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視域下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的影響因素

2019-07-24 01:12王雯琦
藝術科技 2019年6期
關鍵詞:心理學影響因素

王雯琦

摘 要:音樂情緒是音樂表達的關鍵因素,對于演奏者而言,良好的音樂情緒對于挖掘、展現音樂作品的藝術情感,實現作品的二次創作至關重要。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在高校古箏演奏教學中,心理學的滲透逐漸受到重視,而如何利用心理學調整演奏者的音樂情緒則成為教育教學探究的重點。本文從音樂情緒的含義出發,對心理學視域下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結合實踐對調整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的方式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心理學;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影響因素

0 引言

音樂情緒是指個體對音樂作品的特定感知,是音樂傳遞給聽眾的心理感受。例如,我們在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會從情感上體驗到愉悅、柔和、抒情、激昂、憂傷等基調,這些不同的情感呈現就是音樂情緒,這是音樂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的組合、變化對人的心理感受的調動與激發。古箏是我國傳統民樂的瑰寶,其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在演奏中能夠營造出獨特的情感體驗,而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音樂情緒的表現與演奏者的興趣偏好、性別差異、文化素養等密切相關,因此,從心理學視域對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變化進行分析,則是提升音樂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

1 心理學視域下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的影響因素

1.1 興趣偏好的影響

興趣偏好是從主觀層面實現對音樂情緒的闡述,根據調查研究,不同個體對于不同音樂類型的感知與理解也各不相同。例如,同樣的一首音樂作品,有的人聽得熱淚盈眶,有的人卻毫無知覺,這就是興趣偏好對于音樂情緒影響最直接的體驗。從心理學視域分析,在古箏演奏過程中,如果演奏者在之前的學習經歷中對于某種音樂類型形成了長期而穩定的欣賞與學習,其在音樂表達中必然會呈現出相應的傾向與偏好。演奏者更樂于演奏那些與其興趣偏好最為接近的作品,而在演奏過程中,其形成的音樂情緒也更加真摯、飽滿。興趣偏好與音樂情緒的表現強度通常呈正比,在興趣的引導下演奏者能夠對古箏作品保持足夠的敏感性,并在抒發、展現音樂情緒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此外,興趣偏好還可以影響演奏者在專業訓練中的動機,提升演奏者理論學習與技術訓練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演奏效果。

1.2 學習經歷的影響

演奏者的音樂學習經歷與其音樂認知能力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演奏者的音樂體驗與學習過程構成了其對音樂的認知結果,這一結果會對音樂演奏中的情緒產生影響。從生理角度來看,一方面,通過對大腦皮層結構與腦區連接點的對比,發現演奏者的手指體感皮質區大于沒有音樂學習經歷者的體感皮質區,另一方面,腦區連接點發生變化,經過專業訓練的演奏者的腦區連接點明顯多于沒有音樂學習經歷者的腦區連接點,而這些生理上的差異都會對其音樂感知能力形成反饋,進而調動演奏者的音樂情緒。此外,長期的音樂訓練也會提升一些演奏者對音樂感知能力的敏感度,進而提升其在演奏中對音樂的敏感性。

1.3 文化素養的影響

文化背景、文化習俗等因素會對一個人的審美理念形成深刻的影響。古箏是我國傳統民樂的重要代表,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古箏作品中都隱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典雅、優美、高潔等藝術價值的追求。例如,在古箏作品《楓橋夜泊》中,演奏者可以從張繼的古詩入手,體會詩詞意境,感受詩詞文化營造的情感氛圍,進而將詩詞凄清、寂靜的情感基調融入其中,展現作品的文化魅力;再如,在作品《臨安遺恨》中,演奏者可以從岳飛的《滿江紅》入手,體會“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雄邁豪放,體會岳飛渴望收復失地的雄心以及力不從心的憤慨,并從儒家文化中理解忠臣精忠報國的決心,進而將其融入演奏,更好地呈現作品的音樂魅力與文化情感。古箏演奏者在長期的文化熏陶中,必然會對其文化背景與文化習俗有一定了解,并下意識地將其融入作品演奏,形成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音樂情緒。當前,隨著音樂文化交流的逐漸深入,西方樂器對古箏等民樂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而演奏者自身的文化素養決定了其能否在演奏中找準位置,形成獨立的音樂品位,進而利用獨特的音樂情緒適應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碰撞。

