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人身保險業務發展中的分析思考

2019-07-24 10:33周雅婧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市場管理人身保險保險市場

【摘 要】1995年,我國首款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正式投放市場,標志著我國人身保險行業正式進入商業化運行階段。20多年來,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高速發展,人身商業保險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升,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指標連續多年快速增長,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健全提供了有力支撐。近幾年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在人身保險行業中應用越來越普遍和深入,提高了行業信息化應用管理水平,市場效率提高,但也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市場問題,引起業界普遍關注。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初步分析介紹。

【關鍵詞】人身保險;保險市場;保險;市場管理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由于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自然環境污染的加深,以及自然和社會災害的多發等因素,公眾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各類人為和自然風險明顯增多,個人風險管理和公共社會保障需求提高。由于我國人口多,底子薄,各區域之間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生活觀念、生活習慣和文化價值體系多樣,特別是城鄉之間多年來形成的巨大差異,使得國家僅僅依靠現有社保體系很難實現與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相適應的國民健康保障總體目標。為此,上世紀90年末期以來,我國借鑒國外社會保障先進管理經驗,大力發展人身商業保險體系,調動公民在實現個人和家庭保障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市場手段、市場資源破解社會保障難題,化解社會保障風險,從20多年來已取得的實際成效看,前期目標基本實現,在人身商業保險的供給方面,目前全國共有大、中、小不同規模的人身商業保險公司100家左右,各類人身商業保險從業人員680余萬,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等人身商業保險產品1200余種,人身商業保險原保費收入連續多年高速增長,以健康險為例,2014—2018年的5年間,平均增長率在50%左右,平均保險密度2200元/人,年平均增長率在20%以上。全國保險深度接近5%,且呈逐年遞增趨勢。2014年10月27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我國人身商業保險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推動人身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將其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也標志著我國人身商業保險業務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歷史新階段。人身商業保險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的“挑大梁”作用日益顯現出來。

也應該看到,近些年來,人身商業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果不及時予以關注,采取及時應對措施,則可能對整體人身保險市場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甚至間接引發社會不公或群體性事件,影響公眾切身利益,擾亂行業發展秩序,破壞產業結構體系。近些年來出現的互聯網保險則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接下來,對相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介紹。

一、風險與保險的基本概念

(一)廣義風險與狹義風險

人類在自然界中從事生產生活實踐過程中,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發生相互關系,由于外界環境的復雜性和人類認知行為能力的局限性,總會有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存在,且在一定條件下引發不確定性事件,這里所說的不確定性,后來人們定義為風險,不確定性事件稱為風險事件。風險最早產生于人類的航海實踐,海洋是人類開展貨物運輸活動的天然通道,海上運輸也是人類開展最早的生產實踐活動,由于海上氣候環境復雜多變,風浪來襲時,極易造成船毀人亡,因此,“風”與“險”聯在一起,表示不確定性及其事件的發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一直沿用到現在。

從風險的概念的起源可以看出,它一開始是泛指對人類生產實踐活動具有負面影響的不確定性的總稱,稱為狹義風險。后來,人類生產實踐活動中,特別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有些不確定性事件發生時,也會給人們帶來收益,它也是一種風險,只不過風險事件的結果是積極的有益的,比如:現代經濟社會中,人們通過購買股票,可以獲取超過原投資股本的投機性收入,或者有人買獎券,意外中獎。這種情況下的風險,是人們主動設置和利用,利用其不確定性,達到服務社會活動的目的,包含這層涵義的風險,理論上定義為廣義風險。在保險學領域中,我們所談的風險均指狹義風險,它具有普遍性、社會性、動態性和可測性等幾個特點。

(二)保險起源與人身保險

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中,有兩類財產具有突出的共性和敏感性,一類是各類物質生產生活資料,另一類是人身生命財產。前者出現問題,將使人類失去基本的物質生產生活條件,個人和社會整體物質財富消失或減少,后者則更為重要,一旦發生生命安全損失,將使人們喪失生產生活能力,甚至直接導致生命結束,人類社會行為的主觀能動性缺失。顯然,這兩種風險與人類社會正常實踐活動直接相關,最大限度地提高對它們的識別能力,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具有根本性意義。以此為背景,具有現代意義的保險誕生了。起初發展起來的是海上保險、火災保險和人壽保險。其中,火災保險最早起源于公元1118年,但具有真正意義上的火災保險是公元1666年的倫敦大火之后產生的,發生在英國倫敦,牙科醫生尼古拉·巴蓬1667年獨資創辦了專門承?;馂膿p失的保險商行,3年后又與其他人共同籌集資43000英鎊,成立規模更大、賠償能力更強的火災保險合伙組織,實行差異化保險費率,巴蓬也因此享有了“現代保險之父”的稱號。從此,“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商業保險思想在英國得到普遍認同,帶動了其他保險業務的快速發展。

人身保險方面,德國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埃德蒙·哈雷于1693年編制了世界上第一張生命表,他以德國西里西亞勃來斯洛市1687-1691年死亡統計資料數據源,以年齡為統計依據,從數理角度為現代人壽保險確立了基礎,沿用至今,他也因此成了人壽保險領域的先驅。

