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引導離退休人才調節社會勞動力結構分析

2019-07-23 01:11步茜
山東工業技術 2019年20期
關鍵詞:離退休經濟結構老齡化

步茜

摘 要:政治經濟學觀點認為,老齡化問題受社會的經濟、結構和制度等綜合因素影響,規劃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成為國家人力資源戰略中的重要內容。我國目前存在大量低齡退休人員,一些仍然具備較高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因參與就業或創業渠道不暢通,工作機會受到一定限制。政府和社會應鼓勵老年人積極轉變以往的退休生活方式,提高他們的社會參與度。這樣不僅有助提高老年人自身健康狀況水平,一定程度上對社會可持續發展也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離退休;科技;人才開發;老齡化;經濟結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0.165

0 引言

在中國,退休起源于商代稱為“致仕”,至漢代逐漸形成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當時的致仕僅限于士大夫等高知階層。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退休制度覆蓋更多的勞動群體,逐漸于19世紀在全球范圍形成,老年人退休后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逐漸成為關注焦點。

1 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1)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丁笆濉眹依淆g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指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從經濟結構方面看,人口老齡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老年相關產業消費比重不斷增加,為我國消費品市場、旅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但同時也打破了市場消費的結構平衡,現有醫療資源及老年人相關服務產業無法滿足需求。在社會保障方面,退休人口的增加減少了個人稅收收入,同時老年人作為稅收的純享用者增加了養老保障的壓力,現有養老保險制度無法適應不斷增長的需求,多地方養老金已出現收支不平衡問題。在社會生產力方面,老齡化進程的發展降低了生產效率,間接制約了創新型產業的發展。習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這也是減少人口老齡化對我國勞動力市場產生沖擊的重要方式。

(2)退出主流社會生產對老年人自身的影響。Mutchler[1]研究指出,退休后生活目標和生活習慣的轉變,會引起老年人巨大的孤獨感和心理壓力,這對身心健康無疑會產生巨大影響?!独淆g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指出,我國一半老年人從不鍛煉,約七成老年人健康狀況欠佳。其次,家庭負擔問題也對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健康造成一定壓力。

2 國內外離退休政策發展

(1)國內相關政策導向。習總書記強調,要著力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積極看待老齡社會、老年人和老年生活。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質量,而且能促進經濟發展、增進社會和諧。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將老年人才開發利用納入各級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鼓勵各地制定老年人才開發利用專項規劃;鼓勵各有關方面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幫助有意愿且身體狀況允許的貧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崗位技能培訓。

2013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隨后天津政府出臺政策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對民辦養老機構給予4000元/床位等補貼,這一政策的出臺也鼓勵了部分退休人員自主創業開辦養老機構。

(2)臨近地區離退休政策典型實例:1)韓國老年人才開發鼓勵政策:韓國從2007年起陸續出臺了《雇傭上禁止年齡歧視及老年人雇傭促進法》等相關政策法規,明確規定企業不準以年齡為借口,實施不利于老年人的待遇以及老年人遭受歧視后的權利,為老齡就業者提供了法律保障,為企業聘用老年人提供政策指導。由國家和地方出資成立“共同委員會”負責幫老年人找工作,為聘用年長者的私人機構提供補貼,鼓勵其招聘老年人就業。從2017年韓國老年人力開發院公布的數據看到,有過雇傭高齡勞動者經歷的企業占所參與調查的53.9%,沒有雇傭過的企業占46.1%。雇傭高齡勞動者時獲得政府支援的占總企業的8.2%,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有半數企業有過或正在雇傭老年勞動者[2]。2)日本老年人才開發政策: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據日本內閣府統計,預計到2060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占比40%。為此,日本從兩方面調整退休制度:一是逐步延長退休年齡,領取退休金的時間越晚,每月領取的養老金越多(65歲后領取養老金時間每推遲一個月,可在原基礎上增領0.7%);二是調整老齡厚生年金比例,力圖保持養老金制度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此外,政府積極發展各類老年職介所,為老年人提供培訓及工作崗位。3)香港退休保障制度。香港政府統計處推算,到2041年每3名港人中便有一位長者,為減少勞動人口預期下降的影響,香港政府不斷完善退休制度,目前主要依賴個人儲蓄、投資和強積金作重要支柱。近年先后發布了“長者生活津貼”和終身年金計劃,向65歲以上受保人派發公共年金。設立相關機構為退休人員開設技能培訓課程及入職咨詢等服務。

3 老齡化社會中退休人才開發的探索

影響退休人員再就業的主觀因素包括自我工作價值的認知,研究指出個人在工作價值上的體現很大程度上影響繼續發揮作用的選擇??陀^因素包括經濟狀況、政策支持和家庭負擔等方面。此外,男性退休人員再就業意向比女性強;年齡越低意向越強;專業技術越高意向越強。

因此,有針對性的從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激勵,對退休人員繼續發揮作用或可起到一定鼓勵效果。

(1)出臺針對性指導意見,推動用人單位與受聘老年人簽訂合理聘用協議,保障老年人工作的合法權益。(2)通過老干部部門或指派民辦機構,發揮老專家特長,對有創業意向的老年創業者提供扶植條件,對相關產業進行深入開發。(3)支持老年人積極參與基層社會公益、文教宣傳等工作,深入開展關心教育下一代活動,發揮老年人傳幫帶作用。通過開展一系列針對老科技工作者的社區科普實踐證明,老專家能夠發揮自身豐富經驗,舉辦貼近生活的文化、科普講座等活動,從而提高居民科學文化素養。(4)深入開展“銀齡行動”,推行志愿服務記錄制度,完善保障措施激勵老年人參加志愿服務。組織老專家參與落后地區的志愿服務,與當地科研單位合作創建科普示范區,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特長。

4 結語

自古至今,退休制度從官到民,涉及到越來越多的階層,影響日益廣泛,反應的是每個時代的大環境。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及時制定和調整相關法律法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結構。

參考文獻:

[1]Mutchler.P.H.Where elders live[J].Generations,1992.

[2]Choi Eunja.韓國老年人再就業調查研究[D].2016.

猜你喜歡
離退休經濟結構老齡化
老齡化是醫藥行業的福音嗎
健康月歷
關于離退休職工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探討
發電企業離退休工作面臨的問題及管理創新研究
探討新時期企業離退休工作方式的轉變
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北京超老齡化將持續50年以上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驅動機制研究
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的演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