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現狀分析

2019-07-24 10:33王真如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融資難銀行貸款中小企業

王真如

【摘 要】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動能。雖然在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一些利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的矛盾,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始終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根據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的現狀,從企業和銀行兩個方面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發現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違約成本低、存活時間短以及缺乏擔保機制等問題,銀行則在規避風險、授權信用以及金融產品創新方面存在不足,根據以上成因,本文分別從政府方、銀行方和中小企業方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銀行貸款;融資難

一、國家政策支持

中小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動能,既能夠帶動當地的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在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效應。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不斷出臺支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傾斜。2018年,國務院召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從國家層面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支持。國家相關部委、監管機構隨后也出臺了多項舉措為中小企業融資助力,著力從政策層面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困境。

2018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7項減稅措施,這“七連發”的減稅措施目標均是中小微企業,將直接為創業創新型企業及中小微企業減輕稅負約600億元。7月,國家融資擔?;鹩邢挢熑喂菊匠闪?。這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準公共性”金融機構的設立,將使更多金融資源流向中小微企業,降低中小微企業的整體融資擔保成本。11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強調,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實現“一二五”目標,重點對授信政策全面重檢,一視同仁地對待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

減稅、降低融資擔保成本、規范貸款模式等一攬子金融稅收政策的推出,國家從政策層面持續普惠中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的融資大環境越發明朗。

二、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現狀

中小企業貸款的重任主要由銀行來承擔,盡管近年來政府一直強調要提高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中的占比,但直至2018年底新增人民幣貸款仍占社會融資規模的67.09%。因此,有別于國外成熟市場,銀行貸款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無論是以五大行為代表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還是以城商行為代表的地方性的城市商業銀行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進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工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末,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余額33.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2019年一季度,全國新發放的普惠金融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87%,貸款利率已連續下降6個月。針對小微企業貸款續期過程中籌集資金的壓力,銀行相繼推出“接力貸”、“無還本續貸”等方式為中小企業續貸提供金融支持,促進企業的穩健發展。

近年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加息周期導致資金成本抬升,金融去杠桿帶來流動性壓力,共同導致了銀行貸款標準趨緊,從而對不同規模企業融資造成了不對稱影響,特別是對中小企業貸款,影響更加嚴重。因此,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依然是當下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瓶頸。

三、成因分析

盡管國家一直強調銀行等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高中小企業申貸獲得率,但預期效果并不顯著,下面將從中小企業和銀行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企業方面

1.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規模小,財務管理制度不太健全規范,且相比大型企業透明度低,銀行對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不清楚,加之授信業務風險較高,銀行必然是“惜貸”的。如果影響銀行貸款標準趨嚴的因素同時沖擊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影響借款人的信用風險,那么將顯著加劇透明度較低的借款人的道德風險問題和逆向選擇問題。因此,即使不利沖擊對不同規模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相同比例的影響,中小企業由于缺乏透明度,信貸市場可能更加不利于中小企業。

2.違約成本低。中小企業信用度普遍較低,并且違約成本低,當中小企業遇到經營瓶頸,無法按時歸還貸款,同時難以籌集發展資金時,中小企業容易通過申請破產等方式逃責。金融機構喪失對企業的信任,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時謹慎苛刻、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核要求愈發嚴格,這種現象必將導致中小企業陷入難以獲得融資,或貸款審批程序冗長復雜的困境,從而使企業得不到長遠發展。

3.生存時間短。已有研究表明,銀行貸款標準收緊,對已獲得授信的企業的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對于新申請貸款的企業影響更大。我國中小企業平均生存時間僅為3年左右,這就意味著,許多中小企業同時是新設立企業。相比交易型貸款,商業銀行依靠“軟信息”向中小企業發放的關系型貸款需要耗費銀行更長時間與企業創建聯系以獲取“軟信息”,這使得大多數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趨緊條件下的貸款難問題愈加嚴重。

4.中小企業缺乏擔保機制。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成立時間都比較短,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不齊全,而且大部分固定資產都是租用的,缺乏可用于抵押貸款的有效資產,其日后的盈利情況也難以預測,再加上擔保機構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時門檻高、條件嚴苛,中小企業只能望而卻步。中小企業難以獲得擔保,而銀行為了保障資金安全,防范資金風險,對中小企業擔保設定了較多的條件,導致中小企業有限的抵押物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

(二)銀行方面

1.銀行規避風險。銀行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和政府主導的基礎項目上,投資過于單一,不愿意承擔高風險。而中小企業由于缺乏擔保機制增加了銀行不良貸款的概率,同時也因為中小企業融資“小額、短期、頻繁”的特征,銀行認為將資金投向中小企業獲得的利潤收益低,它們更愿意向發展時間長、規模大的企業發放貸款來保障資金安全。因此大量中小企業被排除在金融之外。

2.授權和信用不足。大型商業銀行的基層分支機構處于貸款審批流程中最早接觸中小企業、對中小企業信息掌握最充分的階層。銀行內部貸款審批權如何分配,對中小企業融資、銀行利潤乃至地方經濟發展都有直接影響。而目前的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實行集約化信貸管理制度,權力不下放,對基層銀行信貸授權嚴重不足。

