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的動力與對策分析

2019-07-24 10:33李皓倫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政策

李皓倫

【摘 要】眾所周知,臺灣地區地理位置特殊且單獨執政,在2016年臺灣地區的執政黨派發生變化關系不再親華,導致大陸官方和臺灣地區高層無法進行政策交流,兩岸關系開始緊張,并對兩岸貿易往來產生了影響。在下文中,通過對兩岸貿易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政策所帶來的機遇,并提出建立兩岸雙方進行友好貿易往來的對策,以便促進兩岸經濟的共同提升。

【關鍵詞】“一帶一路”政策;海峽兩岸貿易合作;動力和對策

2016年,臺灣地區政治方面時局動蕩,風雨飄搖。但是隨著全新執政黨派的替換,引領海峽兩岸的關系步入全新的階段?,F階段臺灣地區由民進黨執政掌權,在掌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確“經濟區中國化”的經濟改革戰略方針,致使海峽兩岸的領導層在政策決策方面的交互徹底凍結。同年的兩岸經濟貿易額相較往期有了明顯的下降,實現兩岸關系回溫的重要舉措就是在新形勢下海峽兩岸經濟貿易活動的友好交流、攜手共進?,F階段,很多專家學者針對兩岸關系作出研究探討,根據金融、貨幣流通、運輸、農業、科技等多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且發聲,部分學者從宏觀角度出發,考慮了兩岸關系緩和辦法,例如;如何利用經濟全球化發展潮流使得海峽兩岸的關系回溫。以此為依據,本文試從“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角度出發,分析當下海峽兩岸關系,探討新形勢下兩岸攜手合作發展經濟貿易問題。

一、海峽兩岸進行貿易合作的問題和現狀

(一)發展現狀

由于臺灣地區在新中國建國前一直處于西方國家殖民地的位置,所以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期才得以收復。臺灣地區回歸后,共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1979年-1989年的緩慢發展時期;1988年-2000年的跨越式發展時期;2001年-2009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發展階段,8年時間小“三通”理念基本實施完成;從2010年直到今天,海峽兩岸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一直處于高水平發展階段,伴隨我國ECFA的簽訂、自主貿易區的建立以及“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實行,兩岸關系也在互利政策的實施下逐漸回溫,且進行下一步深入發展。關于現階段我國與臺灣地區的兩岸經濟貿易關系的提升計劃,最為顯著的體現就是改革開放,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策略以來,兩岸經濟貿易關系逐漸好轉。1978年之前,是兩岸關系最僵硬的時期,互相禁止任何形式經濟貿易活動及人員往來,雙邊貿易交流只能采取第三地的形式以實現少數的間接貿易往來,但是貿易效率較低。

(二)當前難題

海峽兩岸的經濟貿易合作關系雖然因為改革開放的實施而獲得緩和,且取得較好的成績,兩岸彼此之間的經濟依賴程度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在亞太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海峽兩岸的經濟貿易關系依然存在很多的難題。

首先兩岸經濟貿易合作關系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垂直型的產業內貿易作為兩岸經濟貿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因為時間的推移暴露出其缺陷。垂直型貿易所依靠的主要動力是兩岸商業自身天賦文化的不同和經濟發展階段的間接性差異。

二、兩岸經貿合作的建議

(一)充分把握“一帶一路”政策的機遇

待到海峽兩岸關系和好如初以后,海峽兩岸雙方要共同努力,兩岸關系要不斷往縱向深入發展。隨后在ECFA條約的簽訂,兩岸之間的貿易合作中的障礙和問題被全面掃清,兩岸之間的貿易往來也愈發的制度化,兩岸之間的商業往來、航海貿易、郵件、匯率在此實現了互通。同樣也更加方便了“一帶一路”的戰略目標的實現,這樣臺灣就可以借助大陸廣闊的市場,來緩解臺灣內部市場的疲軟。大陸地區則可以借助臺灣地區的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進而加速大陸產業的結構化。而且,臺灣和大陸同屬于“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不僅可以實現海峽兩岸的貿易往來,大陸還可以借助臺灣當做“跳板”,與臺灣南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貿易上的往來,同樣,臺灣可以借助大陸當做“跳板”和中亞、北亞進行貿易上的往來。通過抓住“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海峽兩岸都可以實現貿易上的市場和經濟類型的拓寬[1]。

(二)增強兩岸貿易信用,以便加強合作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海峽兩岸的關系由不往來變成往來、直至現在的臺灣方面鼓勵通達路進行貿易上往來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建立在海峽兩岸的貿易信用上面,但臺灣方面必須遵從“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反對態度”等相關前提,所以說想要深化貿易上的往來,必須要加強海峽兩岸的互相信任,具體要求如下:首先臺灣方面必須要把眼光放的長遠,要以民族利益為主,切勿做出有損海峽兩岸利益的事情;其次,臺灣方面的執政政府也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要明確只有一個中國,切勿把大陸當做敵人,要積極扶持兩岸貿易往來的發展。最后,雙方的政府、媒體、教育部門要聯合發聲,全面消除臺獨等思想,還要明確從始到終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永遠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觀念。只有這樣,雙方相互協助,相互扶持,才能增強兩岸的信用,以便開展更高層面的合作,進一步加深海峽兩岸的貿易合作關系。

(三)盡快完善兩岸貿易相關法規

一直以來,大陸與臺灣都未形成統一的法律規定。在進行貿易合作時,也沒有共同的相關法律法規來維護兩岸經貿合作的深化發展。當前兩岸貿易的相關規定或協議僅僅依靠海峽交流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這兩個民間組織協商決定,造成了很多經貿合作問題仍然處在灰色地帶。因此,兩岸政府需要通過溝通協商,制定符合兩岸貿易往來的法律規定,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2]。

(四)加強對外溝通和合作

雖然,臺灣在歷史上被侵略過、占據過,甚至目前國際上還有聲音在支持臺灣獨立,妄圖干擾海峽兩岸的關系和貿易上的往來?,F階段,“一帶一路”政策的落實和實施,其前提是建立在海峽兩岸統一的條件上的,海峽兩岸必須構建成為“命運共同體”,同時海峽兩岸要進行聯合對外發聲,讓世界明確從始至終只有一個中國的理念,同時讓世界了解海峽兩岸的文化和經濟市場,進而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下,讓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到海峽兩岸的貿易往來之間,進而加強對外溝通與合作[3]。

三、結語

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經濟戰略以來,大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這直接對臺灣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構成積極影響?,F階段大陸與臺灣地區的兩岸經濟貿易合作關系再次陷入冰凍期,如何緩解兩岸經貿關系成為我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試圖效仿前者,從“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角度進行分析兩岸經濟貿易關系緩和計劃,結合當前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發展現狀與困境、兩岸經濟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動力分析等方面進行闡述。僅以此篇供相關人員參考借鑒,希望為我國兩岸經貿合作發展關系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曹薛李.“一帶一路”戰略對桂臺經貿合作的影響及其促進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2]邱麗洪,楊逸昕,閆玄.“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海峽兩岸經貿合作的動力與對策分析[J]. 長沙大學學報,2017,31(06):34-39.

[3]葉海韻.“一帶一路”下兩岸經貿合作——基于合作開拓東南亞LED照明市場[J]. 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6):44-45.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為何淪為“萬分正確、十分無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