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型企業的銀行信貸業務分析

2019-07-24 10:33陳方玉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銀行信貸信貸業務中小企業

陳方玉

【摘 要】在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中中小型企業占據很大一部分比重,雖然他們具備大企業那樣的影響力,但其所發揮的作用和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當前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備受關注,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型企業銀行信貸業務也發生很大轉變,下面文章就以此為基礎對銀行信貸業務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中小企業;銀行信貸;信貸業務

中小型企業的運維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即使在資金充足的條件下,也可能因為管理人的錯誤決策而導致企業“死亡”,在此條件下首先使得企業管理人負債,其次因為企業死亡,管理人負債后的償債能力大幅度減弱,相應在銀行角度上,其貸款回收的難度較大,所以信貸業務對于企業、銀行雙方都存在風險,而這些風險事故在現代銀行風險管理規定條件下依舊頻發,所以有必要對銀行風險管理規定進行創新優化。

一、互聯網信貸業務的發展優勢

互聯網信貸改變了傳統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局面,摒棄了復雜的授信體系、繁瑣的業務手續以及冗長的審批流程,極大提升了信貸資金融通效率,其主要優勢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應用大數據的優勢?;ヂ摼W與計算機技術結合所帶來的大數據應用對金融效率的提升作用越來越明顯,應用大數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戶消費信息、行為偏好、關聯關系以及信用記錄,與傳統信貸流程相比,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有助于銀行更加全面地了解客戶。第二,面向大眾客戶的優勢。與傳統銀行奉行“二八定律”不同,互聯網信貸恰恰能憑借其信息采集和數據分析的特長來營銷和維護大眾客戶,彌補了銀行人力資源有限、營銷觸手有限的短板,滿足了多層次全方位信貸擴張的需要。第三,發展普惠金融的優勢。傳統銀行“重擔?!钡娘L險控制特征使得資金力量弱、固定資產少的個私經營者難以獲得銀行貸款。而互聯網信貸使銀行能夠掌握客戶日常交易數據和交易對手信息,及時分辨市場需求和目標客群,拓寬了普惠金融客戶來源;且互聯網信貸的溝通成本、交易成本極低,更容易在產品、服務、流程等方面實現創新,從而突破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瓶頸。

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一)自身規模較小

中小型企業自身規模較小,在財力、人力等方面都有欠缺,無法較好進行經營風險分散,其較小的規模也無法在單一商品上抗爭大型企業。除此之外,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較大型企業來說較弱,缺少大企業的管理制度與人才資源,內部制度不完善不能保證其像大企業一樣運營。大型企業盈利能力較強,且償債能力也優于中小型企業,這使得大型企業的貸款安全性較高,有較低的違約風險,企業家信用較高,企業負債能力較強,這些都是銀行偏愛貸款給大型企業的原因。中小企業一旦負債過高,由于缺乏較強的貸款抵押擔保能力,會較易造成違約風險。多方面來看,中小型企業在銀行信貸中不占優。

(二)銀行信貸支持力度弱

目前中小企業的存量約5萬億,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的企業僅占1%。由于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資金,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籌資比較困難,他們就選擇了不具有法律保障的民間借貸市場籌措資金,有的地區民間借貸出現了比較繁榮的景象。民間借貸利率高,借款運作成本比較高,中小企業采用民間借貸方式融資與從銀行貸款融資比較會失去成本競爭優勢,大多數企業采用企業自身信用作為擔保,財務風險非常大,不利于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中小型企業未能及時適應產業發展政策的調整

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市場趨勢的改變也促使我國的產業結構向中高端方向改變。針對這些改變,金融行業都普遍加強了風險監管的力度,越來越多的銀行傾向于將資金貸給經濟實力雄厚,技術創新含量高的大型企業。對于傳統的中小型企業而言,外源融資渠道更為艱難。同時宏觀經濟的變化導致各行各業市場競爭激烈,進一步加大了中小型企業經營和盈利的難度,廣大中小型企業未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身業務模式和經營模式,未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就會加大自身經營的風險,從而增加外源融資的難度[1]。

(四)我國商業銀行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定價方法不合理

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定價通常是以中央銀行發布的基準利率為基準進行點數的浮動,具體浮動多少依據企業的信用等級、貸款額度、貸款期限和擔保方式等決定。這種利率加點的定價模式單一,針對性不強,中小企業內部經營狀況、行業前景、發展形勢、項目風險都是浮動點數需要考慮的因素。定價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商業銀行在貸款定價實行單一部門全權負責,但是貸款定價涉及多層面因素,需要多部門溝通協調反饋,這種定價管理模式會使決策部門與執行部門出現脫節。

(五)互聯網風險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時間短且迅速,使得相關制度體系并未建設完善,該行業缺少起到實際監管作用的監管體系,違法事件層出不窮,最終損害了國家和用戶的切身利益。傳統金融可以線下對用戶信息進行審核,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風險,由于互聯網金融的虛擬性較強,雙方無法在網絡上直接完成信息的審核,導致風險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所以違約現象時常產生,加之第三方交易平臺的不斷參與,使得互聯網金融交易會產生更大的交易風險。因此,重視信用風險,減少未經審批進行的交易,杜絕不符合制度未授權的交易,嚴禁泄露用戶信息轉移內部資金,禁止利用第三方交易平臺盜竊用戶信息,提前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最大限度的規避信用風險尤為重要。

三、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型企業的銀行信貸業務發展策略

(一)完善征信體系建設

完善征信體系建設主要是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依據歷史的數據對主體的違約風險進行相應的評定,通過中小企業過往的交易記錄,對其時效性,完整性進行細致的分析,進而對其償債能力進行有效的評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社會中的信息共享機制得到了進一步改善,但卻不足以進行大數據信用管控,大數據信用相關公司應該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拓展與研究,加強信息技術與其工作的銜接,使兩者相互融合,完成大數據對信用評估工作,保證P2P平臺發展的穩步前行。在發展自身技術來完善征信體系的同時,更要爭取國家有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支持來加快完善征信體系建設[2]。

猜你喜歡
銀行信貸信貸業務中小企業
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信貸業務盡職免責規定
外債及其他信貸業務
金融機構“精準扶貧”小額信貸業務模式和風險管理研究
銀行信貸規模、結構、效率與產業結構互動研究
戰略引資和網點規模對銀行信貸競爭的影響
當前我國鋼鐵業的困境與銀行信貸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