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低齡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9-07-13 01:45陸彩虹
課程教育研究 2019年25期
關鍵詞:寄宿生低齡心理健康

陸彩虹

【摘要】近年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愈發引起了社會人士的高度關注,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農村低齡寄宿生群體,這一群體的家庭情況往往較為復雜,缺乏家長必要的心理引導,更應該引起校方與教師團隊的重視。

【關鍵詞】農村 寄宿生 低齡 心理健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5-0019-02

引言:

對于農村低齡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該從多方面開展,首先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積極的校園生活環境,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其次應該對學生的內心與獨立能力進一步關注,使其提升自身的獨立生活能力的同時收獲家庭的溫馨感。最后,還應該加強校方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學校內部建設系統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從專業角度樹立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1.創設健康溫馨的校園生活環境

1.1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對于低齡寄宿生而言,他們脫離了溫馨的家庭將學校當成了第二個家,在這個大家庭中只有老師與同學,因此為了讓寄宿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校方應該盡全力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溫馨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可以放下心中的恐懼與隔閡,真正融入到校園生活當中。例如校方應該為學生提供干凈整潔溫馨的宿舍環境,方便學生生活中的各項事宜,讓學生可以在宿舍中舒適自在的學習與生活,同學之間可以在宿舍中聊天深化感情,將彼此作為自己的家人,宿舍教室也應該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照顧學生的起居,而不應該以一個嚴厲管理者的形象出現,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恐懼心理與自卑心態。除此之外,美味可口的三餐也是學生快樂的源泉,校方應該嚴格整肅學校餐廳,務必保證學校三餐的健康與衛生,提供給學生快樂溫馨的校園生活,讓低齡寄宿生可以感受到學校的溫暖以及老師同學的情誼[1]。

1.2創設健康向上的校園風貌

校園風貌概括了學校的整體精神面貌,其中包括校風、班風以及寢室風氣,不光是學生之間的關系,還包括了教師紀律以及教師團隊的風氣。對于低齡寄宿生而言,學校生活幾乎是其生活的全部,其心理狀態的養成必然會受到校園整體風貌的影響,一旦校園風貌較差,學生之間沖突不斷甚至出現校園暴力,就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對于學校而言應該重視校園內部的風氣建設,讓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同窗友誼,斷絕教師收受賄賂的風氣,讓整個校園彌漫積極向上的正氣,這樣的校風才能夠賦予低齡寄宿生安定的心態,進而將有限的精力放在學習上,避免學生的心理由于焦慮不安產生心理問題。

2.針對學生的內心與能力養成開展活動

2.1組織溫馨的關愛活動

一般來說農村的低齡寄宿生中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工作沒有時間照顧他們才讓他們在學校寄宿,因此他們其實非常缺乏關心與溫暖,為了讓這些低齡寄宿生獲得童年應該得到的溫馨感受,樹立正確健康的心理狀態,校方可以組織教師團隊為學生開展關愛活動。例如在學生生日的時候準備蛋糕,為所有學生共同慶生共同慶祝,師生在一起吃蛋糕做游戲,獲取溫馨幸福的感受,另外在過節的時候也可以組織師生共同表演節目慶祝節日的到來,通過這種溫馨的活動方式可以填補學生心中缺失的部分,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2開展生活能力競賽

農村的低齡寄宿生由于年紀較小其生活能力有待加強,在剛剛步入寄宿生活時必然存在著生活上的困擾,一個人面對生活中的各項事宜必然會出現難以應對的情況,這可能會讓學生產生焦慮自卑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但應該教導學生寢室生活中的各項生活技能,還可以定期的展開生活技能競賽。比如以宿舍為單位進行宿舍整潔度評選,將寢室衛生以及被褥整齊度納入綜合的考核標準,評選出優秀的宿舍進行流動紅旗的展示。學生可以通過這種小的競賽活動提升自己的獨立生活技能,一旦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強化學生的內心,提升學生的自信,有助于學生健康心理狀態的建設[2]。

3.建設校園心理健康輔導系統

農村低齡寄宿生中很多學生家庭情況比較復雜,對于學生的內心影響較大,因此這部分學生的心理狀態往往較為復雜可能呈現不穩定的狀態,針對這一情況校方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讓學生可以接受到正規系統的心理引導與心理知識學習,學習一些簡單有效的心理調節技巧以及心理控制能力,最終獲得穩定健康的心理狀態。另外校方還應該設置心理輔導教師并且該崗位由專業人士擔任,面向學生的心理咨詢以及部分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幫助他們開解心中的疑問,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消解心理問題。如果學生由于壓力問題羞于與心理輔導教師面對面交流,則可以利用網絡或者寫信的模式與心理輔導教師進行交流,進而構建一個校園內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幫助學生掌握心理知識,提升心理控制能力,解決心理問題[3]。

結語:

從某種角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應該優先于文化教育,育人先育心,只有學生有了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農村低齡寄宿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針對這部分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廣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曹光信.用愛點燃學生前行的路——農村寄宿制小學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184.

[2]朱軼.農村小學寄宿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3]常春生.農村寄宿制學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黑河教育,2017(03):3-4.

猜你喜歡
寄宿生低齡心理健康
低齡未成年人案件核準追訴問題研究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農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對策分析
寄宿與非寄宿初中生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比較研究
顯微外科技術治療低齡兒先天性并指
低齡未婚先孕者人工流產負壓吸引術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的研究
低齡晚孕穿透性胎盤植入1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