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基于"知—情—動—行"四維工作模型防治"大二低潮"現象

2019-07-10 16:45周雅婕
科學與財富 2019年14期
關鍵詞:成因分析

周雅婕

摘 要:學生經過大一學年入學適應期后,進入大二學年,往往由于自我管理不嚴格,缺乏學業規劃意識,教師管理不嚴,人際關系危機頻發等多方面原因,容易引發“大二低潮”現象,本文分析了這一現象的成因,并站在輔導員育人角度提出了針對這一現象的防治措施,以助力學生成才教育。

關鍵詞:大二低潮;成因分析;成才教育;科學管理制度

當下,如何培養符合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大學生成為被廣泛關注的話題,輔導員的工作重點也圍繞著這一目標展開。然社會發展速度迅猛,輔導員育人工作所面對的學生也呈現出很多新特點,育人環境也不斷發生著變化,要求輔導員自身不斷提高,加強自身業務能力,分階段找問題抓共性,采用與時俱進、切實可行、科學高效的方法,有效開展育人工作。

一、大二成才教育的羈絆——“大二低潮”現象描述

我院大二階段的育人工作圍繞著“成才教育”這一主題展開,然普遍存在的“大二低潮”現象卻一直是阻礙育人成果的絆腳石。早前《中國教育報》對1000多名大學生的調查總結中發現,處于大二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行為、學習狀態、學習效果及情感體驗方面均較大一年級有所下滑。并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大二病”。2017年末,商務系通過問卷對500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數據統計的分析當中顯示,大二低潮現象也普遍存在于我院學生中。

從統計數據來看,在即將進入大二和大二在讀的學生中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學業規劃意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下降、課堂出勤率較大一期間有所下降、學生對專業發展迷茫。

二、“大二低潮”現象成因分析

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學生主觀層面

95后學生個性鮮明,喜小眾文化,不受約束,敢于挑戰權威。經過大一適應期的學生逐漸熟悉了生活學習環境,開始漠視學校管理規章制度。專業方面,學生入學前對專業的認知不夠明確,往往以家長意愿和親朋建議進行專業選擇,但實際經過大一學年專業課學習,發現與自身期許存在差異,便產生懈怠逃避情緒。

2.學生生活環境因素

相較于高中階段的固定穩定學習環境,大學學習環境更為輕松自由,對學生的自律性和主動性要求更高,絕大多數學生由于大一期間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而導致期末掛科,信心受到打擊,導致大二年級進入萎靡不振的狀態。

生活方面,進入大學階段后,學生主要人際關系包括:宿舍、同班同學、師生、學生組織/部門/社團、戀愛五大關系。就同舍關系而言,我院學生多以獨生子女居多,慣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共情心理,容易引發宿舍矛盾;同班同學關系方面,大學因上課地點不固定,導致個體與集體聯系不夠緊密,學生歸屬感不強;師生關系方面,師生除授課接觸機會外,鮮有溝通時間;學生組織/部門/社團關系,以興趣愛好為基礎,流動性強,難以持續;戀愛關系方面,大學管理環境較為寬松,經過大一適應期大二學生年愛人數陡增,但戀愛生理性高于理智性,戀愛關系極易受挫。以上五方面的人際關系對于大二階段的學生而言還缺乏良好的處理能力,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對生活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

3.學校教育管理層面

我院學生管理中大二年級沒有大一年級紛繁多樣的學生活動,沒有大三年級以專業導向的各種比賽、講座專業課程課設也相對較少,所在學校教學管理方面是極易被忽視的一個年級。

4.輔導員管理層面

大二年級學生由于熟悉了學習生活環境,對輔導員的依賴也逐漸減少。導致輔導員工作往往按部就班,難出成果。

我院為民辦獨立院校,輔導員流動性較大,導致班級管理常常因輔導員更換而不能一以貫之。

5.家庭因素

學生中學階段父母和家庭往往扮演著引導者和督促者的角色,導致學生習慣于依賴家庭和父母,獨立自主意識匱乏。進入大學之后開始逐漸原來家庭和父母的呵護,尤其經過大一適應期后絕大多數父母會選擇從大二年級開始對孩子逐漸放手。

