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防務合作新模式

2019-07-20 05:57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慈國巍少將
國防 2019年6期
關鍵詞:防務亞太大國

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 慈國巍 少將

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主任慈國巍少將(右二)在第18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特別小組會上作演講發言

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求和平、謀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人類日益成為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世界發出了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倡議。促和平、求穩定、謀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訴求,和平力量的上升遠遠超過戰爭因素的增長。

但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時有抬頭,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持續不斷,國際安全體系和秩序受到沖擊。我們所處的亞太地區,仍存在許多熱點敏感問題: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安全、網絡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重大自然災害等帶來的挑戰明顯上升,安全問題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深化各國軍事交流與合作,探討建立防務合作的新模式,對于維護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顯得尤為重要。

就本地區的防務合作模式而言,既有美國主導的亞太軍事同盟體系,也有上海合作組織等以不結盟、對外開放為原則的組織;還有東盟地區論壇、東盟防長擴大會,以及香格里拉對話會、西太海軍論壇、北京香山論壇等機制。哪種防務合作模式更為有效?中國有句成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哪一種模式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安全威脅,單打獨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我們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摒棄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實現普遍安全。

開展安全合作,相互尊重是前提,相互信任是基礎,合作共贏是目的。上合組織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在防務安全合作框架內形成了“一個會議、兩個品牌、一個支撐”的結構,即以國防部長會議為引領,以“和平號角”軍樂節、“和平使命”反恐聯合軍事演習為品牌,以專業領域交流研討為支撐,在多領域廣泛開展合作?!吧虾夏J健遍_創了區域合作新模式,為地區和平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

中國深知,自身和平發展與亞太未來息息相關,主張積極開展雙多邊安全對話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與安全合作兩個輪子一起轉,推行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的安全治理模式。中國對現有的亞太安全架構的構想,不是另起爐灶,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對現有機制的補充和完善。中國一直秉持如下主張。

第一,防務合作需要大國良性互動。只有大國關系相對穩定,亞太地區才會相對穩定。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始終處于高水平;中美兩國兩軍關系歷經曲折和困難,但總體保持穩定。中國主張,中美之間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這既是著眼大國雙邊關系,也是顧及亞太乃至全球安全。大國之間的良性互動,需要大國相向而行,也需要其他國家的支持配合,而不是在大國之間挑撥離間、伺機漁利。

第二,構建開放包容的防務合作架構。冷戰遺留的軍事同盟,在地區乃至全球只是少數而不是多數,以意識形態、敵我陣營劃界的冷戰思維早已過時。無論打著什么旗號,擴大軍事同盟既不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也不是時代發展的方向。至于有關國家提出的“印太”概念,中國認為,任何新的倡議都應該增強透明度,增大包容性,增加開放度,與全球經濟一體化,政治多元化,安全共享化的時代相向而行;而不應該損害他國利益,成為排他性的軍事同盟。

第三,聚焦非傳統安全務實合作。相比較傳統安全,各國對解決非傳統安全的共識更多,也進行了更多的實踐。因此,應該繼續以非傳統安全合作領域為重點,從易到難,積累互信。近年來,中國同周邊國家常態組織反恐、維和、救援等系列聯合演習和訓練,務實合作不斷深入,同東盟防務合作水平不斷提升。今年,中國和泰國將作為東盟防長擴大會反恐專家組共同主席國,分別在泰國、中國組織反恐桌面推演和實兵演練。演習并不是防務合作的終點,提高各國應對挑戰的能力,實現共同安全和發展,才是防務合作的最終目標。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將繼續把自身安全同地區安全融合起來,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創新合作模式,為共同創建引領世界、惠及各方、造福子孫的美好亞太作出應有貢獻!

猜你喜歡
防務亞太大國
亞太首個拜耳“耘遠農場”揭牌
對亞太城C地塊二期工程勘察與分析
針尖對麥芒 上汽通用凱迪拉克CT5 VS 沃爾沃亞太S60
亞太區域合作的話語消退與重新激活
多想記住你的臉
大國工匠
大國氣象
歐盟推出“史無前例”的防務計劃
周邊大國的海上挑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