產提供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⑤ 生產管理者對地測資料的認識程度,決定了在生產現場的應用。因此,要加強他們的專業知 識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從根本上發揮地質與測量資料的作用。

4.2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以生產服務為目的,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減少安全隱患為宗旨, 堅持自檢自查。對出現的問題,對照標準進行整改;對重復發生的同一性質問題,要追查原 因,組織討論,責任到人。工作中原始記錄、成果臺賬、各種圖件的每個環節必須一步到 位,以良好的習慣和嚴格的管理來保證地質與測量工作的質量。時刻牢記為生產服務的宗 旨,工作重心應向生產傾斜,為生產提供各種資料,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經常深入 生產現場調查研究,熟悉采礦生產、設計、施工對地質與測量工作的要求,可以使地質人員 提出的地質資料更具預見性,更客觀、更實際地反映井下的自然地質情況;可以提高測量人員 的效率和質量,保證測量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為采礦生產服務。

5結束語 地質與測量工作是一門應用技術。是為了安全、有效地進行采礦和充分地回收礦產資源, 運用數學、地質學、測量學等所提供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以完成從勘探、開采到報廢生產 過程各階段和生產過程的環境變化所發生的各種幾何問題。由此可見,目的首先是為了安全 生產,其次是為了有效地進行采礦和充分回收煤炭資源。在安全生產方面起指導作用;在有效 地進行采礦方面起保證作用;在充分回收礦產資源方面起監督作用。井上、井下的各種數據觀 測、鉆探工程、巖層移動、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工作,具有基礎性、先行性和服務 性。由于煤礦生產系統復雜,環節繁多,地質條件的頻繁變化和采掘工作面的隨時推進,給 井下生產帶來了一個個未知而又不安全因素,特別是瓦斯、礦壓、涌水等災害時刻威脅著井 下和工人的生命安全。因而,生產管理人員務必清楚地掌握井下巷道之間、采區之間、以及 相鄰礦井之間和井下開采與地表建筑物、天然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籌帷幄,防患于 未然。為此必須進行井下地質與測量工作,把摸不到、看不著、復雜的井下生產系統牢牢地 印記在腦子里,這樣才能合理安排生產計劃,科學地管理和指揮生產,及時可靠地制定災害 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案,煤礦安全生產才能有保障。

猜你喜歡
礦井巷道工作面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開挖支護穩定性模擬研究
建立三大長效機制 保障礦井長治久安
煤礦礦井技術改造探討
單軌吊機車在煤礦綜采安(撤)工作面中的應用
采空側巷道圍巖加固與巷道底臌的防治
深埋斷層與巷道相對位置對巷道穩定性的影響
綜采工作面過陷落柱防治及其對策
井下多功能巷道修復設備簡介
綜采工作面的快速回撤
綜采工作面坑透結果分析與驗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