三、構建有效應對“大二低潮”的工作模型

針對“大二低潮”這一存在于我院大二學生中的普遍問題,根據心理學理論:人類心理發展“認知-情緒-意志-行為”四階段,評估我院大二年級學生的發展狀態,構建了“知-情-動-行”的四維工作模型。

1.認知層面,開展主題教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認知是人類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第一要素,是情感自洽,行為動機釋放的基礎。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輔導員的首要工作,對促進學生認知的健康發展和推動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大二學生認知價值失落,責任意識淡漠的現象展開的思想教育工作應充分把握學生特點,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針對這一階段學生學業認知迷茫,缺乏主動進行學業規劃的意識開展有正對性的特點,開展學業規劃主題教育和專業認知教育。設計切合學生心理和興趣的教育方式,展開專業興趣討論小組,優秀學姐學長專業學習交流會,邀請系部老師開展專業認知講座。

2.情感層面,防治結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情感活躍于人際交往的各個部分,而情緒的內在體驗雖然短暫,但卻因其激烈程度對日常生活學習有著極大影響。情緒情感的積極與否,穩定與否,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持久深遠的影響。首先根據心理資詢中心入學時所做心理問題篩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重點關注學業困難、情感困難、經濟困難、和人際交往困難學生,獲取心理資詢中心相關意見,并建立與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構建立心理健康預案。同時從整體層面開展主題團輔活動,構建以多層次,多渠道,集體配合的幫扶計劃。

3.動機層面,激發活力,促進班風學風建設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學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有利于營造積極的生活學習環境和積極良好班風學風。針對大二學生出現“大二底潮”現象。首先,采用任課老師課堂評管制度和“愛班級”線上課堂簽到雙管齊下的方式,全面監控學生到課率和課堂上課情況。其次評估我院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長環境,制定《大學生成長量化測評》指標從專業技能、綜合素質、非專技能等方面全面監控評測我院學生在校期間所參與的課堂學習和第二課堂活動對學生長才教育的影響,并讓學生每學期更新成長計劃,讓學生能可視化自身在大學期間各階段的成長指標,從內在激發學生動力,讓學生重拾學習信心。

4.行為層面,創新管理,建立制度保障

行為層面,制定公平公正,高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形成良性循環管理機制。創新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追求學生教育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有利于規范學生各方面方面行為,為高校育人保駕護航。

第一、建立規范的制度考核體系,全方位全過程規范學生在校期間各項學習生活行為。從日常班級管理、班風學風建設、違紀違規三個維度將學生寢室表現、活動出勤、課堂表現、獲獎情況等與班級整體考核進行掛鉤,并將考核結果作為班級評獎評優等榮譽名額劃分的依據。并堅持以制度為原則,規范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做到對人對事公平公正,懲罰獎勵有據可依,以制度管理取代傳統班級管理以人管人的方式。

第二、多方聯動,形成學生管理工作合力,落實全員育人指導思想。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家長,都是對有學生管理有責任的。在創新管理模式中,重視任課老師課堂情況的反饋,建立與家長的有效信息溝通平臺,定期反饋學生在校情況和成長記錄,建立多維度的配合,促進育人成果的有效實現。

大二成才教育對大學生育人成果實現起著重要影響,無論是輔導員育人層面還是學生自身層面都要樹立正確的認識,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新特點,基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制定科學的育人方法是輔導員育人工作的必由之路,也有利于輔導員育人效率和育人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歡
成因分析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防范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上揚原因與處置探索
英語學習困難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數據時代下國企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對策思考
數據時代下國企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分析及治理對策思考
網絡犯罪的成因分析及對策
殺人案件的動機與成因分析
有關英漢翻譯中隱性銜接與連貫問題的思考
《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命運成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