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干預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效果評價

2019-07-19 05:46于靜
健康大視野 2019年14期
關鍵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綜合護理干預

于靜

【摘 要】 目的: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隨機將我院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55例分成兩組,針對參照組27例患者實施基礎護理,針對觀察組28例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效果差異。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有效性存在差異(P<0.05),統計學存在意義。結論:針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明顯,利于患者手術效果的提高,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護理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83-01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主要是指由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出現引發下肢動脈出現狹窄及閉塞的現象后,肢體出現慢性缺血導致的,疾病的發生與患者生活習慣、基礎性疾病及機體狀況等存在緊密聯系,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涼、畏寒、患肢酸痛、疲勞、患肢疼痛(以夜間及平臥最為常見)[1],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我院針對收治的患者55例進行護理對比,旨在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將我院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55例分成兩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參照組27例患者中男病患15例,女病患12例,最大年齡82歲,最小年齡55歲,均值為(69.30±3.45)歲;觀察組28例患者中男病患17例,女病患11例,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53歲,均值為(69.11±3.62)歲。

對兩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組間差異小且可比性高。

1.2 方法

針對參照組27例患者實施基礎護理,針對患者實施基礎的術前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術后基礎對癥護理等護理措施。

針對觀察組28例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綜合術前生理、心理訪視護理:手術前全面評估患者心理就生理狀態,針對患者評估結果為其實施術前一對一訪視、心理疏導及針對性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治療方式的相關認識,給予患者正確的心理引導,指導患者深呼吸保持良好積極心態面對手術及疾病,采用精神轉移的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其術前負面情緒及心理壓力。術前對患肢進行保護,采用頭高腳低位,緩解缺血癥狀,指導患者多活動,避免久坐久站,禁止“蹺二郎腿”,給予患肢適當的保溫處理,勤剪指甲,減少對患肢的抓撓,保證患肢足部衛生及干燥,針對皮膚潰瘍或壞死癥狀給予局部清潔、消毒及換藥等處理。監測患者術前是否存在出血傾向,指導各項檢查的實施,術前2天開始指導患者創傷排便排尿,給予適量的止痛藥物緩解疼痛。(2)綜合術中護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針對異常情況及時準確通知主刀醫生,給予患者適當的安慰,告知患者手術進程,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一些積極向上的話題,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多巴胺、阿托品及硝酸甘油等針對性處理;為患者做好保暖護理及隱私護理。(3)綜合術后護理:遵醫囑嚴格給予患者補充血容量處理,嚴格觀察患者下肢末端的血流量、皮膚顏色及患肢腫脹情況,針對異常情況立即針對性處理,規范患者的飲食,采用針對性飲食計劃的方案,術后早期指導患者進行下床康復鍛煉,觀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血栓、包塊、隆起、搏動性包塊及血管雜音等現象,術后12小時實施加壓包扎處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護理后的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有效性等指標差異;(1)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糊疼痛評分量表,總分10分,分數越高患者疼痛越明顯;(2)護理有效標準[2]:手術成功,不存在術后嚴重并發癥及感染現象,患者滿意度良好、精神及心理狀態良好,不存在焦慮抑郁狀態。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參照組護理后的疼痛評分為(7.25±1.30)分,觀察組護理后的疼痛評分為(5.56±0.34)分,兩組相比:T值=6.88,P值=0.00;兩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有效性存在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見表1所示: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及生活方式的變化,現階段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患者出現殘疾、病死現象,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中一般針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療效較為顯著,但在手術治療期間給予相應整體、綜合及全面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3]。本次觀察中針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開展手術治療期間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分別給予綜合性的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及術后護理等護理手段,緩解患者術前焦慮程度,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及配合度,減少術后并發癥現象的出現,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促進患者預后及早日康復。這一結果與劉曉梅,黃江英[4]在研究“球囊支架成形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圍術期的護理”過程中所得結果一致。

綜上,針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建立臨床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 鐘先利,李碧,郭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術后并發血栓形成的護理[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6):1035-1037.

[2] 叢艷華,王冬梅.54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0):247-248.

[3] 高佩蓓,張潔,王莉潔,等.護理干預在置管溶栓聯合腔內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圍術期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745-2749.

[4] 劉曉梅,黃江英.球囊支架成形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圍術期的護理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9):74-75.

猜你喜歡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綜合護理干預
經肱動脈行介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效果觀察
活血止痛散離子導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未潰破期30例臨床觀察
綜合護理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產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析
CTA與MRA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應用中的對比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雜交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腔內介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