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的商業模式及風險管理探究

2019-07-24 10:33趙乃宣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風險管理

趙乃宣

【摘 要】本文在闡述互聯網金融內涵及特征的基礎上,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進行分析,并從金融投資風險的角度,對我國的金融投資企業進行分析,以期有利于金融投資風險管理質量的提升,進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風險管理

一、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及特征

1、互聯網金融的內涵?;ヂ摼W金融是基于“互聯網+”背景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金融業態形勢?,F階段,互聯網金融實現了傳統金融運作方式的創新,其在地域、經濟因素優化的同時,為社會眾多用戶提供了成本更加低廉的標準化金融服務,其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2、互聯網金融的模式特征?;ヂ摼W金融是對現行金融體制的創新發展。就互聯網金融應用過程來看,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其一,交易成本低廉。其二,打破空間限制是互聯網金融應用的主要特征。其三,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互聯網金融的應用具有較高的風險性。一方面,經濟投資的金融風險仍然存在,如市場風險、利率風險等;另一方面,金融投資過程中,互聯網金融的運作使得整個投資過程附帶了互聯網技術的風險威脅。因此,要確?;ヂ摼W金融優勢的充分發揮,確保經濟運行的高效化,需對這些金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

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應用不斷深入化,就業務開展過程來看,其包含了第三方支付、互聯網融資和互聯網理財三種應用形態。

1、第三方支付。當金融機構具備一定的信譽度和經濟實力時,其會與國內的大型商業銀行進行齊納月,從而在電子銀行卡、智能設備、虛擬貨幣的應用下,實現新型交易平臺的構建。根據交易方式的差異,其又可分為線上支付和線下支付兩種應用形式[1] (見圖1)。在一定程度上,第三方支付的運行實現了交易成本和運行成本的合理控制,對于銀行潛在利潤的增加具有深刻影戲。

圖1 第三方交易平臺

2、互聯網融資

互聯網融資是金融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內容。與傳統融資過程相比,兩者的服務對象存在一定差異。傳統融資管理中,金融機構所服務的金融需求者相對有限;而在互聯網金融下,確保了金融融資服務的普惠性?,F階段,P2P網貸、供應鏈金融以及眾籌是互聯網融資應用的三種基本形式[2]。其中P2P網貸包含了直接P2P模式、間接P2P和網絡小額貸款等形式。供應鏈金融應用中,購銷合同是金融交易實現的基礎。眾籌是當前互聯網融資的重要形式,其包含了股權眾籌、產品眾籌和公益眾籌三種融資模式。

3、互聯網理財。從金融投資、管理過程來看,互聯網理財實現了金融消費者、投資者零散資金的重新整合?,F階段,市場上互聯網投資理財的業務逐漸豐富,如余額寶、財付通等都是當前較為常見的形式。

三、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投資問題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投資問題主要表現在初創企業風險集中、先驅優勢明顯、資本退出方式多元三個層面。

1、初創企業風險集中。與成熟性互聯網企業相比,初創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運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具體而言,初創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開展模式尚不規范。此外,資金門檻低是初創企業金融管理的重要特征。

2、先驅優勢明顯。先驅優勢是指作為新產品或新市場的開拓者,企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滿足?;ヂ摼W金融體系下,我國金融投資領域的先驅優勢較為明顯。一方面,實現了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當互聯網金融先驅企業的運作模式逐漸成熟時,行業的進入壁壘會有所增加。

3、資本退出方式多元?,F階段,資本退出方式多元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形式。一方面,金融投資企業可通過并購的方式進行資產轉移;另一方面,股權轉讓、管理層收購等現代化的資本退出方式也愈發普遍。

四、互聯網金融投資風險產生機理

1、技術安全漏洞較大?;ヂ摼W金融發展中,金融技術安全問題是其控制的重要內容。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尚處于轉型時期,IT技術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的短板所在,網絡技術安全漏洞常有發生,對資金的運作安全造成深刻影響。

2、信息披露管理不當。作為互聯網金融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信息披露的規范化管理至關重要;其能在保證金融業務運作透明度的同時,實現公眾經濟損失的有效控制。

3、外部經濟制約嚴重。從本質上講,互聯網金融是我國市場經濟運行的典型形態,其運營實踐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務于實體企業和經濟個體[3]。一旦實體經濟不景氣或者社會經濟總效益有所下降,則互聯網經濟也會受到影響,導致投資風險的產生。

4、監管政策落實不夠。標準完善監管政策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確保其投資風險的控制和投資效益獲得。新時期,要確?;ヂ摼W金融發展的規范,就必須加強政策律法,實現其投資、運作的有效監管。

五、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把控策略

1、強化第三方支付業務風險管理。第三方支付業務是當前互聯網金融應用的主要形態。金融風險把控中,第三方支付業務的風險管理應注重以下要點把控:其一,強化業務資金管理,避免支付業務中沉淀資金隨意挪動現象的發生。其二,進一步完善《反洗錢》法的建設,實現客戶身份信息真實性的有效保證,避免洗錢、套現等違法行為的發生。

2、規范P2P借貸業務應用模式。新時期,要實現初創型金融企業投資風險的有效控制,企業管理人員就必須對P2P借貸業務的應用模式進行優化。一方面,強化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軟硬件設施,在確保資金管理方式合理、資金應用途徑匹配的基礎上,實現技術性漏洞和缺陷的有效把控,放置計算機技術導致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進行業務開展模式的優化,具體而言,在P2P借貸業務開展中,金融企業應注重以下要點的具體把控:其一,規范資金管理的門檻限制,確保資金借貸用戶具有良好的信譽度,實現壞賬、爛賬現象的有效控制。其二,以政府為平臺,進行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自律組織建設,避免惡性競爭現象的發生。其三,加強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資質管理,確保其資金流向的穩定,從而為P2P借貸業務風險的把控提供有效保證。

3、眾籌業務風險的把控?,F階段,眾籌業務的應用不斷廣泛。譬如,公益眾籌在捐贈模式的應用下,為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證。然而在實踐中,投資人數眾多、投資資金分散等因素的影響,眾籌業務的風險較大,容易產生一定的糾紛?;诖?,實現眾籌業務風險的把控對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具有重大影響。風險管理實踐中,監管部門首先應對聯網金融企業與借助眾籌業務進行融資的融資人資格進行審查,確保融資風險的準確把控與管理。具體而言,就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風險識別能力、風險承擔能力是其管理的重要內容,而在融資人審核過程中,應重點對其資產總量、固定收入進行考核,確保投資人利益的有效保證。

六、結論

互聯網金融風險把控對其商業模式的規范化應用具有重大影響。產業發展中,金融從業人員只有充分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征,并在風險類型把控和發生機理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較高質量的風險控制策略應用。才能確保金融投資風險管理質量的提升,進而推動會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搏馳. 我國互聯網金融模式與風險研究——以P2P網絡借貸模式為例[J]. 遼寧經濟,2017(9):40-41.

[2]任全民. 國內互聯網金融信用風險狀況和發展路徑淺析[J]. 吉林金融研究, 2017(2):23-27.

[3]王振強, 劉曉東.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及風險管理[J]. 時代金融, 2018,No.699(17):65-66.

猜你喜歡
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風險管理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關注科技、環保創新應對商業模式之變
護理風險管理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應用
風險管理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