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發展對軟件個人信息安全的影響

2019-07-16 11:55董明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9年8期
關鍵詞:法律法規網民信息安全

董明

摘要:本文將以數據發展對軟件個人信息安全的影響最為主要內容,圍繞這一觀點,和諸位讀者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下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以及相關的有效應對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軟件個人信息安全

大數據是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自應用以來在本世紀產生的又一個偉大的成果。所謂“大數據”是指信息包含量大、內容豐富、而且一直處于不斷地更新與變化狀態之中的信息生存現象。大數據的載體通常是我們常用的數據庫。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的又一次偉大的飛躍,它極大地促進了信息之間的融合,真正實現了宇宙萬物、無所不包。

1“大數據”的特點

1.1信息儲量龐大

大數據之所以被公認為“大”,就在于他可以存儲的信息量十分龐大,這是傳統的圖書存儲和信息技術初期的磁盤硬盤存儲所遠遠不能比擬的,而且大數據在很多的領域中都有廣泛的運用??梢院敛豢鋸埖恼f,大數據能夠包羅世間萬象,內容極為豐富,滲透到了人類生活的邊邊角角,方方面面。

1.2信息高度融合

大數據信息儲量大,涉及范圍廣,這就給大數據在形形色色的數字化信息上的高度縮合奠定了基礎。大數據內存儲的龐大的信息體系絕不是孤立存在的,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被包羅在數據庫里面以后,信息之間能夠做到有效地互聯互通。

1.3運算速度遠超人腦

大數據雖然體量龐大,運轉復雜,但是它的運行速度遠遠超過了人類的大腦運行速度。利用大數據的這個優點,人們可以在各個領域都建立相關的數據庫,這樣一來,每當我們遇到生疏的知識,就可以在大數據的數據庫系統內快速檢索到。由此可見,雖然數據庫背負著復雜龐大的數字信息體系,它的計算速度并沒有因此而變得遲緩,這便是大數據獨特的優勢所在。

1.4信息定位精準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瀏覽器,上觀看某些時事熱點內容的時候,總是會在屏幕下端或旁側推薦出與我們喜好相關的內容。這其實就是大數據的一個典型的運用。大數據基于一定的統計學原理,我們用瀏覽器瀏覽信息的時候,瀏覽足跡都會被大數據記錄下來,根據我們瀏覽的信息頻率和瀏覽量,大數據會自動分析出與之相關的內容,并及時推薦給我們。

由此可見,大數據雖然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體系,并沒有給他的運行速度帶來絲毫阻礙。把大數據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化與高效化。

2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信息安全威脅

2.1大數據隱含巨大利潤,誘發網絡違法犯罪行為

根據國家工業及信息化調查研究,預測2020年世界大數據經濟潛力將在10000億美元以上。由個人道德素養缺失,再加上缺乏相關的監管措施約束,一些不法分子企圖利用大數據漏洞或者對大數據系統惡意攻擊來攫取個人利益。這對大數據的應用以及公民網絡個人信息安全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

2.2公民網絡安全意識淡泊,容易發生網絡安全事故

在我國,公民的受教育水平還不夠高,對于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也知之甚少。這就給了一些不法分子的網絡犯罪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有些情況下,公民遭到了網絡安全襲擊,自己還全然不知。因此,公民要主動自覺的學習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避免自身的財產幾生命安全在復雜多變的網絡環境中受到傷害。

2.3網絡環境污染嚴重,缺乏有效監督管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電腦上網時,總是會有各種網絡廣告出現在界面上,這其實就是網絡環境遭到污染的一種體現。網絡環境的污染給了許多網絡違法犯罪行為藏身之處,這對網名的網絡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威脅。雖然國家在凈化網絡環境方面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門也十分注重為網民提供一個更加綠色和諧的網絡環境,但是在具體的網絡環境凈化與治理過程中始終未能很好的落實下去。隨著大數據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凈化網絡環境,加大監管力度和監管范圍勢在必行。

2.4相關技術尚不成熟,安全風險時刻存在

現階段,大數據在我國還只是普及階段,處于發展的初期。在大數據的應用和系統維護中還存在著很多很多技術問題尚不純熟,對于大數據網絡安全風險的預測和監管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滯后。這就意味著居民網絡安全尚沒有得到絕對的保障,有關網絡安全問題的治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3大數據時代下維護個人信息安全有效措施

3.1提高公民素質實行全民監督

我國網民數量已達七億多,4G通信用戶覆蓋率超過10億。雖然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很高,但是網民網絡素質較低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提高網民素質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提高網民的網絡安全意識,使之具備基本的網絡安全常識,而不至于對于發生在眼前的危害自身網絡安全的行為沒有鑒別判斷能力。

(2)提高公民網絡安全法律意識,使之在遇到網絡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時,能夠及時,大膽,有效地舉報,具備協助專業人員查處網絡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常識。

(3)使公民具備網絡安全監督意識。不僅僅自己做到知法懂法,對于身邊一切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都要自覺舉報。

3.2加大相關網絡技術研發

保障網民的網絡信息安全,核心技術的研發是關鍵。相關技術部門要加大研發力度,技術的研發要涵蓋預防技術,治理技術,漏洞修補技術,系統維護技術以及抓捕技術,力爭對一切惡意盜取公民及國家機構網絡信息的行為做到線上抓捕。

3.3加大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的實施力度與監管力度

我國高度重視保障公眾網絡信息的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比較完善。最大的問題在于執法力度不夠強,法律法規的實踐性太差。因此國家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用于網絡環境安全問題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與監管,早日將法律重器運用到網絡安全保護中。

以大數據為依托的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潛力很大。在我國,各行業大數據的發展依舊處于初級階段,在不久的將來,大數據勢必會成為各行各業生產運營的主導性因素。大數據的未來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定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大數據在帶來巨大便捷與收益的同時,也給個人網絡信息安全帶來巨大威脅,因此要辯證看待這一信息技術利器。

參考文獻

[1]戚斌.大數據時代面臨的信息安全機遇和挑戰[J].信息記錄材料,2018(05).

[2]岑柏霖.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信息安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03).

[3]袁艷。淺析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的新特點與新要求[J].電腦迷,2018(08).

猜你喜歡
法律法規網民信息安全
7月起將施行新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與民生新聞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海外房屋出租市場法律法規
保護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護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緩
信息安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