3.缺乏金融產品創新。目前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緩慢,多數銀行長期以來的主要客戶是大型的企業,金融產品也主要針對這些大型的企業,不適應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中小企業融資有其自身的特點“短期、小額、頻繁”,此外,這些小企業相比大企業來說缺乏擔保機制,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更加突出,因此用針對大型企業的金融產品評判標準來衡量中小企業顯然不適合。同時,盡管有的國有商業銀行積極進行創新,但這些銀行開發出的中小企業金融產品“同質化”問題突出,這說明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依然不足。

四、對策建議

(一)政府方

各級政府應健全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基礎設施,一是制定相關的法律、營造社會誠信氛圍,應加大對社會守信現象的獎勵同時嚴厲打擊失信者,用以提高地區社會信用、降低交易違約率和不良貸款風險等。

二是加大建設及完善擔保和再擔保體系,扶持第三方征信、信用評級等機構,建立相關信用賬戶,對其進行公開化與透明化管理,為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取中小企業信息降低成本。

三是推動建設風險補償體系,可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通過專項資金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以及代償補償工作。此外,政府還可協助銀行開拓創新不良貸款處置渠道,引導銀行加快化解不良貸款,降低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

(二)銀行方

要發揮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作用,單單是政策支持是不夠的,首先要讓銀行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充分了解認識到中小企業金融市場遼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利潤收益,只有這樣,銀行才能改變過去對中小型企業融資歧視,積極主動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提高利益收入。

其次,銀行在收集、處理中小企業信息時,應強化對中小企業的風險認知。銀行可運用大數據風控技術,通過對各種內外部渠道的數據進行整合,再結合行內結算、信貸的數據,通過多個維度交叉驗證企業的信用狀況,以防范壞賬風險和安排后續融資策略。

另外,銀行也要簡化中小企業的貸款審批步驟,這一要求是針對中小型企業在銀行融資程序繁瑣、門檻高問題提出的。由于中小型企業對資金需求自身“短期、頻繁、小額”的特點,過于繁重的審批程序會使中小企業逃離銀行而轉向民間借貸,因此銀行要進行標準化、規范化操作,提高服務效率水平。

最后,針對銀行中的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夠的問題,銀行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才優勢和規模優勢,深入基層,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必須創新貸款方式,讓銀行站在中小企業的角度、在分析未來贏利前景的基礎上決定是否提供貸款,而不只是單純依據企業的歷史數據來決定。銀行應推出針對不同的行業,真正有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加快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

(三)中小企業方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發展時間短,擔保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突出,同時中小企業融資具有“短期、頻繁、小額”的特點,這就使得單個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效率低、門檻高,不具備大型企業的規模優勢。因此中小企業可以以集群方式進行融資,通過產業集群,擴大整體規模,引起銀行的重視。

企業還應提高其信息披露質量,在銀行貸款的提供上,債權人進行放貸決策時,會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與財務業績,此時審計報告中出具的審計意見便是最為快捷、方便的依據,不同類型的審計意見會影響銀行的決策。因此企業應重視審計結果對企業信譽帶來的影響效應,加強與審計師的溝通,完善內部治理與內部審計機構,以期對其財務狀況進行公允反映,避免非標準審計意見對企業的不利影響,進而擴大融資渠道與來源,解決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問題。

五、結語

資金作為企業的血脈,關系企業的生死存亡。中小企業作為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是創新和解決就業的主力,只有得到金融的充分支持,才能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銀行貸款融資作為替代性融資方式蓬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資金需求不足的窘境。但中小企業、銀行、政府都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大部分中小企業融資慢、融資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如何讓金融利好真正地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實現中小微企業的真正解困,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錢龍.信息不對稱與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緩釋機制研究[J].金融研究,2015(10):115-132.

[2]黃憲,吳克保.我國商業銀行對資本約束的敏感性研究——基于對中小企業信貸行為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9(11):103-118.

[3]徐忠,鄒傳偉.硬信息和軟信息框架下銀行內部貸款審批權分配和激勵機制設計——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啟示[J].金融研究,2010(08):1-15.

[4]武龍.風險投資、認證效應與中小企業銀行貸款[J].經濟管理,2019,41(02):172-190.

[5]周強.破解中小企業貸款難、貸款貴:基于銀行風險與收益的思考[J].改革與戰略,2019,35(02):37-45.

[6]王玲玉,李青霞,李怡婷.廈門銀行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評估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5):214.

[7]馬文靜,公衍照.山東省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4):491.

[8]張偉,蘆雨婷.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制度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8(05):116-123+159-160.

[9]吳達.我國銀行貸款標準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J].中國發展觀察,2018(23):46-48.

[10]楊毅,唐彩霞.中小企業的融資選擇:商業信用或是銀行貸款?——基于金融生態環境差異性和審計意見類型的視角[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9(04):82-93.

猜你喜歡
融資難銀行貸款中小企業
終于中了
一起由質押監管騙取貸款的貸案及風險防范
基于信息不對稱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