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煤工作面采掘工藝簡化實例分析

2019-07-23 01:11何曉義徐士虎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20期

何曉義 徐士虎

摘 要:采煤工作的采掘工藝受到了廣泛的重視與應用,近年來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由于工藝設備較為繁瑣,采煤工作面的區域范圍很大,容易誘發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所以,應對采煤工作面的采掘工藝進行簡化處理,提升應用效果與性能。

關鍵詞:采煤工作面;采掘工藝;簡化實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048

某區域的煤田設計年產量是400萬噸,屬于特大類型的礦井,由于與市區的距離很近,周圍的建筑物很多,“三下”壓煤問題十分明顯,導致安全生產性能降低。在此過程中,為保證生產的安全性,提升煤炭的回收率,應結合采掘工藝技術的特點與情況,正確的開展工藝簡化活動,以此形成良好的安全生產工作模式,促使資源回收率的提升,在降低采掘生產難度的情況下,維護工作安全性。

1 案例分析

該工作面的位置在十采區域的南部方向,南側的區域范圍之內屬于十一采區域,北部的范圍屬于縱向類型工作面,東部屬于八里鋪斷層保護煤柱結構,西部屬于十采區域的準備巷道。相關工作面與十一才區域的距離為40m,而對于十一采區域而言,其邊界的巷道停頭位置在相關的工作面井區域范圍之內,與兩個順槽呈現出平行的態勢,進入工作面的相關長度是550m,與軌順最短煤柱的距離是20m。該工作面的位置是礦井的中部區域,地面的標高在33m左右。

該區域屬于典型的仰采工作面,其每層的傾斜角度變化幅度很大,最高的傾角甚至達到了18度,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態勢,最高的差距是140m。煤炭資源主要是亮煤,其次是暗煤,呈現出玻璃光澤的態勢,且各個結構均十分復雜,含有泥巖夾矸,厚度在0.08m到0.26m之間。所有相關煤層的厚度在6m到12m之間,平均8m。根據調查可以得知,煤炭層的相關普氏系數為1.9,屬于軟質、硬度中等的區域。對于工作面而言,其老頂的厚度在21m到23m,含括中砂巖,顏色為白色,主要成分就是石英以及砂石等等。

該區域從整體上來講,屬于直角三角形的狀態,從南部向著北部呈現出窄化的態勢。為提升生產安全性與煤炭的回采效果,在區域范圍之內設計了順槽以及切眼,呈現出直角的梯形狀態。對于切眼部分而言,其斷面屬于矩形的形狀,寬度為8.7m,高度為3.2m。在建設支護結構的過程中,主要使用錨網梁以及液壓單體支柱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其中設計了四排錨索支護結構,梁板使用直徑2cm的錨桿進行支護處理,頂板區域使用直徑2.3cm的樹脂類型錨桿開展支護工作,相互之間的距離設定為75cm,在單體支柱方面,主要設計了“一個梁體、一個支柱”的結構,相互之間的距離為1m[1]。

2 項目的實際情況

2.1 背景分析

根據十采區域的相關特征以及礦井的開采技術方式,為了提升煤炭資源的回收效率,應于縱向類型的工作面區域進行設計,將運順的設計長度設定為1300m,軌順的相關設計長度設定為1350m,且兩個順槽以及切眼之間的夾角是74度,工作面的寬度是230m,也就是運順皮中位置與軌順巷位置的距離。切眼的長度是245m,在相關工作面的煤壁回采工作中,到達與兩側槽區域相互垂直的位置以后,需要進行五組綜放支架的設計與處理,將相互對應的管板運輸設備拆除。分析現場狀況可以了解到,在運順部分施工到與設計部分距離13m的時候,會出現7m的落差,南部與北部走向有很大的斷層[2]。

2.2 具體的優化措施

應當按照現場的實際狀況,減少運順區域的長度,在原本設計范圍之內減少14m,將切眼部分與順槽部分的夾角控制在71度之內。對于軌順區域而言,在施工1300m之后,應將其方向調整到偏北9度,與相關的切眼位置呈現出貫通的狀態,軌順皮中與切眼的焦點應該與軌順偏折階段的距離設計成140m。

2.3 工藝簡化的優勢分析

(1)在對運順區域的長度進行縮小之后,可以預防大斷層采掘期間的回采問題,于工作面的順槽收尾區域,可以預防采掘期間出現的斷層現象。在最初開采的工作中,切眼與端頭區域的距離很小,可以將斷層避開,預防頂板壓力對采掘工作安全性所造成的影響,提升頂板管理工作水平,并增強生產的安全性[3]。

(2)在降低施工操作難度的情況下,對軌順的運行方向進行整改,有助于降低切眼的長度。針對軌順區域的末端結構有效調整,在施工65m的時候,就可以與相關的切眼呈現出貫通的狀態,采掘施工人員在工作中只需要進行溜槽的鋪設,就能夠滿足相關的掘進工作標準。對于軌順末端區域進行合理調整之后,切眼長度以及煤壁工作面的具體長度存在相似性,二者之間的偏差很小,在1.1m左右,有助于預防支架間隙方面的誤差問題。所以,在最初開展采掘工作的過程中,無需進行其他支架的撤除處理,有助于預防支架撤除程序對生產安全性所產生的影響,提升整體工作水平。

3 方案落實之后的狀況

在落實此類方案之后,當前工作面當中的運順部分,能夠在規定范圍之內進行施工,保證切眼部分的施工質量符合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增強工程施工建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形成良好的安全維護作用。因此,在采煤工作面采掘的工作中,應正確使用工藝的簡化處理方式,以此營造較為安全的空間環境,提升生產工作水平。

4 結語

目前在煤炭工作面采掘的工作中,經常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出現安全隱患問題,所以,在采掘過程中,應針對各種工藝技術特點與使用現狀等進行分析,在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創設出專業化的采掘工藝簡化模式,保證各個工藝都能得到一定的優化與簡化,以此減少不同工序中的安全隱患,形成一系列的會吃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應按照目前的采掘工藝應用特點等,因地制宜的進行簡化。

參考文獻:

[1]張威,王政偉,楊勇.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管理的問題研究[J].科技風,2017,23(09):152.

[2]黃輝.復雜條件下綜采工作面順拉回采關鍵技術分析[J].能源與環保,2018,40(11):184-188.

[3]陳永卿.采煤工作面萬用管的應用[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8,11(24):100+111.

作者簡介:何曉義(1984-),男,山東菏澤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開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