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動的空間藝術
——自然光影之于建筑意境的營造

2019-07-20 09:38朱曉璐
四川建筑 2019年6期
關鍵詞:光影光線營造

朱曉璐, 孔 超

(1.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2.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四川綿陽 621010)

光影大師路易斯·康說“設計空間就是設計光”,表明光影與建筑空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建筑的本質是空間,而光就是建筑空間的靈魂[1]。建筑空間的創作過程也是設計師與自然光影對話的過程,有了光影,才有建筑空間的層次變化,而光影的流動,又賦予建筑變幻莫測的空間藝術。

自然光的物理性影響著建筑的功能、結構與材料,而它的藝術性及文化內涵則塑造了建筑的靈魂與生命,進而使得建筑空間意境有靜謐與活潑之分,雅致與樸素之分,神秘與自然之分。人類在利用自然光營造空間意境的道路上從未停止腳步,從古希臘時期的神廟柱式到古羅馬時期的穹頂天窗,從哥特建筑的玫瑰彩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高側窗,從中國古代的木結構建筑到現代建筑的玻璃幕墻構造,自然光影與空間意境的營造值得我們繼續探索。

1 光影——流動的空間藝術

光是萬物之源,它給與我們光明與溫暖,也養育著地球上的萬物生靈。即使科技再發達,人工光再便捷,也無法替代自然光的能量與魅力。而陰影則因光而存在,它是光的伴侶,如影隨形,正是因為陰影,才使光空間有或空靈輕透或沉重壓抑的感覺,從而賦予建筑輕盈或厚重的體量,通透或神秘的空間意境,如果沒有陰影,則意味著無盡的灰色世界。

自然光總是不停地變化著,它是時間的剪影,隨著季節、氣候和地域的變化而流動,它的強度、色彩和角度也隨之變幻莫測,仿佛在上演一場光與影的舞蹈。如果光線可以行走,它會為你演繹一段情感飽滿,生動活潑的戲劇。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存在于光影之中,也參與著光影的設計,從我國古代計算時間的“日晷”,到古希臘人表達時間的“影鐘”,從孩童時期追逐光影的游戲到建筑大師設計編排的光影魔術,自然光影給與我們的遠遠多于我們對它的了解?;蛟S我們可以控制它的強度,改變他的方向,利用它的色彩,卻永遠無法掌控它的力量,無法預測下一秒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視覺體驗。正因如此,它是自然的,神秘的,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也可以指引我們的精神世界。

2 光影之于建筑空間

建筑空間的形式引導自然光的流動[2],而光線的涌入又為空間形態提供了更多可能,自然光的表現性、構筑性及引導性與建筑空間的其他要素一起,成為建筑空間必不可少的造型因素。

2.1 自然光影的表現性

建筑之所以會給人或冰或暖,或硬或軟的視覺體驗,取決于它的材料質感,而自然光線又與材質相互碰撞,發生了“化學反應”,光線的反射、折射和透射分別作用在木材、磚材和玻璃等材質表面,會有出乎意料的視覺效果。木材在自然光的照射下,給人溫暖古樸的感覺,營造出自然舒適的空間氛圍,磚材的粗糙紋理在光線下變得質樸優雅,路易斯·康說“只有當陽光反射到磚墻上時,太陽才會變得十分美麗”[3],玻璃材質在陽光照射下會變得更加晶瑩剔透,使空間營造出潔凈輕透的視覺體驗。自然光渲染了建筑材質,讓空間更富表現性。

2.2 自然光影的構筑性

自然光影的明暗交界線可以營造一種心理領域感,界定非實體圍合的虛空間,如連接室內外的“灰空間”,光線的明暗介于兩者之間,使室內外空間自然地過渡。隨著一天當中太陽的運動,自然光線也隨之變化,流動的光影為空間增添了無限趣味,打破了實體構件的沉悶和封閉,讓空間靈動變化起來。自然光影的界定性在展示空間中的應用也很廣泛,它可以巧妙地區分不同功能的展廳,在空間中營造柔和靜謐的氛圍,給參觀者以心理暗示和指引。

2.3 自然光的引導性

趨光性是人的共性,黑暗里的一束光可以給人以指引。設計中可以利用光線的聚焦性,創造空間焦點,引導人流,生成空間流線和序列?!敖ㄖ橇鲃拥囊魳贰?,說明建筑空間也需要“起”、“承”、“轉”、“合”的變化,而自然光就是最好的設計師,它可以把空間巧妙地組織成一個連貫的序列,讓體驗者跟隨光線的變化移動腳步,心情也會隨之變化,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特別是在紀念性的空間中,光線的引導勝于任何指引符號,讓體驗者在光影的變化中深思,從而引發人們的共鳴,感受內心世界的跌宕起伏。

3 光影如何營造建筑空間意境

空間意境的營造是建筑藝術性的體現,在特定的場所渲染特定的氛圍,營造特定的感情,使建筑成為一個活的,有生命有靈魂的建筑。自然光影是營造空間意境的特殊材料,沒有光就沒有空間藝術,也沒有表達空間場所精神的視覺語言。光線可以對空間進行分割、重組、穿鑿,光影對比豐富了空間層次,渲染出繽紛的色彩,從而使空間有內涵,有場所精神的空間才可以打動人心,引發精神世界的共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空間都能營造意境,只有那些以精神功能為主的建筑,如宗教建筑空間、紀念意義的展示空間以及禪宗意境空間等[4]。