人身保險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當被保險人發生死亡、殘疾、疾病、意外傷害或者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年齡時,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給付保險責任金。主要分為三個類別,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其中,人壽保險以人的壽命為標的,分為死亡保險、生存保險和生死合險(也叫兩全保險)三種,保險期限分為定期和終身兩種情況。健康保險分為醫療保險、疾病保險、護理保險和失能保險四個類別。

二、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和保險原則

(一)人身保險合同的主要特征

合同是現代經濟社會中利益雙方或多方之間的商務契約關系的集中體現,是權利義務關系確認的集合,也是市場機制運作過程中公認的一種商務作業形式。對于保險合同,《保險法》中有明確定義,指出它是投保人和保險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對于保險人來說,向投保人收取保費是其基本權利,在被保險人發生合同約定的事件時履行賠償行為是其基本義務。同樣,對于投保人來說,繳納保費是其基本義務,保險事件發生時從保險人獲取保險賠付是其基本權利。

人身保險合同為實現這種基本思想和功能,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特征:一是有償性。人身保險關系的確立,是一種商業行為,不是純公益性的,伴隨著貨幣的支付、風險的承擔、約定的履行,合同雙方通過貨幣價值實現利益交換,有一種特殊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化運作。二是保障性。保險人在服務期間,為被保險人提供兩種形式的基本保障,即有形保障和無形保障,有形保障指一定額度的有貨幣賠償金,無形保障指對被保險人提供的心理精神安慰,使其消除后顧之憂,獲得心理安慰。三是射幸性。人身保險合同生效后,雙方確立了權利義務關系,并得到了法律保護。但是,合同期間,何時發生風險事件,損失程度大小, 是不確定性的,帶有很強的偶然性和隨機性。因此,有形保障可能實現,也可能不實現。

(二)人身保險合同的主要原則

人身保險合同的確立有三個最基本的原則必須遵守。

第一,保險利益原則。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原則是指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之間要存在法律上的利益關系,以防止道德風險的發生。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特殊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險利益產生于人和人之間,而不是人和財產或財產和財產之間,二是在合同訂立時,保險利益必須存在,三是保險標的人的壽命或身體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第二,最大誠信原則。人身保險合同雙方確定關系時,彼此都不可能完全了解,保險人對投保人、被保險人過往情況只能了解大致情況,且只能通過投保人告知獲??;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理解不可能像投保人那樣準確全面。因此,雙方要建立在最大誠信的基礎上,如實告知,明確權利義務,明確條款解釋原則。

第三,近因原則。人身保險合同的近因原則是指,保險事件的發生必須是合同中約定的風險直接導致的,二者之間存在前后邏輯關系。當風險事件發生過程中存在一系列的事件原因時,近因的確定和使用是非常關鍵的,它決定了人身保險合同是否具備啟動賠償條件。也是人身保險業務實踐中經常引發糾紛的環節之一。

三、我國人身保險銷售環節中主要問題

(一)人身保險市場發展中存在問題

當前,人身保險市場業務實踐中存在問題比較多,體現在市場銷售環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同銷售渠道產品的非一致性問題。各商業保險公司產品銷售方式有電話、銀行和個體代理人三種主要形式,各銷售渠道的產品種類、價格互不相同,銷售主體管理機制獨立,不利于為用戶集中配置統一完整保障方案。二是個體代理人銷售過程中采用不正當競爭手段,承諾向用戶返傭,或者于正式簽單前先行向客戶遞送貴重禮品,造成極壞的市場影響。三是代理人銷售過程中對產品和服務進行虛假宣傳,誤導用戶對產品的準確認知,甚至將保險產品與證券、銀行存款之類的金融產品進行收益比對,從根本上混淆保險產品的核心功能以及與其他產品之間的本質差別。四是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所謂的互聯網保險,在沒有獨立經營主體,沒有業務經營資質審批許可,沒有保險專業化資源配置的情況下,打著人身保險的名義,向公眾隨意夸大宣傳,收取資金,不兌現承諾,嚴重擾亂正常市場運營狀況。

(二)主要應對思路

實際上,我國人身保險市場中存在的問題遠不止上面談到的那幾點,而且在隨著情況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早做研究,加強治理,從源頭上加以遏制。首先,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政策規范體系建設,做好頂層設計,消除全局性的業務管理漏洞。加大公共宣傳力度,營造正確的輿論導向。其次,人身商業保險公司作為市場經營主體,要加強風險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優化產品,提升服務能力,提倡公平競爭、正當競爭,把提高自身內涵放在首位。最后,公眾也要不斷增加保險意識,提高保險認知水平,結合自身情況,做好人身風險的早期防范,降低個體人身保障的外部依賴性。

四、結束語

發展人身商業保險行業,是社會需要,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逐步完善,漸進式實施。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幅員遼闊,情況復雜,推進過程中,政府、企業和公眾要積極參與,勇于擔當,履行各自職責,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參考文獻】

[1] 李曉君.人身保險學[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6.

[2] 郭頌平.保險基礎知識(2014)[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周雅婧(1988—),女,湖南人,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金融學專業。

猜你喜歡
市場管理人身保險保險市場
上海市保險業務情況綜合表(2019)
簡析我國人身保險的利益問題
市場的功能管理法制化
玉米種子市場管理現狀及對策
百慕大保險市場結構研究
我國海上救撈市場管理的困境與出路
上海市保險業務情況綜合表(2013)
農村女性保險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其擴展
河北省保險市場運行情況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各人身保險分公司業務統計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