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美極境海洋公益影像巡展

2019-07-24 13:43
人與自然 2019年6期
關鍵詞:格陵蘭塑料瓶海豹

《藍色寶石》冰山是由水、風和時間雕刻而成,有著美麗得令人難以置信的自然結構,且變化無窮。圖中的冰山酷似一顆巨大的藍寶石,層次分明,璀璨奪目@Michael AW

2019年4月22日,由無境深藍主辦,百度百家號、《海洋世界》雜志聯合發起,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參與的“壯美極境——海洋公益影像巡展”陸續在北京、上海、成都舉行,本次展覽也是三極探索項目全部內容在全球的首次展出。項目由澳大利亞海洋地理學會( Ocean C.eographic Society)發起,在2010年啟動,歷時八年完成,一共有來白全球30多個國家的近200位攝影師、藝術家、科學家等參與。三極探索項目首席科學家“深海女王”西爾維亞·厄爾博士( Dr.SvlviaEarle),項目總監邁克·歐(Michael AW),《國家地理》首席攝影師大衛·杜比勒( David Douhilet)、珍妮弗·海斯【Jennifer Hayes)等重量級嘉賓一同出席了開幕儀式。

展覽首次集結南極、北極、赤道珊瑚海三個地區的影像作品同場展出。在三個地方的巡展中,北京站為了讓公眾更真實地感受三極的自然環境,聯合調香師馮天樂特別調制了三極的味道,觀眾可在展覽現場親身體驗,置身于南極、北極和赤道珊瑚海中;上海站做了板塊劃分,分為四大版塊,按照三極物理順序,從北極開始講述地球故事,逐步進入溫暖的珊瑚海區域,然后抵達地球的另一端——南極,最后在氣候變化區結束。整個展覽空問開放,觀眾無論從哪個入口進入,都可以完整的感受極境之美;成都站則是在“眾籌藝塑”環節使用北極熊作為眾籌藝塑互動的裝置,除了是為了與北京、上海加以區別,還因為成都是熊貓之城。探險家導展講述背后故事

項目總監邁克·歐,首席攝影師大衛·杜比勒、珍妮弗·海斯為觀眾進行了導展。邁克·歐講述了《冰上梵高》的創作故事,反應了對于氣候變化下北極熊生存現狀的擔憂。

大衛·杜比勒講述了作品《庇護》,他表示自己非常開心能夠來到上海,上海是他最想居住的城市。另外一個想要居住的地方就是《庇護》的拍攝地印尼四王島。正如紐約和上海有很多的地下交通樞紐,海洋里面也有這樣的通道,那就是珊瑚。這些珊瑚為當地生活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庇護所,就如這張照片所反應的那樣。但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這些珊瑚礁正受到嚴重的威脅。

珍妮弗·海斯講述了作品《安撫》和《小雪團》,兩幅作品都在拍攝格陵蘭海豹,海豹一直是珍妮弗的重要拍攝對象,而格陵蘭海豹尤為特別,它出生就在冰面上,但氣候變暖令冰雪減少,很難想象如此可愛的生物未來會是怎樣。深海女王寄語海洋保護

在最后的媒體群訪環節,“深海女王”西爾維亞·厄爾博士表示:“人類需要海洋,現在海洋也需要人來保護她。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大國,繞到過月亮的背面,蛟龍號也下潛過7000米的深海。這些成就都可以讓我們看到,中同未來在保護海洋這個領域將會占劍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希望在場的每一個人為保護海洋,都能夠貢獻白己的一份力量?!?/p>

一個英國研究小組從世界上最深的6個海溝中捕獲片腳類動物超過八成的消化系統內部存在塑料纖維和顆粒。且海溝越深,這些微塑料含量越多,尤其在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這項新發表的科學很大程度表明,地球上已經不存在還未受過塑料污染的海洋生態系統了。

在這些塑料污染中,一次性塑料瓶就是很主要的一種。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每一分鐘就賣出超過100萬個塑料瓶。預計到2021年,這個數字將變成每分鐘120萬個,全年5000億個。2016年,全球回收的塑料瓶數量不到售出的一半,重制成新瓶的比例只有7%,其余的塑料瓶都被送進垃圾填埋場或大海。在中國,每年生產300萬噸塑料瓶。

據媒體報道,全球每年有800萬噸的塑料流人海洋,被海鳥、魚和其他海洋生物吃下肚,到2050年,海里塑料總重量將超越魚群。

減塑,刻不容緩。因此本次“壯美極境”海洋公益影像巡展,希望通過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開展的“眾籌藝塑”裝置,號召參觀者留下空塑料瓶,合理使用將廢瓶變身藝術品而非垃圾。借此號召更多的公眾參與到減塑行動中。

