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的沖突與危害

2019-07-24 10:33高照珠子
智富時代 2019年6期
關鍵詞:沖突環境保護

高照珠子

【摘 要】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二者之間的協調與沖突問題,是國際貿易發展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問題。特別是近十幾年以來,世界范圍內各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伴隨著全球的環境日趨惡化,和人類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的現狀。時至今日,很多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和全球性的國際組織都開始討論與研究貿易自由與環境保護的問題。以WTO為例,WTO協定當中有很多關于保護環境的協定,也有很多協定對環境起到了一定的惡化作用。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保證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是目前各國發展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自由貿易;環境保護;沖突;協調

一、引言

自由貿易和環境保護,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兩個重要維度。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一方面,二者能夠共同協調,提高我國公民的生活水平;一方面,二者相互制約,環境保護的一系列措施對貿易的發展和自由性制約力很強,同時貿易的絕對自由對環境的破壞大于保護。因此,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現實當中,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分歧,甚至可以稱之為沖突。而如果處理得當的話,二者之間可以互相促進,甚至可以實現共同發展。一方面,自由貿易的發展所得,可以為環境保護支付必要的保護和治理費用,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后顧之憂,同時有助于幫助環境保護涉及到的各方面資源配置,以比較小的成本維持經濟的增長底線,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的沖突

(一)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沖突的原因分析

1.貿易原則與環境保護原則的沖突

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沖突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二者所適用的原則的不同和沖突。自由貿易,顧名思義其原則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要實現貿易的自由化就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貿易的限制。而涉及到自由貿易的環境保護所遵循的原則,則是限制對環境保護有負面影響的貿易活動,并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監督與控制。顯然,這兩種原則存在沖突。

2.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的責權不統一

發達國家率先完成了自身的工業化轉型,他們已經走過了以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發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F如今,發達國家的居民擁有較高的收入水平,其產品的附加值比較高。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先進的技術來保護自己國內的環境。而很多發達國家還沒有實現工業化的轉型,雖然明知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面對人口增長、就業率低、貧困率高等重重壓力,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遠高于環境保護所帶來的意義??梢哉f,這種沖突背后體現著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等各方面的不統一和沖突。

(二)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沖突的危害

1.環保標準不同的國家之間的污染轉移

自由貿易區或者在多元貿易體系當中,國與國之間執行的環境保護標準不同。很多時候,一些執行較低技術與環境保護標準的國家,會面臨著高標準國家帶來的環境污染轉移。這種矛盾同樣集中體現在發展中國家,很多時候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出口以初級產品或粗加工產品為主,這種產品的生產對資源有著較高的掠奪性,對環境有著很大的危害性。與此相對的是,發達國家僅需支付貿易金額,以市場價格就可以獲取這些產品,無需承擔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

2.國家之間貿易與環境的爭端

很多國家會以環境保護為借口,行貿易保護之實,或者指定歧視性的政策,以名義上的合法性掩蓋實際的貿易保護——這被稱為“綠色貿易壁壘”。很多研究者在不同的場合都提到國家為了保護環境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貿易保護主義,同時帶來了歧視和壁壘,這些措施都是與自由貿易的目標相悖的。面對這種悖論,世界各國的環境保護政策都對貿易自由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消極影響。

三、解決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沖突問題的模式構建

(一)國際性貿易與環境協定的改進

第一,要敦促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公開,非歧視的多邊國際性貿易與環境協定的體制。這個體制應該在各國共同商議的基礎上制定,目的在于促進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同時能夠保證所有參與構架。特別是其中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改善。在制定相關規定的時候應該優先考慮不發達國家的具體的現實國情和他們對于經濟發展的合理要求,同時為這些國家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可以考慮通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建設資金的方式,來保障多方的共同發展和共同利益。

第二,環境保護相關協議制定的同時,應該最大程度地減少其對貿易的相關限制。應該保證這些限制措施不會成為國家或者任何區域國際貿易行為當中的制裁方式,更不能夠成為個別國家或者地區貿易保護的借口。因此,在這些與環保相關的額綠色壁壘措施的選擇中,要努力選擇對國與國之間貿易自由化影響最小的控制方式??紤]全球化的因素。

第三,要權衡當下與未來,考慮貿易與環境的關系于沖突,同時將當前存在的、潛在的、未來要發生的各種與貿易和環境保護相關的問題納入到考慮范疇之內。在權衡各領域的基礎之上,支持其中最大利益領域的發展。比如,可以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之下,考慮對其他國家采取一些最惠國待遇等等措施。

(二)我國在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沖突問題中的選擇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在經濟得到高速發展的同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環境保護意識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面對國際上自由貿易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我國國內貿易快速發展的現實環境,我國應當制定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讓貿易能夠在環境許可的范圍內得到健康發展。

這要求我國首先要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工作準則,建立在可持續發展急促之上的對外自由貿易戰略戰術規劃?!翱沙掷m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之一,并且一直被用來指導我國各領域的建設,用來協調資源、環境、貿易、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和諧關系。

第二,要注意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與結合。長期以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代價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從而導致環境的負外部性問題愈演愈烈,同時造成了我國社會經濟福利的重大損失。而只有將我國經濟發展所需的環境成本納入到產品價格當中去,將之轉移成為經濟發展所需的必須成本,才可以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以環境資源為代價的尷尬局面。而為了實現這種“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和破壞者修復”的原則,則需要多元手段的相互配合。必須可以將稅收、補貼等手段應用到環境生態保護當中去,同時要增加我國進出口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等等。同時,針對一些對環境不友好過程中生產出來的產品,提高其關稅收入,以實現將產品的環境成本內在化轉移的目的。

第三,可以制定兼顧我國貿易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我國目前已有的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相對比較完善,并且對我國的生態資源環境保護相關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環境政策與貿易的脫鉤,只是所涉及到的環境問題與貿易活動有著間接關系,我國需要在權衡二者孰輕孰重的基礎之上,完善與貿易相關的環境措施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通報體系,同時加大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和必要程序的透明度。

【參考文獻】

[1] 申進忠,WTO協調環境貿易關系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

[2] [英]羅杰·珀曼.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M].張濤,譯.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

[3] 余群芝. 貿易自由化與有效環境保護.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12.

猜你喜歡
沖突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沖突
一種新的沖突衡量方式
“三宜”“三不宜”化解師生沖突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環境保護稅如何實現立法宗旨
環境保護稅立法應解決好三大問題
也談醫患沖突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