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建設中的水文地質災害防范策略分析

2019-07-23 01:11王坤奇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20期
關鍵詞:防范策略

王坤奇

摘 要:本文講述了我國水文地質災害發生的危害,主要有礦物層不穩定、沙土液化和地基變形,究其原因,是地下水的影響?;诖?,重點闡述了在煤礦建設中,對其防范措施,通過:地下水的防范、地表塌陷的防范、井筒施工的水文地質的防范,希望為相關人士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煤礦建設;水文地質災害;防范策略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054

0 前言

我國地質災害發生頻繁,其中水文地質因素是造成災害的主要內容。不同地區的地形和地質有差異性。經調查發現,我國很多地質災害集中在幾個常見位置,如果在此建設煤礦,就會嚴重影響其工作效率。需要專業人士對其進行勘測考察,使用有效策略預防。

1 水文地質災害出現的危害

1.1 礦物層不穩定

我國各個區域中,水文條件各有不同,地下礦物層一般都是由碳酸鹽等組成,經過長期積累,就會影響地下水流,使其發生變化,并向特定的方向流淌。因為礦物層不穩定,水流速度受其影響愈來愈快,對水施加的動力增大,當超過一定界限的時候,就會出現水平衡失調,造成地質災害[1]。

1.2 沙土液化

沙土在長期的發展中,松軟度下降,變成像水一樣的狀態,這就是沙土液化。產生該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水文的原因。地震對自然和社會的破壞力是巨大的,在地震過后,就會產生很多含水量高的細微沙土,與原土壤中沙土混合,導致沙土液化,就像洪流一般向下流淌,不斷沖擊地下的礦物質,產生空洞,隨著時間流逝,空洞不斷變大,并經過土壤表層壓力的影響,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出現坍塌。另外,很多地區中的礦物層中小型顆粒較多,長時間的積累,就會令土層的水壓力增大,超過該土壤能夠承受的范圍,地下水快速沖破地表,形成地質災害。

1.3 地基變形

受水文因素影響,導致地面上建筑物容易出現倒塌,煤礦建設過程中,經常在軟土上進行建筑,軟土從硬度和穩定性上都不強,但是卻能很好地減少地下水侵蝕,令其不能影響地面上建筑物。雖然軟土有很強的抗水壓力,但是在土壤小孔中還是會有壓力,令地基變形,降低其穩定性。

2 煤礦建設中的水文地質災害防范策略分析

2.1 地下水的防范

煤礦建設中,需要對地下水層構造進行勘測,如安置超前探水孔,掌握地下水層在井巷中的實際位置,勘察施工現場后,做好人員配置,制定科學防范方法,常見的防治技術有兩種:第一,增設特殊防噴裝置。該裝置主要是使用高壓頂水鉆,對地下水進行控制。鉆孔過程中,要通過鉆機的自身壓力,水壓到達一定程度后,就會對鉆桿進行夾持。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經驗得知,使用鉆機對液壓卡盤開展控制,不能起到控制地下水上涌災害的作用。如果在實際工作中,發生鉆具高出鉆孔情況,就會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經過技術團隊不斷的研究和努力,在鉆桿上添加異徑防突器,即可降低施工危險的產生。防噴控制的手段,主要運用于高壓閥門的前側,在上面安置減壓器、高壓閥和四通管,經過長期的實踐可知效果明顯,值得運用。第二,排氣壓入濃密水泥漿,傳統的工作是使用豎井深孔涌水控制的形式,在注漿孔中注入水泥,然后將管道埋設在空洞。新型工藝與之不同,是使用水平或者仰視的視線,觀察并預埋注漿孔,科學的摒棄了傳統施工技術中的弊端,注漿凝固后,抗壓能力可高達30MPa,滿足控制地下水的要求。

2.2 地表塌陷的防范

產生該水文地質災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第一,煤礦開采后,地下變成采空區,地面上側巖層弱缺少支撐,就會出現頂板的變形和偏移等,如果煤炭還在一直開采,對巖層的移動就會延伸到地表,最終塌陷。第二,煤礦區地層含有大量的地下水,在開采過程中降低水位,含水層的疏干區域面積減少,造成地面大面積下沉。第三,煤礦建設中,會一直進行疏干排水工作,時間一久就會出現地面下沉。此三種中最常見的是鹽熔塌陷,也就是第三種,作者詳細介紹此防治技術:及時進行回填密封工作,對已經產生的塌陷,利用黏土和水泥砂漿等混合攪拌,對其進行回填,減少因為地表水和降水的原因出現嚴重坍塌事故;如果塌陷的位置靠近河流,不但要做好及時回填工作,還要結合坍塌情況,進行河流改道的工作,避免發生坍塌時候,河水流入地下,必要時可在煤礦建設位置附近設置圍欄,避免地表順流入地下;當發生坍塌事故時,如果塌陷位置中有積水,需要立刻排出,保證其土質的疏干狀態,減少再次坍塌的情況發生。

2.3 井筒施工的水文地質防范

針對井筒施工的水文地質防范,在科學勘測下,掌握其產生根本原因后,再使用科學的解決手段,常見的方法是煤礦井筒建設中,使用保水層注漿,提升井筒建設質量。主要工藝流程為:檢測注漿泵-壓水試驗-注漿-注入清水-關閉閥門-清洗注漿管,是井筒施工中的主要防范手段。該環節對水文地質災害的防范,主要有下面幾點注意事項:第一,壓水試驗,每次注漿時都要進行壓水試驗,檢測止漿墊的工作效果,是否有跑漿和竄漿等問題發生。保證煤礦裂縫中的填充物壓力在注漿范圍之外,提升填充的封閉性和透水性。另外對鉆孔吸水量進行檢測,進一步確定巖層的透水參數,為后期工作提供有效數據,避免地質災害的產生。第二,在注漿時,使用低濃度、少量草酸溶液,延長漿液固化時間,避免因其固化時間過快,降低漿液在巖縫中的擴散,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第三,結合壓水試驗的數據,當煤礦中注入一定量的漿液后,就可提升草酸溶液濃度,適當減少固化時間,令其在巖層中擴散的時候逐漸固化,提升注漿效果。

3 結論

綜上所述,煤礦在施工建設中,受地下水的影響,因為地基偏移、沙土液化等,產生水文地質災害,這對人民生命安全有嚴重影響,阻礙煤礦的建設。因此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分析,提出幾點災害防范策略,促進我國將來煤礦建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鵬.地質災害隱患和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計劃進展[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9,46(02):1-4.

[2]王志勇.礦山建設中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措施[J].世界有色金屬,2018(18):190+192.

猜你喜歡
防范策略
電力營銷計量現場作業危險點分析與防范策略
房地產企業開發中法律風險的有效防范策略分析
房地產企業財務危機防范策略研究
電網調度運行事故考核風險分析與防范策略
縣域企業退休職工冒領養老金的防范策略分析
電力施工企業勞動關系管理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業應收賬款風險及其防范
新形勢下化工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策略
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
防范計算機病毒入侵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