北極

《安撫》

在加拿大圣勞倫斯( st.Lawrence)海灣,一只格陵蘭海豹(harp seal)母親正在安撫她的孩子。海豹媽媽生下小海豹后只會哺育12到15天之后就將小海豹遺棄,為的是讓小海豹自力更生學會捕食、游泳,成為真正的格陵蘭海豹。攝影師目睹了海豹媽媽狠心遺棄寶寶的場面,小海豹無助地跟在媽媽后面但最終還是沒追上,最終倒是和攝影師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不僅依偎在攝影師身旁休息,還不時用鼻子緊挨他們的面具。然而JenniferHayes卻因此受到了一群雄性格陵蘭海豹的攻擊,似乎是他搶占了這些雄性海豹的“配偶”。接下來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海豹媽媽突然出現,使出渾身解數驅趕圍在攝影師和小海豹周圍的雄性海豹。雖然在拍攝中被雄性海豹咬傷,腳踝還留下傷疤,但JenniferHayes表示,最令他難忘的不是這個將會相伴他一生的傷疤,而是海豹媽媽保護他和小海豹的場面。他無法解釋海豹媽媽此舉的原因,只能欣然接受然后銘記一生,讓別人也知道有這么具有“人性”的格陵蘭海豹

《極限》

北極熊捕食對象是海豹,對于捕食海豹它們有著熟練的技巧,但是隨著浮冰逐漸減少,捕捉海豹變得異常困難,常有北極熊因找不到食物而餓死。捕獲不到食物的北極熊會慢慢轉戰陸地,它們想在陸地上找到海豹的替代品,于是找到了鳥類的棲息地。攀爬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對于北極熊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為了捕食峭壁上的幼烏和鳥蛋,它們只能鋌而走險

南極

《橘色慶?!吩谀蠘O洲丹科島的???Anemone)。??麖V布于海洋中,多數棲息在淺海和巖岸的水洼或石縫中,少數生活在大洋深淵,最大棲息深度上萬米。??且环N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它們沒有中樞信息處理機構,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別看這只??瓷先ズ芟窕ǘ?,但它們其實是捕食性動物

《海洋蟲》

丹科島的巨型南極等足類動物( Isopod)。等足類動物看起來像個球潮蟲,受到威脅時身體會卷起來。巨型等足蟲主要分布在寒冷和深水區,也是世界十大最怪異的海洋生物之一

《小精靈》

南極海狗無疑是南極地區最可愛的海洋哺乳動物。南極海狗主要分布在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主要以南極磷蝦為食,也吃南極魚、烏賊和企鵝。其口腔內有大量細菌,若被它咬了的話,就一定會被細菌感染。圖中小海狗躲在草叢中,別看它可愛呆萌,其實它生性兇猛

《自信》

豹形海豹是南極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哺乳動物,主要棲息于有冰山和較小冰川的南極浮冰區。在有冰層覆蓋的亞南極群島也能發現它們的蹤跡。圖中的小海豹自信地看著鏡頭,仿佛聚光燈下即將表演的演員

赤道

1《玩具》

這是一只可愛的角箱鲀,瞪大眼睛,望著鏡頭,圓鼓鼓的樣子更像是一個玩具。角箱鲀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近海底棲魚類。一般在沿岸淺海巖礁區或海藻叢中生活,幼魚常常隱藏在漂流的海藻中隨波漂流,其特殊的角狀結構可有效抵御天敵

2《雙影》

一條飛魚映照在平靜的海面上。魚并非只有在童話中才會飛大海里有一種真正會飛的魚。只是在現實世界里,飛翔沒有那么如夢似幻,而只是一種逃命手段。為了躲避水中的危險,飛魚往往游動在海水上層,遇到危險時,它們先要在水中加速游動,蓄足力量之后,借助強有力的尾鰭把自己彈出海面。同時張開胸鰭和腹鰭,就能在空中借助風力滑上一段時間。在下落接觸到水面的時候,飛魚會急速擺動尾巴,再次把自己彈到空中,以實現連續“飛行”

3《搭便車》

一只無殼的雄性船蛸在水母上“搭便車“。船蛸和章魚有近親關系,雌性有薄如蟬翼的外殼,個體稍大,而雄性無殼,如同指甲蓋大小。船蛸的主要行動方式是漂流,很明顯,待在水母體內會讓它們行動得更快一點

猜你喜歡
格陵蘭塑料瓶海豹
神奇的氣壓
最慢的鯊魚
格陵蘭也曾“脫歐”
特朗普為何執意買格陵蘭
1982年,格陵蘭公投“脫歐”
快艇
可愛的海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