3.1 自然光影對展示空間意境的營造

自然光影對展示空間意境營造主要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文化類展示空間,一類是歷史類紀念空間,前者包括美術館、科技館、歷史博物館等,后者主要是歷史及人物紀念。對于文化類展示空間,自然光可以營造安靜平和的空間意境,弱化光影的明暗對比,采用規則明確的光形,使光線均勻擴散,或采用透光材料來柔和光線,如玻璃、紙質等,都可以讓人體驗到寧靜自然的氣氛。日本建筑師妹島和世設計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就是利用半透明的磨砂玻璃和自然光的柔和(圖1),創造出一種簡約精致的和諧之感,玻璃弧形外墻,讓整座美術館顯得明亮潔凈,同時也十分輕巧,而在晚上亮燈之際,晶瑩的光線透出,在古意盎然的金澤市區,有如一臺從星空降落的發光飛碟[5]。對于紀念性展示空間需營造出肅穆崇高的意境,通過光明與黑暗創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展現深刻的歷史印記,讓觀眾反思歷史,銘記歷史。柏林猶太人博物館是為了紀念德國納粹迫害和屠殺猶太人的悲慘歷史(圖2),設計師里伯斯金用自然光引導參觀者,導演了一場由“共生”到“死亡”再到“逃亡”的空間戲劇,建筑外立面上切割出來的交叉長條是室內采光的通道,這些觸目驚心的線條也就是唯一帶來光的地方?!按笸罋⑺钡囊皇鴳K淡光線,讓人心生絕望與恐懼,而進入“逃亡”的通道里,陽光從頂部傾瀉而下,讓人豁然開朗,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6]。觀眾的感情隨著光線的明暗而起伏變化,感受精神世界的洗禮,從而感悟生命與歷史。

圖1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圖2 柏林猶太人博物館

3.2 自然光影對宗教建筑空間意境的營造

在西方世界,光是宗教崇拜的象征,代表著神的恩澤,光明與黑暗的對立,也是善與惡的抗衡。宗教建筑空間需要營造崇高神圣的意境,讓人們感受到空間的力量,產生敬畏感和崇敬感。從中世紀歐洲的萬神廟到哥特式的巴黎圣母院,自然光在教堂建筑中象征著神靈的恩賜,這一神秘圣潔的要素拉近了神與人的距離,讓信徒接受神的沐浴和洗禮,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安藤忠雄設計的光之教堂就是利用自然光線的明暗對比表現教堂的神秘氣氛,封閉墻面上巨大尺度的光十字形,讓人在黑暗的恐懼中看到了光明與希望,在黑暗與光明的強烈對比中,激發了人們對神靈的敬意,達到情感世界的共鳴,體現了特殊的藝術魅力和超越物質世界的美感。朗香教堂同樣帶給你一場神奇的光影魔幻體驗(圖3),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在巨大而幽暗的空間中,用“星云”和“螺旋光帶”編織出光網,極富感染力,營造出了神圣虛幻的宗教空間,而彩色的光斑又讓空間變得光怪陸離,讓虔誠的信徒擺脫世俗的纏繞,感受上帝的洗禮。光本是不可控的,但在建筑大師的手中卻變成了這座建筑最好的材料。

圖3 朗香教堂

3.3 自然光影對禪宗意境空間的營造

西方世界崇尚上帝,而東方人則追求自然,天人合一,我們渴望“詩意的棲居”,創造一處寧靜安然的棲息地安放靈魂,建筑師阿爾瓦-阿爾托說過:“建筑應該提供一種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房屋與自然的有機聯系一起”,而最具東方神韻的禪宗意境空間,具有東方傳統文化與美學思想,可以營造空靈靜寂之境,使人們對整個人生 、 歷史、 宇宙 獲得一 種哲 理性 的 感受和領悟 ,從而獲得精神世界的歸屬感,塑造內心靈魂的永恒美。茶室、療養會所、民居等建筑空間的承載了人們對于回歸自然的渴望,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寧靜清幽的氣氛,靜下心來去感悟生活,體會內心的輕松愉悅,在建筑中獲得與自然的親密接觸,這也是對生命及人生哲理的領悟。陽光作為自然因素的重要部分,在營造禪宗意境中 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光線的照射可以呈現豐富的空間形態及表現力,通過大面積的開窗及透明玻璃的應用,將自然光最大限度的引入室內,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其次木格柵和廊架的使用,可以巧妙的分割光線,讓人們輕松的體驗空間的靜謐與光影的流轉,光影的明暗對比及色彩的變化就是最寂靜的美。屏風及竹簾的應用柔和了光線的引入,增添了室內的禪意氛圍,使整個空間呈現一種朦朧幽靜的意境。由此可見,自然光對空間禪宗意境的營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 結論

自然光的物理性和文化性決定了它在建筑空間中的特殊意義,對于“建筑意”的營造有著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它不僅讓空間更接近自然,還為建筑空間注入場所精神。光影與建筑空間的關系對于建筑空間的塑造有更廣更深層次的意義,本文通過研究光影對建筑空間意境的營造,希望在以后的建筑設計中,設計師可以給與自然光更多的關注與應用,賦予建筑空間一個活的靈魂。

猜你喜歡
光影光線營造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2021年山西將完成營造林26.67萬公頃(400萬畝)
光影
光影
消失的光線
“你看不見我”
光影之下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光影
營造方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