2 如何從心理學視域調整古箏演奏者的音樂情緒

2.1 注重專業培養,奠定古箏演奏基礎

專業培養對于古箏演奏者的心理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導向,進而由此影響其音樂情緒。在高校古箏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經歷的引導,結合心理分析強化理論教學與技巧訓練,即一方面,奠定學生的理論基礎,從專業角度分析音樂與情緒表達之間的關系,并圍繞古箏音樂作品欣賞,深入探析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理論學習效果,以強化其古箏演奏中音樂情緒的感知與體驗,另一方面,注重對演奏技巧的訓練,從古箏的音色控制、演奏技術的把握、彈奏的速度與強度等方面分析音樂情緒表達與古箏作品呈現之間的關系,進而實現對音樂情緒的準確表達。

2.2 引導興趣偏好,強化對作品的體驗

古箏演奏者在音樂情緒表達的過程中,應注重對自身興趣偏好的挖掘,從整體上體驗作品對自身情緒的影響,并篩選出符合興趣偏好的內容,在演奏中調動綜合情感,讓作品的情感基調與自身的情感需求相契合,進而實現對作品音樂情緒的準確呈現。在高校古箏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興趣偏好進行引導,一方面,結合學生興趣提供豐富的音樂素材,在學習、欣賞中形成良好的音樂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契合學生興趣偏好的古箏作品給予學生音樂體驗,有意識地進行興趣培養,讓興趣成為引導演奏者音樂情緒的重要因素。

2.3 加強心理構建,注重人格特征塑造

從心理層面來看,人格特征與興趣偏好密切相連,因此,對于古箏演奏者的音樂情緒表達同樣有著重要影響?;诖?,古箏演奏者應加強心理塑造,實現對人格品質的建設與思考,糾正審美誤區,讓音樂情緒呈現更加流暢、自然。在古箏學習中,演奏者應正確定位自我,從理論、技能、情感層面進行自我剖析,對演奏中的問題進行糾正,進而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我認知,應端正心態,尤其要在演奏前應對心態進行調整,端正音樂態度,提升表演自信,以形成完整的藝術呈現,同時注重錘煉心理素質,在演奏中調整自我,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挫折中磨煉心智,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提升古箏音樂表達效果。

2.4 滲透文化教育,提升文化適應能力

對于古箏演奏者而言,良好的文化素養是其體會作品情感,實現對音樂情緒的準確感知與表達的重要依托。高校在古箏音樂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文化滲透,一方面,強調傳統音樂文化賦予古箏這種民樂的精神價值,引導學生在作品演奏中依托深厚的傳統音樂文化滋養強化對音樂情緒的呈現,另一方面,注重對不同音樂文化的呈現,在交織與碰撞中奠定學生堅實的文化心理,提升其文化適應能力。

3 結語

在心理學視域下,古箏演奏者音樂情緒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個性差異、興趣偏好、文化素養等,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對演奏者的專業基礎進行構建,引導其學習過程對古箏的藝術體驗,分析其興趣偏好,強化其對藝術的直觀感受,做好心理構建,加強其人格培養與塑造,滲透文化教育,全面引導古箏演奏者的音樂情緒,提升音樂表達效果。

參考文獻:

[1] 宋范玉嵐.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策略思考[J].黃河之聲,2019(04):87-88.

[2] 周倚帆.高校古箏教學中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提升途徑[J].戲劇之家,2018(28):204.

[3] 劉洋.心理學視域下鋼琴演奏者音樂情緒的影響因素[J].北方音樂,2014(07):85-86.

猜你喜歡
心理學影響因素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